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加樹,芮體江,張雋超,王 燕
(1.華坪縣種子管理站,云南華坪 674800;2.麗江市種子管理站,云南麗江 674100)
為了加快鮮食玉米新品種的選育和推廣,促進農(nóng)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帶動鮮食玉米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為品種審定和布局提供依據(jù),為云南鮮食玉米推廣提供優(yōu)質(zhì)種源,2020年,在麗江市種子管理站的指導下,華坪縣種子管理站開展云南省鮮食玉米區(qū)域性自主品種第一季(春季)試驗。
供試品種:共12個(含對照),鮮食甜玉米品種(見表1)。
表1 參試品種及來源
試驗地選擇華坪縣榮將鎮(zhèn)膏澤村6組,海拔1145 m,光照充足,土壤為沙壤土,土層深厚、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肥力一致、pH值為6.5。前作為冬豌豆,收獲后2犁2耙,平整待用。
采用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20 m2,小區(qū)長5 m,寬4 m,5行等行距種植,行距 0.8 m,塘距0.4 m,每塘留2株,種植密度每畝4100株,四周設(shè)保護行。為防止花粉相互影響,每品種應(yīng)在邊行至少套袋自交20株(穗),套袋隔離直至采收。
2020年春季甜玉米自主品種區(qū)域試驗從整個生育期來看,播種至成熟期光照充足,氣候條件較平穩(wěn)。出苗期氣溫稍偏低,出苗緩慢;中后期氣溫逐漸升高。拔節(jié)期風較大,大喇叭口期至收獲氣溫高,較干旱,病蟲害較突出。各個生長環(huán)節(jié)加強田間管理包含施肥、灌水、除草、防蟲等各項工作同步進行,力求做到均衡一致,為參試品種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條件,使其個體與群體間達到均衡生長發(fā)育。
1.5.1 施肥
畝施過磷酸鈣30 kg、心聯(lián)欣玉米專用復合肥(18-9-5)40 kg作底肥,開溝撒施,施后起壟打塘點播,并追肥3次。2月24日畝施尿素15 kg(每小區(qū)0.42 kg)作苗肥;3月19日畝施尿素25 kg(每小區(qū)0.7 kg)作拔節(jié)肥;4月16日畝施玉米專用復合肥(18-9-5)10 kg加尿素5 kg(每小區(qū)0.42 kg)作穗肥。
1.5.2 播種
2月1日播種。播種前6 d,全田灌透水1次,待土壤手捏成團手碰即散時,用旋耕機全田翻耕耙平后及時起壟播種,當天播完。
1.5.3 間苗、定苗
按去白苗、黃苗、蟲苗、病苗、弱苗、雜苗,留強苗、壯苗的原則,3葉1心及時間苗(2月15日),并用余苗補缺。5葉1心定苗(3月11日)。
1.5.4 灌溉
從播種至收獲共灌水7次。第1次1月26日,播種前6 d全田灌透水1次;第2次2月25日;第3次3月17日;第4次3月27日;第5次4月5日;第6次4月16日,第7次5月5日。
1.5.5 除分蘗、多穗
幼苗長至6~7葉時及時去除分蘗苗;在雌穗吐絲前及時掰除多穗,留單穗。
1.5.6 病蟲害防治
防蟲不防病,不使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加強田間觀察,發(fā)現(xiàn)蟲害及時防治,整個生育期共防治蟲害4次。2月1日,播種后覆蓋地膜前畝用5%辛硫磷顆粒劑1 kg塘施,施后覆膜,防治地下害蟲;3月11日用5%辛硫磷顆粒劑1 kg膜下塘施,防治地下害蟲;3月20日用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2%多殺霉素1000倍液噴施防治草地貪夜蛾;4月17日用20%噻蟲高氯氟懸浮劑+25%烯啶蟲胺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噴施防治蚜蟲。
及時做好各品種各生長環(huán)節(jié)田間觀察,特征特性、抗逆性表現(xiàn)情況如實記載。實收小區(qū)中間3行計產(chǎn)量(12 m2)。
由表2知,各參試品種出苗期10~12 d,出苗最快為雙甜318(CK)10 d,其他品種均為12 d。
各參試品種株高為165~245 cm,最高為雙甜318(CK),最矮為雙色688。穗位高為42~98 cm,最高為德黃甜007,最矮為金秋326。生長勢情況,雙色688長勢較弱;傣玉甜1號苗期弱,后期強;千璽甜328、千璽甜908、豐采26、豐采27長勢中等,其余品種均長勢強。
由表3知,各參試品種倒伏率、倒折率均為0%,表現(xiàn)為抗倒伏、倒折力強;均發(fā)生紋枯病,病害等級為1級;傣玉甜1號、金秋326、千璽甜328、風采26、風采27、雙甜318(CK)發(fā)生大斑病,病害等級為1級,其余品種未發(fā)生大斑??;傣農(nóng)甜811、雙甜318(CK)發(fā)生小斑病,病害等級為1級,其余品種未發(fā)生小斑??;未發(fā)生其他病害。
由表5知,雙甜318(CK)去苞葉鮮果重畝產(chǎn)量1258 kg;德黃甜007畝產(chǎn)量最高,為1404 kg,比對照(CK)增產(chǎn)146 kg,增長11.6%;千璽甜908畝產(chǎn)量最低為1078 kg,比對照(CK)減產(chǎn)180 kg,減幅14.3%;景甜28畝產(chǎn)量1388 kg,比對照(CK)增產(chǎn)130 kg,增長10.3%;傣玉甜1號畝產(chǎn)量1385 kg,比對照(CK)增產(chǎn)127 kg,增長10%;昭玉甜1號畝產(chǎn)量1357 kg,比對照(CK)增產(chǎn)99 kg,增長7%;傣農(nóng)甜811畝產(chǎn)量1289 kg,比對照(CK)增產(chǎn)31 kg,增長2%;金秋326畝產(chǎn)量1243 kg,比對照(CK)減產(chǎn)15 kg,減幅1.2%;豐采27畝產(chǎn)量1242 kg,比對照(CK)減產(chǎn)16 kg,減幅1.27%;千璽甜328畝產(chǎn)量1218 kg,比對照(CK)減產(chǎn)40 kg,減幅3.17%;豐采26畝產(chǎn)量1170 kg,比對照(CK)減產(chǎn)88kg,減幅7%;雙色688畝產(chǎn)量1117 kg,比對照(CK)減產(chǎn)141 kg,減幅11.2%。
表2 參試品種生育期及主要性狀比較
表3 各品種倒伏、倒折率及抗性比較
表4 各品種果穗性狀比較
(1)德黃甜007。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404 kg,比CK增產(chǎn)146 kg,增11.6%,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一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952 kg,比CK減產(chǎn)52 kg,鮮粒重排名第六位,生育期111 d,晚熟品種。成株整齊,葉片窄,深綠色,半緊湊型,株高240 cm,鮮百粒重47.5 g,果穗圓筒型,籽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白色,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強。豐產(chǎn)性較好,口感甜脆,綜合性狀較好。
表5 各品種產(chǎn)量比較
(2)景甜28。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388 kg,比CK增產(chǎn)130 kg,增10.3%,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二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1012 kg,比CK增產(chǎn)8 kg,鮮粒重排名第二位,生育期109 d,中晚熟品種。長勢旺盛,成株整齊,葉片寬大,株型披散,株高240 cm,鮮百粒重47.5 g,果穗圓筒型,籽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白色,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強,豐產(chǎn)性好,抗逆性強,口感甜脆,綜合性狀好。
(3)傣玉甜1號。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385 kg,比CK增產(chǎn)127 kg,增10%,去苞葉鮮果重在參試品種中排名第三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1037 kg,比CK增產(chǎn)33 kg,增產(chǎn)3%,鮮粒重排名第一位。生育期104 d,早中熟品種,成株整齊,株型披散,株高210 cm,穗位高70 cm,鮮百粒重49.5 g。果穗圓筒型,籽粒白色,馬齒型,穗軸白色,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強。籽粒白色有特色,口感甜脆,綜合性狀好。該參試種苗期長勢稍弱,后期長勢旺,苗期應(yīng)注意加強管理。
(4)昭玉甜1號。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357 kg,比CK增產(chǎn)99 kg,增7%,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四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1001 kg,比CK減產(chǎn)3 kg,鮮粒重排名第四位,生育期106 d,中熟品種。長勢旺盛,成株整齊,株型披散,株高220 cm,鮮百粒重48.5 g。果穗長錐型,籽粒白色,馬齒型,穗軸白色,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強,豐產(chǎn)性好,抗逆性強,籽粒白色有特色,口感甜脆,綜合性狀好。
(5)傣農(nóng)甜811。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289 kg,比CK增產(chǎn)31 kg,增2%,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五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862 kg,鮮粒重排名第十位,生育期111 d,晚熟品種。該參試品種成株整齊,長勢旺盛,半緊湊型,株高235 cm,鮮百粒重38 g,出籽率67%。果穗圓筒型,籽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白色,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強??诟刑鸫?,綜合性狀較好。
(6)雙甜318(CK)。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258 kg,鮮粒重折畝產(chǎn)1004 kg,生育期111 d,晚熟品種。長勢整齊一致,生長旺盛,成株整齊,株型披散,株高245 cm,鮮百粒重52 g,果穗圓筒型,籽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白色,豐產(chǎn)性好,抗逆性較強,口感甜脆,綜合性狀較好。
(7)金秋326。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243 kg,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七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980 kg,鮮粒重排名第五位,生育期106 d,中熟品種,成株整齊一致,長勢旺盛,花粉量大,株型披散,株高180 cm,鮮百粒重39 g,果穗圓筒型,籽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白色,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強。籽粒大小不太一致,豐產(chǎn)性較好,抗逆性強,口感甜脆,綜合性狀較好。
(8)豐采27。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242 kg,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八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919 kg,鮮粒重排名第七位,生育期105 d,早中熟品種。成株較整齊一致,株型披散,株高240 cm,鮮百粒重47.5 g,果穗圓筒型,籽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白色,倒伏倒力強,抗病性強。
(9)千璽甜328。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218 kg,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九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911 kg,鮮粒重排名第八位,生育期104 d,早中熟品種,成株整齊,株型披散,株高195 cm,鮮百粒重39 g,果穗圓筒型,籽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白色,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強,口感甜脆,綜合性狀較好。
(10)豐采26。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170 kg,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十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900 kg,鮮粒重排名第九位,生育期104 d,早中熟品種。成株整齊,株型披散,株高170 cm,鮮百粒重36.5 g,果穗圓筒型,籽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白色,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強。
(11)雙色688。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117 kg,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十一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734 kg,鮮粒重排名第十二位,生育期102 d,早熟品種。該參試種苗期長勢弱,苗期至收獲長勢整齊度一般成株較整齊,半緊湊型,株高165 cm,鮮百粒重38.5 g。果穗長錐型,籽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白色,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強。
(12)千璽甜908。平均去苞葉鮮果重折畝產(chǎn)1078 kg,去苞葉鮮果重排名第十二位;鮮粒重折畝產(chǎn)835 kg,鮮粒重排名第十一位,生育期101 d,早熟品種。成株整齊,半緊湊型,株高160 cm,鮮百粒重40 g,果穗圓筒型,籽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白色,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強。
通過試驗表明,參試12個品種中德黃甜007、景甜28、傣玉甜1號、昭玉甜1號的畝產(chǎn)量分別為 1404 kg、1388 kg、1385 kg、1357 kg均比對照(CK)畝產(chǎn)量1258 kg高,分別比對照(CK)增長11.6%、10.3%、10%、7%,增產(chǎn)極為顯著;傣玉甜1號、昭玉甜1號成熟后籽粒白色,口感細嫩甜脆,可作水果型玉米食用,有特異性優(yōu)點;另外,以上4個品種在生育性狀、經(jīng)濟性狀、抗逆性
等方面表現(xiàn)相對較好,具推廣用種潛力。因此建議繼續(xù)開展第二季(夏季)區(qū)域試驗及生產(chǎn)試驗,進一步全面、完整掌握各參試品種特征特性,為品種審定打好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