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芬
歷史教學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還原歷史場景,激發(fā)學生情感,使學生深入理解歷史事件,并從中得到一些感悟。微課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通過短暫的視頻播放,將歷史事件、歷史課程重點知識等明確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因此,研究高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方法十分重要,不僅是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也是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需要。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優(yōu)勢
微課以信息技術為載體,以視頻、音頻、圖片一體化模式展示教學中的某一個知識點,其價值不在于對知識點的講解,更多的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以微課為導向,對知識點進行深入分析、學習,以此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發(fā)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靈活地掌握知識。與此同時,微課具有時間短、針對性強的特點,較符合人腦最佳記憶時間。將微課運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中,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的局限性,豐富了歷史教育的形式與資源,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能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質(zhì)量。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方法
1.高中歷史課前教學運用。
將微課運用于高中歷史課前教學中,使學生通過觀看微課,掌握所學歷史知識,促進對歷史知識的掌握,以此促使學生深入高中歷史學習中。微課在高中歷史課前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需要教師有效地制作微課或者選取適合的微課,進而使學生合理地運用微課。在高中歷史課前教學中,教師需要整合歷史課程知識,明確歷史課程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目標制作微課。例如,在教學《鴉片戰(zhàn)爭》時,教師將知識模塊化,將模塊化的歷史知識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觀看。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搜索相關的微課信息資源,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微課在高中歷史課前運用的效果。
2.高中歷史課中教學運用。
微課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提升歷史課堂教學質(zhì)量。高中歷史課前、課中教學的銜接,需要借助微課。例如,在教學《鴉片戰(zhàn)爭》時,教師以專題活動為導向,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并且為學生展示微課,營造歷史情景,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討論中提出自身想法。教師加以引領,讓學生增強對課程知識的深入理解。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可以突破歷史教學難點。教師通過微課的短暫播放及針對性引領,讓學生深入理解歷史知識,明晰歷史事件的經(jīng)過,以此實現(xiàn)微課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3.高中歷史評價教學運用。
評價是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評價,促進學生進行反思,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高中歷史評價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課前微課學習、課中微課探討的現(xiàn)狀,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評價,讓學生通過評價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而增強評價的有效性。借助微課評價學生,便于教師更好地知曉學生學習動態(tài),以此提高歷史評價效率。
4.高中歷史課后教學運用。
將微課運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中,融會貫通課前、課中、評價、課后等環(huán)節(jié)中,構建完整的高中歷史教學體系,推進微課的有效運用。因此,在高中歷史課后教學匯總時,微課的運用體現(xiàn)在幫助學生鞏固歷史知識,實現(xiàn)對歷史知識的全面掌握,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例如,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引領學生再次觀看微課,并且設置課后討論活動,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具有一定的價值,不僅創(chuàng)新了教師的授課模式,還激發(fā)了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以此實現(xiàn)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微課的運用,將微課運用于課前、課后、課中、評價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