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登華
識字是小學生語文教學的開始。一切閱讀和表達能力均以識字為基礎。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是極為重要的內(nèi)容。同時,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不突出“趣味”難以調(diào)動學生識字積極性。筆者多年教學經(jīng)驗驗證了趣味識字教學是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就介紹其中幾種措施,以供參考借鑒。
學生識字的重要階段是小學低年級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但缺乏自制力的特點。與此同時,這也是學習習慣的重要養(yǎng)成時期?!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一二年級識字量須達到整個小學時期的一半左右。因此,這一任務顯得十分繁重。但是,此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強,如果能較好地采取趣味識字教學方法,正可以迎合學生好動愛玩特點,既解決學生學習問題,也解決教師面臨的教學難題。因此,趣味識字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共同課題。
一、良好教學氛圍的構建
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小學教育也不例外。興趣是學生個性在諸多外物上的體現(xiàn)。激發(fā)和調(diào)動興趣,是符合學生個性、滿足學生期望的一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非知識灌輸?shù)谋粍咏邮苷?。這樣,就能促進學生自主思考、自行探索、層層深入。教師的角色也從灌輸者變?yōu)閹椭吆鸵龑д?。具體操作層面,需要小學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識字基礎、思想動向等主客觀方面的共同點和差異處,據(jù)此構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如此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掌握識字方法、提升識字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識字的目的是閱讀和表達,即語言的運用。而識字本身又包括字音字形字義這三個方面。單個的字需要一定的語境方能被理解、被使用。因此,將其帶入課文進行閱讀,才能加深學生在音形義這三個方面的理解和記憶。例如,一上識字1的課文《一去二三里》,學生僅掌握十個數(shù)字,未必能夠理解其各種用法。比如“一”就不僅可以作為數(shù)詞使用,還可以作為副詞使用?!耙蝗ザ铩钡摹耙弧本褪沁@種用法。此外,數(shù)字也有準確表達和模糊概念兩種用法,“二三里”“四五家”就是其體現(xiàn)。帶入課文閱讀后,營造煙雨花村的意境,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些字的理解,促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二、多樣趣味識字形式的設計
趣味識字教學關鍵在“趣”,本質(zhì)是識字教學,重點在學。因此,要突出其“趣”,重視其“學”,授學生以漁,使學生主動起來,最終掌握識字方法。廣大教師應當立足小學生興趣與小學生生活實際,對識字形式進行設計,使課堂生動化,使學生投入度參與度得到提高。
當前主要的識字教學形式有表演、猜謎、比賽等。比如識字比賽,將競爭性游戲的形式引入識字教學,寓教于樂,合乎小學生好動愛玩的天性,也足以使其在游戲里獲取足夠的知識,客觀上滿足教師的教學任務。在進行識字比賽時,應當選擇合適的形式,使其既具有競爭性,也能覆蓋到絕大多數(shù)學生。比如采取“開火車”形式,即可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之中,避免了部分學生因難以參與而丟失信心。
在實施這些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備課,準備豐富的生字導入模式。比如拆字法、拼字法,“呆子吃杏困束”中“呆”“杏”“困”“束”四字均可由“十”“八”“口”等部件構成。除了簡潔易懂、形象生動、易于記憶之外,還要考慮字音字形字義的結合,使知識性趣味性得到統(tǒng)一,鍛煉學生發(fā)散性思維。
三、識字教學與生活實踐的結合
字在生活中無處不有,字本身也從生活中來。識字與生活本身就存在緊密聯(lián)系。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識字、將所識漢字運用于生活中的閱讀和表達,也是語文學科的教學目的之一。識字與實踐的結合,字與生活中事物的聯(lián)系,可以大大加深學生對字的理解,從而增強記憶,起到避免錯字、別字的作用。比如“看”“泉”兩字,引導學生置手掌于眼睛上方,帶領其遠眺,可以使其充分理解“看”字的意思,知道“看”是用眼,而非用日,從而避免記“目”為“日”;引導學生觀察噴泉或自然泉水,其自然而然能夠發(fā)現(xiàn)泉為“白水”,這樣,既不會記“白”為“自”,也不會記“水”為“小”。如此,能起到加深印象、防止錯字的作用。
此外,引導學生注意各類存在字的場合,如商店招牌、橫幅標語等,可以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使其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激發(fā),學習主動性極大增強。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生字會主動向身邊可以請教的人請教,很大程度上擴展其學習來源和學習內(nèi)容。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在小學低年級階段語文教學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廣大語文教師必須對此高度重視。在自身教學實踐中,應當充分發(fā)揮教師對學生的主導作用,了解并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年齡特征,采取合適的方法,突出課堂趣味,激發(fā)學生興趣,將趣味和識字統(tǒng)一于學生的記憶之中,在學生的趣味學習之中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