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民
近年來,我國教育督導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維護教育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促進教育質量提升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當前教育督導工作也存在著權威性不足、嚴肅性不夠、威懾力不強等問題,需要我們緊緊圍繞教育督導“長牙齒”,著力解決幾個關鍵方面的問題。
一是著力解決督導定位不清的問題。定位不清則權責不明,權責不明則權威不足,權威不足則工作開展不力。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先解決的就是定位問題?!兑庖姟分赋?,要在縣級以上政府設立教育督導委員會,由分管教育工作的政府領導同志任主任,并且在中央規(guī)定基礎上,增加紀檢監(jiān)察、機構編制、巡視、審計等部門有關負責同志為成員,從頂層設計方面解決督導工作定位的問題,有助于推進市縣教育督導機構進一步明確職責定位,形成省級督政為主、市級督政和督學并重、縣級督學為主的工作格局。
二是著力解決督導專業(yè)性不強的問題。提升督導工作的專業(yè)性、權威性,首先需要抓住加強督導隊伍建設這個牛鼻子。要選聘一批業(yè)務水平高、專業(yè)能力強、敬業(yè)樂業(yè),具有豐富一線工作經驗的專家型督學,讓他們用內行的眼光來發(fā)現問題,用專家的水平來指導工作,用工匠的精神來開展督導,同時要加強對督導隊伍的專業(yè)培訓,完善考核制度,落實責任追究,真正打造一支專業(yè)、盡責的督導隊伍。
三是著力解決督導結果運用不力的問題。針對當前存在的督導意見不受重視、整改問責不力等問題,《意見》提出要建立完善教育督導問責機制,并結合河南教育實際,通過完善報告、反饋、整改、復查、激勵、約談、通報、問責等8個方面的制度,強化教育督導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兑庖姟分赋?,落實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fā)展重要指標情況將納入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列入對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內容,這一舉措必將進一步推動地方政府改變傳統政績觀。
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是為了最終形成機構健全、職權匹配、制度完備,督政、督學、評估監(jiān)測“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體系。為了在建立教育督導工作長效機制上做文章、下功夫,我們要在體制機制上做出兩個方面的改變。一是對教育督導體制機制作出系統設計。要立足我省實際,面向新時代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和我省向教育強省邁進的目標,盡快建立具有河南特色的督導工作“四梁八柱”。要完善市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體系,整合教育監(jiān)管力量,盡快建立教育督導與教育行政審批、處罰、執(zhí)法的聯動機制,并將教育督導工作納入對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考核。同時,出臺符合我省實際的地方性配套法規(guī)和政策,確保督導工作有法可依、依法執(zhí)行。二是建立“督”“導”結合的督學工作機制。深化對學校的督導,需要“督”和“導”并力推進。以“督”促進政策落地、問題整改,以“導”引領學校發(fā)展、落實立德樹人,幫助學校在實施多樣化辦學、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不斷改進。
(作者系國家督學、河南省實驗中學校長)
(責 編 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