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顯京,李作運,張均林,黃仕龍,滕開賢,梁月燁,陳 海,覃玉玲,葉 侃
(靈山縣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廣西 欽州 535400)
頑固性心力衰竭也叫難治性心力衰竭、進展性心力衰竭或終末性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疾病發(fā)展到嚴重階段的一組臨床癥狀群[1]。該病患者主要的臨床特點為:1)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為Ⅲ~Ⅳ級,且其心率增快。2)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3)在對其進行2 周規(guī)范的抗心力衰竭治療(包括嚴格臥床休息、限鹽限水、強心、利尿、擴張血管、去除心力衰竭的誘因等)后,其病情未明顯好轉。4)在休息狀態(tài)下或進行輕微的活動時仍有明顯的左心或右心衰竭的癥狀。5)生活質量低下。6)病情反復發(fā)作或呈進行性加重,需反復住院進行治療。用常規(guī)的抗心力衰竭藥物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不佳,且其預后較差、病死率較高[2]。本文以靈山縣人民醫(yī)院在2018 年5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90 例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用沙庫巴曲纈沙坦鈉聯(lián)合曲美他嗪治療該病的臨床療效。
從靈山縣人民醫(yī)院在2018 年5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選取9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1)其病情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中關于頑固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2)其左室射血分數(LVEF)≤45%。3)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為:1)年齡≥80 歲。2)其心臟的主動脈瓣及二尖瓣嚴重狹窄。3)合并有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4)合并有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5)合并有惡性腫瘤。6)具有厄貝沙坦、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及曲美他嗪的過敏史。7)合并有精神異常,無法配合完成治療。將這90 例患者隨機等分為單藥組和聯(lián)合組。單藥組45 例患者中有男30 例,女15 例;其年齡為25 ~77 歲,平均年齡(60.81±8.16)歲;其病程為3 ~12 年,平均病程(6.30±2.27)年;其中,有15 例患者的病因為缺血性心肌病,有14 例患者的病因為高血壓,有8 例患者的病因為擴張型心肌病,有5 例患者的病因為心臟瓣膜病,有3例患者的病因為酒精性心肌??;其中,有28 例患者NYHA的心功能分級為Ⅲ級,有17 例患者NYHA 的心功能分級為Ⅳ級。聯(lián)合組45 例患者中有男32 例,女13 例;其年齡為23 ~76 歲,平均年齡(61.11±8.26)歲;其病程為 3 ~11年,平均病程(5.98±2.36)年;其中,有14 例患者的病因為缺血性心肌病,有15 例患者的病因為高血壓,有9 例患者的病因為擴張型心肌病,有4 例患者的病因為心臟瓣膜病,有3 例患者的病因為酒精性心肌病;其中,有30 例患者NYHA 的心功能分級為Ⅲ級,有15 例患者NYHA 的心功能分級為Ⅳ級。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在為其去除心力衰竭誘因的同時,使用強心劑、利尿劑、血管擴張劑、β- 受體拮抗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藥物對其進行常規(guī)的抗心力衰竭治療。在此基礎上,用厄貝沙坦對單藥組患者進行治療。該藥的用法為:口服,75 mg/ 次,1 次/d。根據患者對該藥的耐受性逐漸增加其用藥量。用藥2 周后,將其用藥量增加至目標劑量(150 mg/ 次,1 次/d)。用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聯(lián)合曲美他嗪片對聯(lián)合組患者進行治療。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的用法為:口服,50 mg/ 次,2 次/d。根據患者對該藥的耐受性逐漸增加其用藥量。用藥2 周后,將其用藥量增加至100 ~200 mg/ 次,2 次/d。曲美他嗪片的用法為:口服,20 mg/ 次,3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 個月。
治療2 個月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包括頭暈、輕度咳嗽、低血壓及輕度腎功能異常等)的發(fā)生情況,觀察接受治療前后其血清N 端前腦鈉肽(NT-proBNP)的水平、LVEF、左室舒張容積(EDV)、左室收縮容積(ESV)及6 分鐘步行試驗(6 MWT)結果的變化情況。
依據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心功能分級的改善情況對其進行療效評定,并將評定結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顯效:經治療,患者心悸、氣促、心率增快、高度水腫、體液潴留、四肢厥冷、發(fā)紺等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明顯改善,其NYHA 的心功能分級較治療前改善2 級或2 級以上。有效:經治療,患者心悸、氣促、心率增快、高度水腫、體液潴留、四肢厥冷、發(fā)紺等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有所改善,其NYHA 的心功能分級較治療前改善1 級。無效:經治療,患者心悸、氣促、心率增快、高度水腫、體液潴留、四肢厥冷、發(fā)紺等臨床癥狀及體征、NYHA 的心功能分級較治療前均未改善,或其病情在加重??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 總例數×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平均病程、血清NT-proBNP的水平、6 MWT 的結果、LVEF、EDV 及ESV 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總發(fā)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單藥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1.11%(32/45),聯(lián)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1.11%(41/45),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 的水平及6 MWT 的結果相比,P>0.05。治療2 個月后,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 的水平均低于接受治療前,其進行6 MWT時步行的距離均長于接受治療前,其中聯(lián)合組患者血清NT-proBNP 的水平低于單藥組患者,其進行6 MWT 時步行的距離長于單藥組患者,P<0.05。詳見表2。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的LVEF、EDV 及ESV 相比,P>0.05。治療2 個月后,兩組患者的LVEF 均高于接受治療前,其EDV 及ESV 均小于接受治療前,其中聯(lián)合組患者的LVEF 高于單藥組患者,其EDV 及ESV 均小于單藥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 的水平及6 MWT 結果的對比(± s)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NT-proBNP 的水平及6 MWT 結果的對比(± s)
組別 例數 血清NT-proBNP(pg/ml) 進行6 MWT 時步行的距離(m)接受治療前 治療2 個月后 接受治療前 治療2 個月后單藥組 45 783.11±49.95 531.91±35.82 189.36±38.07 271.12±39.25聯(lián)合組 45 796.16±50.33 415.97±30.64 196.67±37.98 338.11±48.86 P 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LVEF、EDV 及ESV 的對比(± s)
表3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LVEF、EDV 及ESV 的對比(± s)
組別 例數 LVEF(%) EDV(ml) ESV(ml)接受治療前 治療2 個月后 接受治療前 治療2 個月后 接受治療前 治療2 個月后單藥組 45 31.4±9.0 46.1±9.9 163.2±29.1 145.9±25.1 100.1±24.9 88.2±23.9聯(lián)合組 45 31.3±8.3 50.1±10.5 165.3±30.2 132.3±26.3 99.8±25.6 77.9±22.9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治療期間,單藥組45 例患者中,有1 例患者出現頭暈,有1 例患者出現輕度咳嗽,其不良反應的總發(fā)生率為4.44%(2/45)。聯(lián)合組45 例患者中,有1 例患者出現低血壓,有1例患者出現輕度腎功能異常,其不良反應的總發(fā)生率為4.44%(2/45)。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的總發(fā)生率相比,P>0.05。
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缺氧及能量代謝障礙。心肌能量代謝障礙是導致心力衰竭發(fā)生的常見原因。發(fā)生心力衰竭可加重心肌能量代謝障礙的程度,二者之間可形成惡性循環(huán),從而可導致心肌的收縮與舒張功能減弱,并可導致交感神經系統(tǒng)、腎素- 血管緊張素- 醛固酮系統(tǒng)(RAAS)處于高度亢奮的狀態(tài),進而可促使心肌重構、心肌細胞凋亡、心肌纖維化加重[3]。
曲美他嗪屬于長鏈3- 酮酯酰輔酶A- 硫解酶抑制劑,是一種新型的抗心力衰竭藥物。該藥可通過保護心肌細胞在缺氧、缺血情況下的能量代謝功能,阻止細胞內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的下降,從而可保證離子泵的正常功能和透膜鈉- 鉀流的正常運轉,維持細胞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該藥還可穩(wěn)定線粒體的功能,減少心肌細胞的凋亡,抑制心肌重構,增強心肌的收縮功能和舒張功能,從而可改善心力衰竭的癥狀[4]。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是沙庫巴曲和纈沙坦的復合物,是一種新型的血管緊張素受體- 腦啡肽酶抑制劑。該藥同時代替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Ang Ⅱ)受體拮抗劑,與β 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阻滯劑及鹽皮質激素等抗心力衰竭藥物共同發(fā)揮強效的抗心力衰竭作用[5]。該藥還可通過抑制腦啡肽酶的活性,升高機體中利鈉肽的水平,抑制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阻止Ang Ⅱ的生成,并可選擇性地阻斷Ang Ⅱ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1(AT1)相結合,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全面地調節(jié)RAAS 的功能,從而可促進水鈉的排泄,擴張血管,降低心臟的前后負荷,抑制及逆轉心肌的重構。
通過進行本次研究可知,對慢性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抗心力衰竭治療的基礎上用沙庫巴曲纈沙坦鈉聯(lián)合曲美他嗪予以治療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且不會增加其用藥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