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菲菲,姚 嵐,張冬冬
(唐山市中醫(yī)醫(yī)院 1.內分泌一科 2.心內一科 3.內分泌三科,河北 唐山 063000)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抑郁癥是一種以顯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精神疾病。與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抑郁癥的發(fā)病率可高出三倍以上[1]。本文主要是研究用疏肝健脾養(yǎng)心安神方治療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的效果。
將我院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納入本研究。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的診斷標準;入院時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的評分>20 分;病歷資料完整并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合并有其他嚴重的器質性疾病;對用藥的依從性差;存在肝腎功能不全。按照入院時間的不同將其分為中西醫(yī)結合組(n=60)與西醫(yī)治療組(n=60)。在60 例中西醫(yī)結合組患者中,有女性22 例(占36.67%),男性38 例(占63.33%);其年齡為54 ~74 歲,平均年齡為(68.89±4.41)歲;其糖尿病和抑郁癥的平均病程分別為(10.06±3.85)年和(1.49±0.37)年。在60 例西醫(yī)治療組患者中,有女性24 例(占40%),男性36 例(占60%);其年齡為55 ~72 歲,平均年齡為(68.95±4.27)歲;其糖尿病和抑郁癥的平均病程分別為(10.39±4.03)年和(1.60±0.5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用甘精胰島素對其進行降血糖治療,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對其進行抗抑郁治療。甘精胰島素(生產廠家:北京賽諾菲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40052)的用法是:皮下注射,初始用量為每次8 U/kg,每天用藥1 次,之后根據患者血糖的水平調整此藥的用量。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生產廠家:山東京衛(wèi)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548)的用法是:口服,10 ~20 mg/次,1 次/d。在此基礎上,用疏肝健脾養(yǎng)心安神方對中西醫(yī)結合組患者進行治療。疏肝健脾養(yǎng)心安神方的藥物組成是:醋柴胡10 g、當歸10 g、白芍10 g、茯苓15 g、炒白術15 g、合歡皮30 g、生麥芽15 g、炙甘草6 g、遠志10 g、枳殼10 g、郁金10 g、炒山藥15 g。水煎服,每天服1 劑,分2 次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用藥6 周。
1)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的評分及HAMD 評分。HAMA 包括焦慮心境、緊張、害怕、失眠、認知功能、抑郁心境等評分指標,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焦慮情緒越嚴重。HAMD 包括抑郁情緒、入睡困難、睡眠不深、早醒、有罪感、喪失工作和興趣等評分指標,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抑郁情緒越嚴重。2)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用顯效(治療后患者的HAMD 評分降低≥80%)、有效(治療后患者的HAMD 評分降低40%~79%)和無效(治療后患者的HAMD 評分降低<40%)評估兩組患者的療效。(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率。
用SPSS 20.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 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AMA 評分及HAMD 評分相比,P >0.05。治療后,中西醫(yī)結合組患者的HAMA 評分和HAMD 評分均低于西醫(yī)治療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HAMA 評分及HAMD 評分(分,± s)
表1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HAMA 評分及HAMD 評分(分,± s)
組別 例數 HAMA 評分 HAMD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西醫(yī)治療組 60 19.56±2.57 12.21±2.45 24.73±3.59 13.13±1.28中西醫(yī)結合組 60 19.35±2.48 8.12±1.45 24.89±3.44 8.48±1.87 t 值 0.5635 4.8934 0.6945 7.0756 P 值 >0.05 <0.05 >0.05 <0.05
中西醫(yī)結合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西醫(yī)治療組患者,P <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糖尿病患者抑郁癥的發(fā)病率較高。導致糖尿病患者發(fā)生抑郁癥的原因主要是:1)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較長,其生活質量明顯下降。2)糖尿病患者的并發(fā)癥較多,易導致其出現恐懼、焦慮、悲觀等負性情緒。3)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控制飲食并頻繁監(jiān)測血糖,易使其出現厭煩感。4)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用藥,這會給其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導致其情緒低落。目前,西醫(yī)在對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進行常規(guī)降血糖治療的同時,常會采用艾司西酞普蘭等藥物對其進行治療。艾司西酞普蘭是消旋西酞普蘭的S-對映異構體,它是一種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能抑制大腦神經元對5 羥色胺的再攝取,進而可起到抗抑郁的作用。中醫(yī)認為,糖尿病合并抑郁癥屬于“消渴癥”、“郁證”的范疇,其病因主要是臟腑功能失調,氣郁日久,心神失養(yǎng),或久病生痰,痰瘀交阻,致憂郁煩躁[2]。中醫(yī)主張以養(yǎng)心安神、疏肝健脾為主要原則治療該病。在本研究所用的疏肝健脾養(yǎng)心安神方中,當歸可補血活血,柴胡可疏肝解郁、和解退熱,茯苓可健脾寧心,白芍可補血養(yǎng)血、平抑肝陽,白術可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合歡皮可寧心解郁,生麥芽可健脾開胃,炙甘草可清熱解毒,遠志可安神益智,枳殼可行氣寬中、行痰消痞,郁金可涼血化瘀、清熱解毒,山藥可健脾益胃、固腎益精。諸藥合用,可共奏養(yǎng)心安神、疏肝健脾之功[3]。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疏肝健脾養(yǎng)心安神方對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進行治療能顯著緩解其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改善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