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璐璐,郎 帥
(1.山東科技大學 文法學院,山東 青島,266590;2.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青島 266580)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fā)并迅速在國內外蔓延,造成了嚴重后果。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曾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Ⅰ級響應。為應對突發(fā)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上下一盤棋,各級政府、各個部門、社會各界堅決服從黨中央的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協(xié)調、統(tǒng)一調度,迅速投入到抗“疫”戰(zhàn)斗中。中國學界也希望通過開展相關主題研究,為國家重大疫情治理做出貢獻。作為中國學界重要組成部分,圖書情報界一直在思考服務國家重大疫情治理的具體方式和切實路徑。
伴隨新冠肺炎疫情的演進,從1月下旬開始至2月底,多個中文學術期刊發(fā)布了“疫情專題征文啟事”。經“愛知學者”公眾號整理匯總(1)愛知學者:《60+學術期刊抗擊疫情選題》,參見: https:∥m.sohu.com/media/745007?spm=smwp.content.author-info.1.15846273700081atCFvL.,目前發(fā)布啟事的期刊包括《圖書情報工作》《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前沿》《貴州社會科學》《武大國際法評論》《電子科技大學學報》《廣西警察學院學報》《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社會輿情與社會治理決策參考》《社會科學輯刊》《粵海風》《世界社會主義研究》《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中國醫(yī)學倫理學》《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浙江工商大學學報》《中央財經大學學報》《管理世界》《財經科學》《地理科學》《人民論壇》《改革與戰(zhàn)略》《中華醫(yī)學圖書情報雜志》《復旦學報(醫(yī)學版)》《暨南學報》《財政研究》《公共財政研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北京舞蹈學院學報》、《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交通運輸工程學報》《經濟管理》《科學學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科研管理》《中國公共衛(wèi)生》《醫(yī)療社會史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復旦公共行政評論》《信陽師范學院學報》《黨內法規(guī)理論研究》《思想政治課研究》《江蘇海洋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湖北經濟學院學報》《新聞與傳播評論》《泰山學院學報》《法律方法》《探索與爭鳴》《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云夢學刊》《人民檢察》《湖南包裝》《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求索》《法治研究》《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風險分析與危機反應學報》《中小學德育》《思想教育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學報》《上海法學研究》等64種。
可以預期,未來一段時間,在這些期刊上將會涌現(xiàn)一大批符合疫情“專題征文啟事”的學術成果。以上述期刊的疫情“專題征文啟事”為研究樣本,通過對學科分類、征文主題、選題方向等指標的整理統(tǒng)計和分析解讀,有助于明確圖書情報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中的角色和地位。這也為圖書情報界在關鍵時期發(fā)揮重要作用打開了一個突破口。
在現(xiàn)行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標準號:GB/T 13745-2009)中,“學科”被定義為“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而根據科學性、實用性、簡明性、兼容性、擴延性、唯一性等原則,學科分類被定義到一、二、三級,共設62個一級學科或學科群、676個二級學科或學科群、2382個三級學科;一級學科之上可歸屬到科技統(tǒng)計使用的門類,門類不在標準中出現(xiàn)(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3745-2009):學科分類與代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9年發(fā)布,第1-2頁。?;趯W科門類和國家標準的一級學科分類,對64種發(fā)布疫情“專題征文啟事”的期刊進行統(tǒng)計得出,它們直接覆蓋了自然科學、農業(yè)科學、醫(yī)藥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5大門類中的4類,對另一類亦有所體現(xiàn);它們涉及了地球科學、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管理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教育學、社會學等19個一級學科。如表1所示:
表1 “專題征文啟事”期刊的學科分類
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包括了疫情治理研究的多個方面。在這些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下,樣本期刊近期刊載的疫情主題研究成果,必將進一步豐富各學科知識容量與內容,促進各學科知識體系的更新與完善。透過學科分類看整體、看全貌。實際上,樣本期刊所涉及的學科類別貫穿了國家重大疫情治理研究的“上、中、下游”,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這為圖書情報界開展工作提供了切入點,其可預先探索各學科門類、一級學科之間的關系邏輯,通過明確各知識體系在國家重大疫情治理研究中的角色與地位,將分散的知識“體系”整合成系統(tǒng)的知識“譜系”,實現(xiàn)從“局部”到“整體”過渡,推動國家重大疫情治理研究不斷向前發(fā)展。
“主題”反映了一部作品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代表了作品的主要內容,表明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到底在談些什么”(3)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著,郝明義,朱衣譯:《如何閱讀一本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43頁。。64種期刊的疫情“專題征文啟事”包括了“圖書情報應急服務與管理”“公共安全與現(xiàn)代社會治理”“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國際法問題”“重大疫情防控與公安治理”“疫情應對以及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治理”“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背景下重大疫情與公共危機應對機制研究”“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災害敘事與人文關懷”“應急危機管理與中國的制度優(yōu)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及研究最新進展”“公共衛(wèi)生倫理視閾下的阻擊新型肺炎倫理規(guī)制研究”“重大疫情與國際經貿”“重大疫情防控法治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疫情防控與應急管理:人民的答卷”“重大疫情防控與經濟治理”“凝人聚力,應對疫情”“方艙醫(yī)院的舞蹈現(xiàn)象研究”“軌道交通運營與重大疫情傳播關系”“中國公共衛(wèi)生體系建設”“科技研發(fā)服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抗擊新型肺炎與高等學校應對危機策略”“黨的領導黨內法規(guī)與重大公共危機治理”“抗擊新型肺炎與加強思政工作研究”“公共危機事件的教育反思與應對”“國際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的傳播應對與反思”“重大疫情防控的哲學/倫理反思”“設計視閾下的健康中國”“疫情應對及疫后重建法律問題”等主題。對這些征文主題進行整理歸納,可進一步凝練出以下主題,如表2所示:
表2 “專題征文啟事”的主題
樣本期刊疫情“專題征文啟事”的主題廓清了當前國家重大疫情治理研究的主要內容和范圍??梢钥闯觯瑢W界正在著手進行“疫情防控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疫情防控與中國的制度優(yōu)勢”“疫情防控與經濟發(fā)展”“疫情防控與文化教育”“疫情防控與法治建設”“疫情防控與黨的建設”“疫情防控與科技發(fā)展”等7大主題研究,既重視疫情防控本身,又關注疫情帶來的影響。特別是關于疫情防控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中國的制度優(yōu)勢“關系”的考量,將會成為時下和未來研究的重點內容。而疫情與經濟發(fā)展、文化教育、法治建設、黨的建設、科技發(fā)展等的“關系”也不容忽視,將會獲得學界越來越多的思考。圖書情報界可以以此為抓手,透過征文主題看內容、劃重點,確定國家重大疫情治理知識譜系“鏈條”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做好主要和重點內容梳理工作,為相關研究持續(xù)、深入推進提供更多有益指引。
“選題”一方面規(guī)定了出版物出版之前對出版題材的規(guī)劃,另一方面則體現(xiàn)了研究者對研究主題的理解和升華,可作為一個“別人問你正在做些什么時的簡短回答”(4)韋恩·C·布斯,格雷戈里·G·卡洛姆、約瑟夫·M·威廉姆斯著,陳美霞,徐畢卿,許甘霖譯:《研究是一門藝術》,新華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頁。。64種樣本期刊在疫情“專題征文啟事”中大都給出了具體選題方向,其希望意向研究者圍繞這些“選題”開展研究設計和論文的謀篇布局,以充實和支撐起征文主題。由此出發(fā),結合征文主題對樣本期刊“選題”進行整理歸納,可進一步凝練出如下選題,如表3所示:
表3 “專題征文啟事”的選題方向
續(xù)表
樣本期刊征文啟事中的“選題”為學界開展國家重大疫情治理專題研究提供了基本參考與遵循。透過選題看問題、看導向。這些選題實際是疫情防控現(xiàn)實中各領域、各環(huán)節(jié)、各層次、各主體、各客體暴露出的問題的學理呈現(xiàn)。明確了這些問題,也就確定了研究的主攻方向,這有利于學界把優(yōu)勢資源投入到當下和未來疫情治理最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學術研究與具體實踐問題中。對于圖書情報界而言,其應具有敏銳的“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對“重點選題”進行整理分類,理清它們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綜合研究”屬性,探蹟這些研究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在此基礎上,及時追蹤、跟進、了解相關研究進展,從知識譜系的宏觀分析,到主題內容的中觀解讀,再到選題方向的微觀細化,層層推進,為深化疫情治理研究以及黨和政府的決策貢獻更多智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突然爆發(fā)與社會各界齊心協(xié)力抗擊疫情的現(xiàn)實促使圖書情報界開始深入思考自身在國家應急管理能力與體系建設中的角色與地位。筆者以目前64種期刊發(fā)布的疫情“專題征文啟事”為研究樣本,提出了圖書情報工作服務國家重大疫情治理的具體路徑。由于學術界尚為構建起系統(tǒng)完備的國家重大疫情治理知識譜系,圖書情報界可扮演“先行者”角色,以征文啟事為切入點,通過過程追蹤,圍繞目前和今后樣本期刊登載的疫情治理研究成果,從學科類別、主題內容、重要選題等指標著手,建設相關主題的數據庫和期刊索引,為國家重大疫情治理和應急管理能力與體系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為深化相關領域研究與決策提供理論指引和方法論指引。盡管如此,因為疫情本身和疫情防控重點難點仍在不斷變化,樣本期刊征文啟事無法完全反映現(xiàn)實進展,難免在主題和選題覆蓋面上存在不足,所以本研究結論僅供圖書情報界參考。實踐中,還需圖書情報界進行更多思考,投入更多精力,做更多工作,切實為國家重大疫情治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