張億橋, 丁玲, 時君, 孫廣勝, 朱海周
(深圳市康寧醫(yī)院, 廣東 深圳518000)
雙相情感障礙是患者抑郁癥與躁狂癥循環(huán)發(fā)作或間歇性交替發(fā)作的慢性精神疾病, 該病具有病情復雜、 治療延遲、 自殺風險高等臨床特點, 即使為穩(wěn)定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 也存在明顯的認知功能障礙和社會功能缺陷[1]。 因此, 除給予患者及時的治療外, 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預后也有重要影響。 本研究探討基于微信群的延續(xù)護理在穩(wěn)定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我院收治的穩(wěn)定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91 例, 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 (n =45) 和觀察組 (n =46)。 對照組男26 例, 女19 例; 年齡22 ~56 歲, 平均 (39.45 ± 7.52) 歲; 病程1 ~4 年, 平均 (2.24 ±0.52) 年。 觀察組男28 例, 女18 例; 年齡23 ~57 歲, 平均(39.82 ± 7.67) 歲; 病程1 ~5 年, 平均 (2.47 ± 0.78) 年。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對照組 除常規(guī)治療外, 對照組出院時予以常規(guī)護理, 包括出院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 用藥指導、 出院后定期進行電話隨訪、 提醒按時定期復查等, 所有患者均護理6 個月。
1.2.2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基于微信群的延續(xù)護理, 具體內(nèi)容如下: ①由主任醫(yī)師、 護士長、 責任護士成立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xù)護理小組, 主任醫(yī)師評估患者病情, 與護士長共同制定護理計劃; 護士長為組長, 負責統(tǒng)籌安排護理工作, 并針對護理內(nèi)容、 微信操作及雙相情感障礙相關知識進行培訓; 責任護士負責維護微信群。 ②打印出微信群二維碼, 出院時由責任護士分發(fā)給每位患者, 確保每位患者掃碼進群, 介紹微信群的使用, 使微信群具有收發(fā)短信、 語音、 圖片和視頻的能力。 ③護理人員定期制作疾病相關的視頻資料, 編輯穩(wěn)定期雙相情感障礙交往訓練文章, 發(fā)送到微信群里, 要求患者閱讀并掌握。 告知患者有問題可以在微信群里咨詢, 護理人員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 分類, 并將問題告知組員, 共同商討方案, 最后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正確的解決方案。 ④每周建立1 個感興趣的話題, 讓患者可以積極地相互討論, 加強微信群活動。 ⑤微信群每月組織一次溝通技能和疾病知識競賽, 競賽題目由小組成員選定, 并設前三名紅包獎勵, 激勵患者參與。 ⑥如患者3 次以上未在群里有任何反饋, 護士應及時通過電話與患者溝通, 了解患者相關情況, 督促患者積極參與微信持續(xù)護理干預。 所有患者均護理6 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護理前及護理6 個月后, 采用韋氏成人記憶量表 (WMS-Ⅳ)[2]、 韋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RC)[3]評估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 WMS-Ⅳ包含即刻記憶、 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記憶商數(shù)4 個項目, WAIS-RC 包含總體智商、 操作智商、 語言智商3 個項目, 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認知功能越好。 ②護理前及護理6 個月后, 采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表(SDSS)[4]與功能失調(diào)性狀況量表 (DAS)[5]評估兩組患者的社會功能和功能失調(diào)性狀況。 SDSS 量表包含10 個項目, 采用0 ~2 分積分制, 總分2 分及以上為社會功能缺陷; DAS 量表包含8 個項目、 40 個條目, 采用1 ~7 分積分制, 共280分, 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認知歪曲程度越高。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s表示, 采用t 檢驗; 計數(shù)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認知功能護理6 個月后, 兩組的WMS-Ⅳ各項評分及WAIS-RC 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WMS-Ⅳ、 WAIS-RC 評分比較 (±s, 分)
表1 兩組的WMS-Ⅳ、 WAIS-RC 評分比較 (±s, 分)
注: 與同組護理前比較, *P <0.05; 與對照組同期比較, #P <0.05。
項目 觀察組 (n=46)對照組 (n=45)護理前 護理6 個月后 護理前 護理6 個月后WMS-Ⅳ評分即刻記憶 10.23±2.18 15.63±2.58*# 10.21±2.15 11.28±2.47*短時記憶 51.73±6.43 67.60±7.24*# 51.82±6.49 58.85±6.97*長時記憶 35.43±3.28 47.68±4.02*# 35.38±3.22 41.47±3.85*記憶商數(shù) 96.76±10.38 127.47±12.28*# 96.72±10.31 112.85±11.47*WAIS-RC 評分總體智商 98.75±10.58 118.42±11.56*# 98.81±10.63 105.73±11.15*操作智商 97.25±10.46 115.83±11.52*# 97.18±10.41 106.74±11.26*98.26±10.51 113.62±9.61*# 98.31±10.56 102.68±8.58*語言智商
2.2 社會功能、功能失調(diào)性狀況護理6 個月后, 兩組的SDSS評分、 DAS 評分均顯著低于護理前, 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見表2。
表2 兩組的SDSS、 DAS 評分比較 (±s, 分)
表2 兩組的SDSS、 DAS 評分比較 (±s, 分)
注: 與同組護理前比較, *P <0.05; 與對照組同期比較, #P <0.05。
項目 觀察組 (n=46)護理前 護理6 個月后 護理前 護理6 個月后SDSS 評分 6.24±1.32 2.52±1.09*# 6.21±1.28 4.13±1.17*對照組 (n=45)DAS 評分 175.61±10.34 127.42±7.85*# 175.73±10.42 140.71±8.52*
雙相情感障礙屬心境障礙疾病, 復發(fā)率和致殘率較高。 多數(shù)患者在病情穩(wěn)定后出院回家, 會出現(xiàn)復發(fā)和病情波動情況,使患者再次陷入難以自拔的困境。 為幫助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釋放不良情緒, 減少沖動行為, 恢復正常認知和社會功能, 促進其盡快康復, 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臨床意義重大。
基于微信群的延續(xù)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 可為患者提供長期護理服務, 以幫助患者更好地進行疾病的長期治療[6-7]。本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6 個月后, 觀察組的WMS-Ⅳ各項評分及WAIS-RC 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SDSS 評分、 DAS 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表明基于微信群的延續(xù)護理在提高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認知功能、 社會功能及促進其功能失調(diào)性狀況改善方面效果顯著。 分析原因在于: 延續(xù)護理是護理從醫(yī)院到家庭的一種延續(xù), 首先成立基于微信群的延續(xù)護理小組, 分工明確, 并對組員進行培訓, 提升自身護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服務質(zhì)量; 成立微信群, 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文字、 圖片、 視頻等簡單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有關雙相情感障礙的疾病知識, 提高醫(yī)患溝通的準確性, 方便護理人員及時、 準確地判斷患者存在的問題, 給予有效指導; 幫助患者建立有效自我管理, 以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 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在長期持續(xù)護理中逐步恢復正常的認知功能; 護理人員定期編輯雙相情感障礙交往訓練文章, 培養(yǎng)患者的溝通能力; 按時組織疾病相關話題討論與疾病相關知識競賽, 調(diào)動患者參加積極性, 促進患者之間的交流, 提高患者的社會功能; 發(fā)現(xiàn)患者多次未在群中有反饋, 應及時電話咨詢, 督促其參與微信群的延續(xù)護理, 有利于提高患者參與率,提高認知功能。
綜上所述, 基于微信群的延續(xù)護理可有效提高穩(wěn)定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 促進其功能失調(diào)性狀況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