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松崗人民醫(yī)院 (廣東 深圳 518105)
內(nèi)容提要: 目的:分析引流管固定裝置在顱腦損傷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8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研究組術后采用引流管固定裝置固定制動引流管,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固定引流管。對比兩組患者的引流量、置管用時及術后恢復情況。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引流量更多,置管、切口愈合和患者清醒用時更短,VAS評分更低(均P<0.05)。研究組患者在術后24h和術后72h的顱內(nèi)壓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顱腦損傷患者術后使用引流管固定裝置,有效地提高引流量,縮短置管時間,促進切口愈合和患者清醒,降低疼痛程度與顱內(nèi)壓水平,該裝置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顱腦損傷的發(fā)生是強烈的外力撞擊、打擊等所導致,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容易引發(fā)腦疝,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顱腦損傷患者的治療以手術為主,但是該手術的成功不僅與手術本身有關,同時也受到圍術期引流管的護理效果的影響[2]。手術后常常需要放置引流管,避免出現(xiàn)腦水腫。但引流時間較長,疼痛程度顯著,會影響到患者術后依從性[3]。且患者術后容易出現(xiàn)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的現(xiàn)象,往往出現(xiàn)自行拔管的可能,導致傷口流血、感染等,增加了顱腦損傷手術患者的術后護理難度[4]。本文將能有效避免非計劃性拔管、局部感染等問題出現(xiàn)的引流管固定裝置在顱腦損傷患者術后的應用進行分析,具體內(nèi)容如下。
選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顱腦損傷患者,將其隨機分組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研究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范圍在35~62歲,平均(48.51±10.26)歲;疾病類型:單純性影迷下血腫18例,遲發(fā)性血腫13例,顱內(nèi)血腫伴腦挫傷9例。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范圍在33~63歲,平均(48.72±10.38)歲;疾病類型:單純性影迷下血腫20例,遲發(fā)性血腫12例,顱內(nèi)血腫伴腦挫傷8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一步展開比較。
研究組術后采用引流管固定裝置固定制動引流管,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鎮(zhèn)靜、四肢約束等措施。將患者的頭部抬高,使用引流管固定裝置,其材質(zhì)為天然乳膠,其形狀為楔形,兩側開直徑為5cm的圓孔,將引流管固定裝置放置在患者的頭部下側。將引流管穿過固定裝置上的圓孔,使用含氯的消毒劑對引流管進行消毒擦拭。
對照組術后采用常規(guī)方法固定引流管,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的鎮(zhèn)靜、四肢約束等措施。幫助患者采取坐位,將引流管進行常規(guī)固定后,做好相關標簽記錄。叮囑患者家屬不可隨意調(diào)節(jié)引流高度,不可隨意拉扯引流管。
對比兩組患者的引流量、置管用時、切口愈合用時、患者清醒用時、VAS評分和顱內(nèi)壓水平。
VAS評分:最低分0分為無痛,最高分10分為疼痛劇烈[5]。
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引流量更多,置管、切口愈合和患者清醒用時更短,VAS評分更低(均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引流量、置管用時、切口愈合用時、患者清醒用時、VAS評分(±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引流量、置管用時、切口愈合用時、患者清醒用時、VAS評分(±s)
組別 例數(shù) 引流量(mL) 置管用時(d) 切口愈合用時(d) 患者清醒用時(h) VAS評分(分)研究組 40 231.19±26.57 2.59±0.42 6.42±1.15 22.31±2.15 2.65±0.29對照組 40 195.72±24.61 3.32±0.58 8.65±1.19 25.72±2.21 4.52±0.61 t 6.194 6.447 8.523 6.995 17.510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術前與術后12h的顱內(nèi)壓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組患者在術后24h和術后72h的顱內(nèi)壓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顱內(nèi)壓水平變化情況(±s)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顱內(nèi)壓水平變化情況(±s)
術后72h(mmHg)研究組 40 62.45±3.46 35.18±3.88 29.36±2.08 12.65±2.88對照組 40 63.08±3.51 36.75±4.15 31.15±2.76 20.19±3.05 t 0.808 1.748 3.276 11.368 P 0.421 0.084 0.002 0.000組別 例數(shù) 術前(mmHg)術后12h(mmHg)術后24h(mmHg)
顱腦損傷患者的圍術期引流管的護理效果直接影響到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進而關系到患者的住院時間和滿意度[6]。因為術后存在疼痛、煩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現(xiàn)象,患者容易出現(xiàn)非計劃性拔管,會導致患者頭顱傷口甚至顱內(nèi)感染,一些患者還會引發(fā)多種嚴重并發(fā)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強對引流管的固定十分重要。
本研究所采用的引流管固定裝置具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引流管外周套管,另一部分是皮膚強力敷貼。引流管外周套管含有中央開孔的可以開合的兩個半球形薄膠板及二者之間的粘連卡扣組成。半球形薄膠板的一面覆有粘性海綿,有粘連卡扣與皮膚強力敷貼相連。皮膚強力敷貼上設有用于進出引流管的出孔及面積可以較大的固定于頭部皮膚上的敷貼。兩個半球形薄膠板方便開合,有助于行引流管出皮膚處的消毒,避免局部感染,避免皮膚縫合,減少痛苦。并且該固定裝置的材質(zhì)柔軟,并且透氣性良好,使用舒適,能夠確?;颊呤褂迷撗b置的依從性。此次研究中,與常規(guī)引流管固定方式下的患者相比,采用固定裝置進行引流管固定的患者,其引流量更多,置管、切口愈合和患者清醒用時更短,VAS評分更低,術后顱內(nèi)壓恢復降低程度更為顯著。表明引流管固定裝置運用于顱腦損傷手術患者的術后引流管固定中,對患者的術后康復具有促進作用。在使用引流管固定裝置時,應當加強巡視,多詢問患者的感受,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不適進行及時調(diào)整;另外需要做好引流管的清潔和干燥處理。
綜上所述,在顱腦損傷患者術后使用引流管固定裝置,能有效制動引流管,能有效提高引流量,縮短置管時間,促進切口愈合和患者清醒,降低疼痛程度與顱內(nèi)壓水平,該裝置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