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洋
其實,化療時間不是隨意制定的,通常大多數(shù)癌癥化療周期是21天,為什么要規(guī)定這個時間呢?化療周期是根據(jù)藥物半衰期、腫瘤倍增時間以及人體骨髓功能恢復時間來制訂的,從注射化療藥物的第1天算起,到第21天,即3周稱為一個周期。但這21天也不是絕對的,有些治療方案是雙周方案,14天為一周期,有些是28天為一周期,還有少數(shù)方案為6周算一個周期。
當住院化療時,通?;熕幬镌诘?周使用,如果反應不大,一般情況良好,醫(yī)生就會建議出院,在門診復查血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7~10天時,化療藥物的毒性反應會達到頂點,也是最需要嚴密監(jiān)測的時間段,這時候如果出現(xiàn)乏力甚至發(fā)熱,有可能是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下降了,需要升白治療(通過食補、藥物或針劑,使用白細胞增加)。第3周,人體開始對化療的損傷進行修復,這時候胃腸道反應幾乎消失,骨髓造血功能恢復,白細胞基本恢復正常水平。在化療間歇期,身體通過短時間的休息調整,免疫功能逐漸恢復,各臟器功能得到充分調整,從而為下一個療程做好準備。在化療間歇期,營養(yǎng)的補充和充分的休息很有必要,加強優(yōu)質蛋白食物的攝入,為骨髓造血提供原料。
任何一種化療藥物,或者幾種化療藥物的組合,都是有半衰期的,時間一旦拉長,藥物在體內早已代謝殆盡,這時候殘存的腫瘤細胞就會乘虛而入,不斷增殖。要知道,即便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非常敏感,每個化療周期只能消滅一定比例的腫瘤細胞,這個稱為“指數(shù)殺滅”,這也是為何化療需要多個周期的原因,通過一次次化療,不讓殘存癌細胞再有抬頭的機會,最終剩余少數(shù)的癌細胞通過免疫細胞來清除。
惡性腫瘤細胞常常比正常血細胞(如白細胞、血小板、上皮細胞)的更新速度更快,每一次化療其實是在和時間賽跑,是在和腫瘤細胞賽跑。拉長化療時間,很可能會影響化療療效。針對現(xiàn)實中的病例,在體力狀況和骨髓功能基本恢復的情況下,建議盡量按21~28天一個周期到醫(yī)院化療。當然,也有一些病人,確實反應較大,骨髓造血功能差,或者因為其他并發(fā)癥而延遲化療或化療中斷,畢竟化療的最終目的是治病,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如果充分評估后認為不適宜化療,化療弊大于利,那就只能暫停。
對于晚期病人來說,化療方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通常會在化療2周期后復查評估療效,如果評估為穩(wěn)定或縮小,可以繼續(xù)使用原來方案。如果病情進展,則需要更換治療方案。此外,對于化療反應大無法耐受之前的治療方案時,也需要調整化療方案進行后續(xù)治療。
化療間歇期的注意事項,醫(yī)生通常會明確告知患者,按時復查血常規(guī)和血液生化,如果有發(fā)熱、腹瀉、嘔吐等癥狀,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編輯/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