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輝 李昊楠 李潤華 馮碩
乳腺癌是發(fā)生于女性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如今已成為女性的頭號殺手,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近來有報道指出,作為一種可修復損壞DNA 的基因片段,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1,BRCA-1)在調控細胞周期、修復DNA 中起到關鍵作用[2]。叉頭框蛋白A1(Forkhead box protein A1,F(xiàn)OXA1)是一組與內胚層相關的發(fā)育因子,較早有研究表明,F(xiàn)OXA1 的表達與乳腺癌細胞系中的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α,ER)陽性具有一定相關性[3]。FOXA1 蛋白與BRCA-1 可在體內相互作用調節(jié)p27Kip1 的表達,而細胞周期依賴性激酶特異性抑制蛋白(p27 kinase inhibition protein1,p27Kip1)蛋白的低表達在各種腫瘤類型如乳腺癌、卵巢腫瘤、結腸癌的診斷、預后中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4]。目前聯(lián)合FOXA1、BRCA-1 對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進行相關性研究比較少見。因此本文通過研究乳腺癌患者組織中FOXA1、BRCA-1 表達與各項臨床病理參數(shù)之間的相關性,為乳腺癌的防治、風險預測等提供理論依據(jù)。
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106 例乳腺癌患者臨床資料,包括患者的年齡、組織學分級、TNM 分期、腫瘤直徑大小、淋巴結轉移以及腫瘤類型。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上乳腺癌的診斷標準[5];②同意在本院接受治療;③臨床病理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復發(fā)性乳腺癌患者;②患有心、肺、腎等器官衰竭;③患有其他惡性腫瘤。根據(jù)納入排除標準,最終納入97 例患者作為本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行切除術的腫瘤組織標本均使用10%福爾馬林固定,脫水,石蠟包裹,連續(xù)切片4 μm,切片后常規(guī)染色,再行Envision 兩步法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切片脫蠟、水化,高壓修復后,使用3% H2O2滅活過氧化物酶,低溫4℃24 h,再使用DAB 染色。同時使用已知乳腺癌陽性切片作為陽性對照,使用磷酸緩沖鹽溶液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按照說明書操作染色,所有FOXA1、BRCA-1、ER、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PR)、細胞增殖核抗原67(Kiel67,Ki67)由本院病理科采用免疫組化法進行檢測,鼠抗人FOXA1、BRCA-1、ER、PR、Ki67 抗體均購自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結果判定:由兩位病理科醫(yī)師雙盲法進行確認,于光學顯微鏡(德國蔡司,NEOPHOT30)下隨機選取5 個視野進行觀察,每個視野對200 個腫瘤細胞計數(shù)。FOXA1 于細胞核定位,采用半定量法判斷著色[6],0~3 分評分,無著色=0 分,著色細胞占比<10%=1 分,10%<著色細胞占比<20%=2 分,20%<著色細胞占比<30%=3 分,依此類推;另外按著色程度由淺、居中、強評分1~3 分,兩項積分的乘積為最后得分,4~30 為FOXA1 陽性,0~3 之間為FOXA1 陰性。BRCA-1 蛋白在乳腺癌組織中多在細胞質中表達,部分于細胞核定位,細胞核陽性細胞數(shù)>10%為陽性,陽性細胞<10%為陰性。
ER、PR 的陽性結果判定為陽性細胞數(shù)占腫瘤細胞>15%。Ki67 定位于細胞核,有微弱胞質著色,陽性細胞數(shù)占腫瘤細胞>10%為Ki67 陽性,陽性細胞數(shù)占腫瘤細胞<10%為Ki67 陰性。組織學分級按照2012年WHO 乳腺腫瘤分級標準[7]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腫瘤TNM 分期按照2003年修訂的乳腺癌分期標準[8]分為Ⅰ期、Ⅱ期、Ⅲ期;淋巴結轉移:根據(jù)相關文獻[9]對腋窩、內乳淋巴結轉移進行淋巴結活檢,經箱燈照射,進行淋巴結計數(shù)和常規(guī)病理檢查,檢測微小淋巴結判斷病例淋巴結轉移狀態(tài)。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采用Pearson 法分析FOXA1、BRCA-1 的表達與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參數(shù)之間的相關性,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BRCA-1 陽性率最低,為35.05%;FOXA1 陽性率最高,為61.86%。見表1、圖1。
表1 免疫組化檢測結果[n(%)]Table 1 Immunohistochemical test results[n(%)]
圖1 免疫組化染色結果(Envision 兩步法,× 200)Figure 1 Result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Envision 兩步法,×200)
不同組織學分級、TNM 分期、ER 表達、PR 表達、Ki67 表達的乳腺癌患者FOXA1 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組織學分級、TNM分期、腫瘤直徑、ER 表達、PR 表達、Ki67 表達的乳腺癌患者BRCA-1 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乳腺癌患者各臨床病理參數(shù)與FOXA1、BRCA-1 表達的相關性[n(%)]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FOXA1 and BRCA-1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n(%)]
FOXA1 蛋白是FOX 家族的重要成員,能與靶基因染色體的啟動子結合,促使靶基因轉錄,從而在組織器官發(fā)育、腫瘤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關鍵作用[10]。早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F(xiàn)OXA1 在腫瘤組織中呈現(xiàn)高表達[11]。但關于FOXA1 在乳腺癌發(fā)展的具體作用,目前仍存在一些爭議。部分報道指出FOXA1 在乳腺癌早期起到促進作用[12]。而有研究發(fā)現(xiàn)乳腺癌組織中FOXA1 的表達與患者的無病生存期密切相關,F(xiàn)OXA1 表達可能預示著ER陽性乳腺癌患者的預后較好[13]。BRCA1 最早由國外科學家發(fā)現(xiàn)[14],BRCA1 基因分布于17q21 染色體,可編碼大量的氨基酸殘基的BRCA1 蛋白,同時也能對DNA 損傷蛋白進行修復,在腫瘤抑制功能中發(fā)揮較好的作用。而通過檢測BRCA1 表達,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診斷與治療[15]。但BRCA1 與乳腺癌發(fā)病機制的關系仍是目前尚未解決的問題。
有研究表明,40 歲以下的乳腺癌患者組織學分級差于年長患者,且不同年齡段乳腺癌發(fā)病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16]。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臨床病理分型較為復雜多樣。閆振宇等人[17]在研究中亦得出類似結論,提示乳腺癌臨床病理特征具有多樣性,同時需將鏡檢、免疫組織化學結果相結合,以便進行有效、及時的鑒別診斷。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是乳腺癌臨床病理診斷和鑒別的重要手段另外有臨床實踐顯示,F(xiàn)OXA1 在約40%的乳腺癌中表達,但在ER 陽性的乳腺癌中陽性率可達80%[18]。本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數(shù)據(jù)有一定偏差,有可能是ER、PR 陽性率較低(57.73%、41.24%)導致。另一方面,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BRCA-1、FOXA1 的表達與乳腺癌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如組織學分級、TNM 分期、ER 表達、PR 表達、Ki67 表達)具有較好的相關性。而組織學分級、TNM 分期等臨床病理特征均為乳腺癌患者預后評估的有效指標,并且與BRCA-1、FOXA1 表達的相關性良好,推測BRCA-1、FOXA1的表達可對乳腺癌患者預后的評估起到一定作用。
綜上所述,F(xiàn)OXA1、BRCA-1 的表達與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具有良好的相關性,有望作為乳腺癌臨床治療與預后風險評估的新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