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身上的零件就不像年輕時那樣柔韌了,一些看似很平常的動作,對于老年人尤其是65 歲以上老年人就可能不再適合,有可能引發(fā)身體傷害。
在城市,爬樓梯被不少老年人列為鍛煉項目。他們認為,這種健身可以在家門口進行,不需要額外場地、十分方便。其實,爬樓梯的過程中,膝關節(jié)的壓力明顯增大,膝關節(jié)的反復撞擊,周而復始的重復動作,無疑會加大膝關節(jié)的損傷,誘發(fā)膝關節(jié)疾病。
登山運動是人們十分喜愛的運動行式,但登山與爬樓梯類似,同樣容易損傷膝關節(jié)。尤其是下山時,膝關節(jié)所受到的沖擊力相當于自身體重的5~8 倍,會加重髕骨軟骨面和半月板的損傷。
老年人最好不要選擇將爬樓梯、登山作為運動項目,且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一旦發(fā)現(xiàn)膝關節(jié)有異樣,就必須立即停止,并及早就醫(yī)。
轉頭是頸部的運動。頸部是人體重要而又脆弱的“生命線”,頸部動脈要為大腦供血,大腦發(fā)出的信號要經(jīng)頸部下行。
老年人機體的應變能力下降,頸椎變得更加脆弱,快速轉頭容易導致頭痛、頭暈,甚至可能誘發(fā)心腦血管病急性發(fā)作、頸部骨折等。有高血壓、頸椎病、骨質(zhì)疏松等疾病的老人,尤其要避免快速轉頭。
老年人轉頭時要放慢速度,或用緩慢轉身代替,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老年人做仰臥起坐,存在三大風險:一是手臂力量不足,易拉傷;二是大多數(shù)老年人的頸椎、腰椎有問題,加上存在骨質(zhì)疏松,極易造成頸椎和腰椎不可逆的損傷;三是頭部的位置變化較大,且以低頭為主,心腦血管病患者可能因此造成血壓升高,發(fā)生意外。
“雙腿直立彎腰用雙手夠腳面”是個伸展筋骨的好方法,但老年人不適合做這個動作。
貿(mào)然做此動作,對脊柱、骨骼、肌肉乃至血壓都會造成不良影響,有可能發(fā)生血壓突然升高、肌肉拉傷、跌倒、骨折等。運動前的熱身可用活動腕關節(jié)、踝關節(jié),或快走幾分鐘來代替。
直膝彎腰搬重物,是每個人都要避免的動作,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直膝彎腰搬提重物,物體重心離軀干軸線遠,必然會加重腰背肌肉、韌帶的負擔,造成腰骶部肌肉、韌帶的損傷而引發(fā)“閃腰”。
搬提重物的正確姿勢:先將身體向重物盡量靠攏,然后曲膝、曲髖,再用雙手持物,伸膝伸髖,重物即可被搬起來了。
倒著走,因改變了身體的負重力線,由正走時候重心前移,變?yōu)榈棺邥r的重心后移,有利于頸部肌肉、腰背部肌肉慢性勞損處得到充分的休息,能夠緩解頸椎、胸腰椎長期勞損的程度,是一種不錯的運動方式。
但老年人由于平衡性、視力、反應能力等有所下降,倒著走路容易引發(fā)摔倒、崴傷等意外。
老年人如果起床太快太猛,有可能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fā)作。
老年人起床時要慢,最好遵循“三步起床法”:醒來后先睜眼在床上躺1~2 分鐘,起身后在床上坐1~2分鐘,然后將雙腿下垂在床沿邊等1~2 分鐘,最后下地站起來在原地定神一會兒后,認為頭腦清晰、反應正常,方可行走活動。
排便時腹壓增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隨之血壓上升。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血管彈性變差,如果排便時用力過大,很可能突發(fā)腦出血意外。
老年人排便時,一定別太著急,慢慢來;要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多吃蔬菜水果,預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