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仁龍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081)
西家苗族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的九個村寨:老馬寨、沙壩、黃帽寨、石龍寨、垛當、米黃坡、大泡木、謝家寨、馬家屯,調查得知其總人口為1660人,其所使用的語言為西家苗語①(1)①西家苗語的四個調分別為:31,55,24,33。?!睹绗幷Z古音構擬》把西家苗語劃為羅泊河次方言的第一土語[1]。由于古苗瑤語跟中古漢語一樣,在聲母上有全清、次清、濁音三類,在聲調上分為平、上、去、入四個調類[2],而在現(xiàn)代苗瑤語的方言中,絕大多數(shù)方言的濁聲母已不同程度地清化,四個聲調也都已分化或合并[3],唯獨西家苗語還保持著完整的三母四聲系統(tǒng)[4]。苗語中聲調越不發(fā)達,前綴構詞功能越強[5],因此西家苗語的前加成分②(2)②本文稱之為前加成分,是參照石德富(2016)對于苗語前加成分的界定,苗語的前加成分與前綴相比,其依附于詞根的程度要弱許多,而且詞根在一定語境中是否帶有前加成分并不影響詞語的意義,因而相比于前綴,前加成分更加自由。另外,它的自由度比詞要低,因為前加成分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附于其詞素。比其他苗語方言都要多。陳其光通過對西家苗語調查大綱(2500詞或3500詞)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其詞表中有740個詞包含前加成分,是所有苗瑤語里最多的[6]。西家苗語的前加成分有四個,分別為:qo55,to31,a31,po55。幾乎所有的名詞都會附帶前加成分,可以在句中充當主語、定語和賓語,這一用法在大多數(shù)苗語方言中都類似。西家苗語的前加成分使用頻繁造就了其前加成分的獨特性,西家苗語前加成分的獨特性在于其語音特征與語義特征,本文將從語音和語義兩個方面來探究西家苗語的前加成分區(qū)別于其他苗語方言的特征。
苗語的前加成分都是單音節(jié)的[6],西家苗語也不例外。西家苗語語音特征的獨特性在于前加成分與鼻冠音的語音連讀現(xiàn)象。西家苗語前加成分與其后的鼻冠音聲母結合時會產(chǎn)生連讀,這是西家苗語前加成分區(qū)別于與其他苗語方言前加成分的一種方式。鼻冠音聲母,指鼻音加口音的復輔音聲母[7],西家苗語的許多詞匯具有鼻冠音,對于這一復輔音的疑慮在聲學實驗中得到證明[8]。鼻冠音聲母存在于藏緬語、苗瑤語等語言中,其聲母的清濁是由口音成分的性質決定[9]。苗語的鼻冠音是區(qū)分苗語三大方言的一個標準,苗語的川黔滇方言陰調和陽調都保有鼻冠音,西家苗語作為川黔滇方言的羅泊河次方言,保存著特別多的成系統(tǒng)的鼻冠音[9],其后的鼻冠音與前加成分連讀時則會與前加成分合并為一個音節(jié),如:
qo55ti31→ qo?55ti31
蘑菇 蘑菇
qo55ntsj24→ qo?55tsj24
豬 豬
qo55ndza33→ qo?55dza33
煤 煤
qo55?ɡo?31→ qo?55ɡo?31
船 船
to31mphji33→ to?31phji33
女兒 女兒
to31NG?33→ to?31G?33
窄 窄
to31u24→ to?31u24
美男子 美男子
to31?ɡa?55→ to?31ɡa?55
懶 懶
煙 煙
辣椒 辣椒
鞭子 鞭子
耳朵 耳朵
po55o?33→ po?55o?33
中間 中間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當前加成分與鼻冠音相連時,不管是陰調的詞還是陽調的詞,其鼻冠音的鼻音與前面的前加成分結合而形成一個帶鼻音的單音節(jié),而鼻音則全部變?yōu)楹蟊且?,這也可以識別西家苗中的鼻冠音的存在。由于西家苗語中的陰調的鼻冠音基本已脫落,即不加前加成分發(fā)音時,其鼻音并不發(fā)出,只有加入前加成分,其鼻音在與前加成分的連讀中自然出現(xiàn),如上面例子中的“豬”,單獨讀時鼻音不出現(xiàn),或者說位于語流的前面時也不出現(xiàn),如“黑豬”實際讀音為tsj24qla?31,其前面的鼻冠音并不發(fā)出。而對于語音連讀這一點也可以從實驗語音學中得到證明,只是陰調與陽調之間有著發(fā)音間隔的區(qū)別,以“耳朵”和“蘑菇”為例,用praat對錄音進行分析。
在苗語中,“耳朵”和“蘑菇”為同源詞,“耳朵”為陽調詞(第2調),“蘑菇”為陰調詞(第1調),其前面分別接續(xù)前加成分a31和qo55。由上面兩張語音圖可以看出,在陽調詞“耳朵”中的鼻音與前加成分連讀為a?31,與后面的音節(jié)bi31之間沒有間隔,或者說沒有停頓。而陰調詞“蘑菇”中的鼻音與前加成分連讀后變?yōu)閝o?55,與后面的音節(jié)ti31之間有一小段的停頓(圖中用s表示)。從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清音與濁音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即濁音與鼻音是連續(xù)不間斷的,而清音與鼻音之間有一段小的停頓,而這一停頓導致在實際語流中清音與濁音在鼻音后形成一定的區(qū)別。如:
詞匯語流中的發(fā)音 衍生詞匯 語流中的發(fā)音 qo55 NG?31 qo 55 G?31NG?31 ntsj?24NG?31 ntsj?24前加成分 肉肉 豬to31 ntshen55 to 31 tshen55ntshen55 ntsj?24tshen55 tsj?24前加成分 血 血 血 豬?a31 ?t?hu24 ?a 31 t?hu24?t?hu24 mblo 31t?hu 24 blo 31前加成分 煙 煙 煙 葉?a31 mbj?33 ?a 31 bj?33ka33 mbj?33ka 33 bj?33前加成分辣椒湯 辣椒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當清音與鼻音結合成一個音節(jié),如果前面有前加成分時,其鼻音會依附于前加成分之上,由此類推到其他的單元音結尾與鼻冠音中為清音的音節(jié)中,如上述例子中的NG?31ntsj24“豬肉”,由于“肉”以單元音結尾,其與“豬”結合時,“豬”中的鼻音便出現(xiàn)了?!把眓tshen55也與此類似 ,如果此音節(jié)為語流中的第一音節(jié),其鼻音則在語流中不出現(xiàn),如“豬血”ntshen55ntsj24,其實際發(fā)音為tshen55tsj24,而此時的ntsj24,由于前一音節(jié)以鼻音結尾,因此ntsj24“豬”這一詞在語流中的鼻音與前面的鼻音重合而只發(fā)前面的鼻音,從而將“豬”一詞中的鼻音略讀,所以其實際讀音為tshen55tsj24。與之不同的是,“煙葉”這一例子由于“葉子”是鼻音與濁音的結合,所以“葉子”中的鼻音仍然存在,由于前面的語音以單元音結尾,因此其鼻音與前面的元音連讀,“辣椒水”也與此類似。因此,可以看出西家苗語中的鼻冠音中的清音與濁音在實際讀音中存在著一定的差別。
而當前加成分依賴的音節(jié)以單獨的鼻音作為聲母時,其不會產(chǎn)生連讀現(xiàn)象,如“白天”:
從上面的語音圖可以看出,由于前加成分to31所依附的音節(jié)na33為單音節(jié),如果產(chǎn)生連讀,則na33的音節(jié)變?yōu)閍33,會導致前加成分的重音加強,詞語本身的語義承載音節(jié)減弱,出現(xiàn)音節(jié)的不和諧,而且這違背了前加成分的音節(jié)弱讀的原則,所以當前加成分與僅以鼻音為聲母的音節(jié)連接時,并不會產(chǎn)生連讀現(xiàn)象。但前加成分to31與其他三個成分有所不同的是,to31的韻母會產(chǎn)生一定的變體,即在實際的語音過程中會出現(xiàn)變體,如:
to31plu31→ tu31plu31
毛 毛
to31na31→ tu31na31
人 人
前加成分to31的變體規(guī)律不太明顯,也表現(xiàn)為因為而異的特征,因此,可以稱其為松散的韻母和諧[6]。
綜上分析,發(fā)現(xiàn)聲母連讀這一現(xiàn)象僅發(fā)生在前加成分與鼻冠音聲母之間,而不論鼻冠音后聲母的清濁都會產(chǎn)生連讀現(xiàn)象,這是西家苗語前加成分所共有的一種現(xiàn)象,也從另一方面證實鼻冠音的復輔音屬性。
陳其光[6]統(tǒng)計21個苗瑤語前綴方言點,發(fā)現(xiàn)除了西家苗語外,其余20個點都是舌后前綴分布最廣,其次是聲門前綴,雙唇前綴和舌尖前綴分布最狹。筆者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西家苗語的四個前加成分都分布在實詞中,但并不出現(xiàn)在實詞的數(shù)詞和量詞中,動詞和形容詞等詞雖有分布,但不多,主要分布在名詞里,按多少順序排列為①(3)①雖然與陳其光老師得出的結論相同,但實際數(shù)據(jù)有所區(qū)別,陳其光老師(1993)得出的a31比qo55僅多32次,但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a31有631次,而qo55僅有291次,超出一倍之多。:a31最多,其次是qo55,再次是t31,po55最少。而西家苗語之所以區(qū)別于其他苗瑤語方言的排序,主要是因為其適用范圍的差異導致。
名詞之所以要有前綴②(4)②李云兵老師稱之為前綴即本文所說的前加成分。,首先是要求前綴對名詞自身的語義作出限制,使名詞的語義確定[5]。因此,辨義是前加成分的首要功能。由于西家苗語的聲韻調較少,因此需要依賴于前加成分對同音詞的意義進行區(qū)分。
西家苗語前加成分的辨義功能可以按區(qū)別性特征與非區(qū)別性特征進行劃分。區(qū)別性特征指在音系、語法或語義單位之間形成對立的言語(或文字)的特征[10]。西家苗語前加成分的區(qū)別性特征指各自區(qū)別于其他前加成分的特征或適用范疇。而非區(qū)別性特征指這些前加成分在表示范疇或特征時出現(xiàn)融合或交叉。
(1)限定寨名
(2)動詞名物化
A
zu24鑿
ko24鋸
plei55蜇
mblau33鞭打
mbu24蓋
B
從上述例子可以出,A組詞匯為單音節(jié)動詞,B組詞匯為前加成分a31附加在相應的動詞上而形成這些動作的施事工具,而進入此表達的動詞所構成的名詞通常作為工具,而且僅具有單一的用法。例如,“斧頭”的動作“砍”并不能進入此種結構中,因為“砍”的動作并不僅限于“斧頭”還可以用“柴刀”等工具。
(3)區(qū)分動詞與名詞
A
χu55磨
vu31還(帳)
tei31答應
pi24乞討
B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A組詞匯全部為動詞,而B組詞匯全部為名詞,詞類不同。對比兩者之間的語義,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聯(lián)系,但單獨使用時需要借助于前加成分進行區(qū)分,因此區(qū)分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兩類同音詞可以用前加成分a31進行區(qū)分。
2.qo55
qo55的區(qū)別性特征主要在于限定族稱,也可以表示一些屬性或上位范疇。
(1)表示族稱
qo55mjau31民族自稱
qo55a?31漢族
qo55a55革家
qo55a55a31東家
qo55ndo?24苗族
(2)上位范疇概念
qo55nto?24樹
qo55tin31蟲子
qo55ven31花
qo55NG?31野獸
qo55ti31蘑菇
3.to31
to31的區(qū)別性特征是可以使形容詞名物化,鑒于清楚性,下面的例子中的翻譯特意加入“那個”以顯示與形容詞的區(qū)別。
to31u31大的那個
to31o24小的那個
to31lo55老的那個
to31a?24年輕的那個
to31a24勤快的那個
to31?ɡa?55懶的那個
to31qwei31遠的那個
to31y24近的那個
to31ntei55長的那個
to31la?55短的那個
to31??n31高的那個
to31a55矮的那個
上述用法如果單獨使用時通常用作對比,即會成對出現(xiàn)或者預設另一個的出現(xiàn),如:
這里 有 二
量詞 木頭 我 想
要 前加成分 長的
這里有兩根木頭,我想要長的那根。
to31lo55na31老人
to31lo55qai31公雞
to31pa55qai31公雞
to31m?n24qai31母雞
to31a33u55母牛(未下仔)
to31qa31ntsj24種豬
to31phji24u55公牛(閹過的)
to31m?n24ma55母馬
在諸多名詞次類中,如天文地理、動物、植物、身體器官等都會同時包含a31和qo55,也會有少量的名詞前附加to31,這就導致在表示范疇或特征時出現(xiàn)融合或交叉,如:
A
to31pei55墻壁
to31na31人
B
qo55pei55房屋
qo55tsho31村寨
qo55to31葫蘆
qo55o?31竹筒
qo55tin31蟲子
qo55mbj?24孤兒
qo55pu31烏龜
to31qla55腰
qo55i55集市
qo55na31太陽
qo55in31兒媳婦
qo55pa55爸爸(泛稱)
qo55m?n24媽媽(泛稱)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A組詞匯和B組詞匯都屬于名詞詞類,有著相同的詞根,只是前加成分不一樣,但意義有所區(qū)別。如表示“爸爸”的親屬稱謂前加上a31和qo55,其語義所指不同。
姐姐: 前加成分 爸爸 前加成分
m?n24mu55tu31zu24?
媽媽 去 哪 里
爸媽去哪里了?
妹妹 他們 去
qo55l?n31a24χu31.
前加成分 田 做 活
他們去田里干活了。
qo55tsho31mo31qo55
前加成分 村寨 助詞 前加成分
pa55qo55m?n24
爸爸 前加成分 媽媽
χa24na?55mu55a31
時候 近指 去 前加成分
lo31tho?24?55
井 地方 遠指
zo?55ka?55ka?55i55
等候 我 我 要
告訴 你們
一 點 前加成分 事情
村里的爸爸媽媽們現(xiàn)在去水井那等我下,我要給你們講一點事情。
相比于其他三個前加成分,po55的使用要明顯少許多,僅用于表方位的三個概念之中,如:
po55sa33上面
po55o?33中間
po55za33對面
to31qha?55下面
to31χwai55里面
大多數(shù)語言中都是名詞和動詞數(shù)量偏多,因此,綜合來看西家苗語的四個前加成分,由于a31可以使部分動詞名物化,同時還可以區(qū)分同音的動詞和名詞,地名也都用a31來加以描述,同時還有親屬稱謂在日常生活中也占據(jù)一定的詞匯比例,所以導致a31的使用頻率最高;而qo55在許多名詞次類中既可以表示上位概念,有時也進入到下位概念之中,因此qo55的頻率其次;而to31可以使形容詞名物化,同時多音節(jié)詞前多傾向于用to31進行限定,所以to31的使用頻率居第三,而po55僅用于三個表方位的概念之中,出現(xiàn)頻率最少。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前加成分區(qū)別性特征的多少與前加成分在詞匯中出現(xiàn)的頻率成正比。
西家苗語有著苗瑤語最高的前加成分使用頻率,從某種程度上看是由于聲調及韻母較少導致的同音詞較多,因此必須借用前加成分來區(qū)分意義。由于a31與許多不同方言的前加成分同源[11],或者說是西家苗語的最初的前加成分,并且隨著類推作用逐漸擴散,從而覆蓋到整個名詞范疇[6],故而a31的區(qū)別性特征最多,因此也是西家苗語內部使用頻率最高。鼻冠音是西家苗語的典型特征,前加成分后為鼻冠音聲母時,不論是陰調類詞還是陽調類詞,其鼻冠音中的鼻音都自動脫落與前加成分組合為一個音節(jié),從而產(chǎn)生語音連讀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目前已經(jīng)類推到以“互相”so31為形態(tài)變化的詞匯中。目前,西家苗語中前加成分仍然保存良好,但陰調鼻冠音聲母中鼻音幾乎完全脫落,這兩者之間似乎有所關聯(lián),值得我們進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