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建強 李志遠 趙陣
摘要:美軍雖然沒有明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概念,但其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分為宗教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美軍通過運用宗教力量,開展精神文化教育,加強軍人道德教育,重視團隊精神教育等途徑來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從而培育戰(zhàn)斗精神,提升美軍戰(zhàn)斗力。
關鍵詞:美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徑
氣為兵神,勇為軍本。戰(zhàn)爭不僅是物質因素的對抗,也是精神因素的較量。美軍強大的戰(zhàn)斗力不僅來自先進精良的軍事裝備,更是來自美軍通過各種途徑對其軍人實施的“思想武裝”。美軍沒有專門的政治工作部門,其宣傳教育的主要領導機關是美國國防部教育署和新聞局,在各軍兵種也設有對應的宣傳教育機構。與我軍設立專門的政治主官負責思政政治工作不同,美國的軍事主官既負責作戰(zhàn)訓練也兼顧政治工作,各層級的軍事主官都是所在部隊的精神教育人員。美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徑主要有:
一、建立隨軍牧師制度,灌輸美國價值觀
眾所周知,宗教在美國社會中具有根基性的地位和作用,許多社會價值觀念的傳承是由教會這一社會組織來完成的。作為一個多宗教國家的軍隊,美軍中信教者高達95%以上 ,軍人誓詞也以上帝保佑為結束語。美軍在建軍之初就建立了隨軍牧師制度,隨軍牧師具有參謀軍官和宗教領導的雙重身份。隨軍牧師這支數量可觀的精神顧問式政治工作隊伍,其身份和工作方法受到美軍無比的重視,是美軍指揮官對官兵施行政治、宗教、道德教育的最親密助手,為美軍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一是利用宗教服務,培養(yǎng)軍人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妒ソ洝分幸蠡酵揭谶@個世界中但不屬于這個世界。換句話說就是既要入世但又不迷戀迷失于這個世界中。隨軍牧師在宗教服務中對這種宗教觀的大力宣揚,對培養(yǎng)美軍平時樂于無私奉獻、戰(zhàn)時勇于犧牲的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影響。如:隨軍牧師會在定期舉行的祈禱儀式、宗教會議、教義問答班、圣經學習小組等宗教活動中,為官兵尋求精神依托、保證士兵精神福利的同時,還極力通過天堂與地獄、原罪與贖罪、末日審判等宗教觀的說教,將人世的苦難、短暫與天堂的幸福、永恒形成一種強烈的對照,主動引導軍人去超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苦難,包括戰(zhàn)爭,尋求日后靈魂升入天堂的解脫。這些宗教教育在使虔誠的軍人教徒們增加對主宰一切、無所不能、無時不在的上帝信任的同時,還有助于使其從對上帝的絕對信任中獲得了巨大的戰(zhàn)斗力量與潛在的靈感暗示,從而有意識地削弱軍人對死亡的天然畏懼,使得軍人的犧牲奉獻神圣化、自覺化,為維持和提高戰(zhàn)斗力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是傳播宗教意識,培育軍人忠于國家和軍隊的價值觀。美國自獨立以來,受清教主義的影響,形成了一種全民性的特殊命運感,認為只有美國人是上帝的選民,承擔著領導世界和教化世界的天賦使命,有著使那些較少得到上帝眷顧的國外的人民能分享到自由民主的幸福的責任。在美國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這種“天定命運論”一直是美國強化國民愛國意識和鼓吹擴張,包括后來海外擴張的宣傳口號和精神動力。而作為美國海外擴張先行軍的美國軍隊,也十分愿意和注重借助于神話內外政治政策的最佳依托體制——宗教,將這種上帝選民的天定命運論灌輸給軍人,力圖消除軍人因戰(zhàn)爭殺戮帶來的焦慮感和負罪感,大力增強其完全忠于國家和軍隊的使命感,提高其完成各種軍事任務甚至充當世界警察的自覺性和從容性。
三是通過宗教活動,塑造軍人嚴守紀律、團結友愛的價值觀。由于隨軍牧師自稱為上帝的使者,標榜自己像父母對待孩子一樣關心每一個教徒,使其與軍人有廣泛的接觸,能深入到軍人生活的很多方面,從而對部隊官兵的思想心理發(fā)揮不可替代的影響。如:當官兵對政府、社會、軍方有不滿情緒或反抗行為時,隨軍牧師就會利用各種機會親臨公共場所,誘導士兵通過懺悔、說心里話等手段宣泄出來,或利用中間人的身份通過顧問等方式對士兵進行教育轉化和心理疏導;當官兵發(fā)生矛盾沖突時,牧師除安慰開導士兵外,也會勸導軍官以慈為懷,盡力避免矛盾激化,使問題早日解決;在經常性禮拜儀式的布道中,他們還對賭博、酗酒、性丑聞等邪惡行為進行嚴厲告誡,并出面調解此類違紀問題等。隨軍牧師的各種宗教活動一定程度上能夠調整美軍的道德心理狀態(tài),也能夠一定程度上提升美軍的集體凝聚力,在塑造其軍人嚴守紀律、團結友愛的價值觀等方面功不可沒。
二、開展精神文化教育,增強部隊戰(zhàn)斗力
美軍也非常重視精神文化教育在戰(zhàn)斗精神養(yǎng)成中的重要作用,把精神文化教育當作美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美國的很多教育專家認為,現(xiàn)代教育離開了精神教育是無法取得成功的。美軍一貫主張要善于運用思想和文化的力量來提升軍心士氣,從“文化中心戰(zhàn)”概念的提出到“軍事文化轉型戰(zhàn)略”的制定,無不彰顯了文化在美軍戰(zhàn)略中的重要地位。
一是強調“零傷亡”的作戰(zhàn)理念。冷戰(zhàn)結束以后,美國認為美軍應該做到不損失作戰(zhàn)人員的情況下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即做到戰(zhàn)場上的“零傷亡”。在后來的海灣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中都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傲銈觥钡睦砟钣狭嗣儡娮⒅貍€體的軍事文化,一定程度上能夠平衡“參戰(zhàn)”與“不參戰(zhàn)”的巨大反差,減少“和平后”“安全兵”思想對戰(zhàn)場上軍民士氣的影響。因此,美軍的“零傷亡”理念,提升了美軍在執(zhí)行戰(zhàn)斗任務時的安全感,能夠激發(fā)軍人執(zhí)行軍事任務行動的積極性,也能一定程度上消解社會上的厭戰(zhàn)反戰(zhàn)的抵觸情緒,同時,還能擴大美軍在招募兵員中的吸引力。
二是強化素質教育和輿論宣傳。第一,美軍十分重視軍官特別是指揮軍官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美軍在給予軍官優(yōu)厚薪金待遇的同時,要求軍官必須具備非常高的軍事素質、道德修養(yǎng)和心理素質,特別是對指揮軍官的領導能力提出了特殊要求,并采取各種舉措加以培養(yǎng)。例如,《美軍陸軍軍官手冊》中對軍官的素質與條件進行了比較詳細明確的說明與規(guī)定,明確把“責任、榮譽、國家”作為陸軍軍官必備的基本準則,明確誠實是陸軍軍官的最基本品質,強調軍官必須具有“行動的勇氣”和“要贏得下屬的忠誠”等等。在《2020年戰(zhàn)略構想》中,美軍更是提出要通過科學文化教育,把美軍建設成為高度知識化、專業(yè)化的智能軍隊。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美軍始終將素質教育作為軍人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第二,美軍也特別重視采用法規(guī)制度的鋼性約束功能去陪塑軍官的綜合素質。在美軍中,官兵的一言一行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各種實踐活動都有統(tǒng)一的約束,軍隊的職責、準則、獎罰等各方面都有相應的法規(guī)進行明確規(guī)定。第三,美國大力通過宣傳來提升官兵士氣。美軍通常采取各種媒體、各種手段宣揚其武器裝備優(yōu)良、作戰(zhàn)能力超強,通過影視作品展現(xiàn)個人英雄主義,美化美軍的對外作戰(zhàn)行動,提升官兵在戰(zhàn)場上的軍心士氣。
三是通過典型示范感召官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典型的示范作用是無可比擬的。美軍非常注重塑造軍中的典型去感染軍人、社會,提升美軍官兵的社會地位和職業(yè)榮譽感,增強社會對軍人職業(yè)的認同和欣賞。美軍借助強大的輿論宣傳能力,通過傳統(tǒng)媒體和各種新媒體,以現(xiàn)役軍人及軍屬為主要受眾對象,把典型人物全方位多角度多維度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通過美化典型人物身上的優(yōu)秀品格、良好素質,將社會大眾和軍屬傳遞出美軍良好的形象,從而不斷提升官兵的職業(yè)榮譽感和自豪感,起到了教育、激勵、引導官兵、提高部隊士氣的作用。同時,美軍也特別重視精神和榮譽激勵的作用,通過頒發(fā)各類紀念章、勛章、晉升軍銜、用軍人名字命名裝備等方式,提升軍人的榮譽感。
三、注重軍人道德教育,鑄造軍人優(yōu)良品格
美軍十分注重對軍人進行道德教育,軍事訓練部門會統(tǒng)一組織實施對軍隊的道德教育。在軍事訓練大綱之中明確了道德品質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并把軍人的道德教育與國家利益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各軍兵種,也有相應的道德教育計劃,全面加強官兵人道德偷素質和品德修養(yǎng)??傮w來看,美軍對官兵開展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如下:
一是結合官兵實際工作開展道德教育。美軍不在重視言上的說教,認為空洞的說教起不到良好的道德塑造作用,只有結合實踐的鍛煉才能形成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在部隊,軍官的行為養(yǎng)成就成為官兵道德教育的重要實踐,軍官要帶頭示范、以身作則,以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影響身邊的人。當然,美國重視實踐的作用并不是說完全不用說教,在院校教育中,美軍也十分注重對學員道德品質的形塑。例如,美國海軍設有專門的副部長,負責海軍官兵的倫理、道德修養(yǎng)事務,并設有專門的職業(yè)倫理研究中心,海軍軍官學校還有專用的道德培育系,對學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西點軍校有關于道德教育的專用教材,有培養(yǎng)學員道德品質的專門課程,還會布置道德品德方面專門的作業(yè)訓練學員的道德修養(yǎng)。在社會上,美軍充分利用社會上的資源對官兵進行道德品質培養(yǎng)。如美軍制作了專門的標準“陸軍價值觀”的標牌、宣傳畫,在辦公樓、訓練場、宿舍、餐廳等地方廣泛張貼,讓官兵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陸軍價值觀的熏陶。
二是把道德教育融入軍事訓練教育中。美軍根據訓練內容的變化不斷調整德育教育內容。美軍把對戰(zhàn)士的訓練分為“紅段”“白段”和“藍段”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持續(xù)3周。在每個階段中,都會很大比重的價值觀教育方面的科目和內容。在初級的“紅段”訓練中,對戰(zhàn)士的價值訓練側重于一些基礎方面的訓練,在“白段”則把重點轉到對戰(zhàn)士進行價值觀訓練,在最高級的“藍段”中則對戰(zhàn)士進行系統(tǒng)的價值觀教育。通過這樣分階段、層層遞進的方式不斷將戰(zhàn)士從地方青年培養(yǎng)成對軍人價值觀有較高認同度的合格軍人。同時,美軍開展道德教育的另外一個特點,不是切實把思想道德教育同管理訓練緊密結合起來,在訓練實踐中加強道德價值觀的培養(yǎng)。最終,通過這樣系統(tǒng)的訓練和教育,成功把戰(zhàn)士從一開始不理解到慢慢認同再到最后主動服從最終成為自約約束的團隊戰(zhàn)士,實現(xiàn)了從“不情愿”到“服從”再到自覺“獻身”的訓化過程。美軍的這種在訓練實踐中夾雜價值觀的訓練模式、適應了美軍的軍情和美軍的價值觀體系,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三是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道德教育。美軍對官兵進行道德教育的手段十分多樣,既有視覺、聽覺方面的直觀教育題材和內容,也有結合實際在行為體驗方面的實際訓練,通過對各種資源、素材的多維編碼,給官兵提供了多元化化、靈活多樣、精準對接的道德教育場景,極大地提高了廣大官兵參與道德教育的積極性,也使教育的效果得到明顯的改善。在美軍,對部隊經常組織官兵閱讀、朗誦美軍的相關行為規(guī)范,例如《美國武裝部隊軍人行為準則》《軍人誓言》都是每一名官兵的必背內容。特別是對新入伍的戰(zhàn)士,采用觀看電影、觀看展覽、用老戰(zhàn)士現(xiàn)身說法等方式對剛入伍的戰(zhàn)士進行系統(tǒng)的思想道德教育,幫助新兵快速融入軍營。
此外,美軍還注重平戰(zhàn)與戰(zhàn)時相結合、灌輸平等價值觀念、強調團結協(xié)作意識等方式加強精神教育,不斷強化廣大官兵對美軍的認同感和集體榮譽感。另外,將豐富的物獎勵和崇高的精神激勵結合使用,進一步增強美軍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如:美軍確保提供的薪酬待遇能夠保障軍人在美國有著體面的生活,始終確保軍人的收入水平保持在較高的水準;在精神激勵方面,各種名目繁多的榮譽勛章也是提升軍隊職業(yè)榮譽感的重要手段;為軍人家庭提供豐富的福利,解決廣大軍人的后顧之憂;對于參戰(zhàn)的官兵,美軍有各種津貼、補貼,確保戰(zhàn)場上的軍隊待遇超過和平兵,激勵官兵的戰(zhàn)斗意志和參戰(zhàn)熱情。總體上看,優(yōu)厚的物質待遇與崇高的精神獎勵有利于激發(fā)美軍官兵奮發(fā)上進、為國奉獻的熱情,是提升美軍戰(zhàn)斗力的有力舉措。
參考文獻
[1]司嘉.美軍也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J].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18,3(10):91-92.
[2]黃丹.美軍戰(zhàn)斗精神培育的文化路徑探析[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4,27(01):46-48.
[3]劉茂艷.美軍牧師制度與軍人價值觀培養(yǎng)及啟示[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03):242-244.
[4]張振業(yè).美軍思想政治教育幾個特點[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2(04):115-116.
[5]宮玉萍,陳幼峰.淺析美軍戰(zhàn)斗精神培育特色[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7(04):22-23+40.
[6]王琦,唐淵.當代美軍道德教育透視[J].求實,2003(S1):227-228.
[7]劉健.美軍的思想教育[J].當代軍事文摘,2005(12):15-17.
[8]康健.美軍激勵士氣的基本方式[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5(5):89-90.
[9]井玉剛,高宏飛.美軍價值觀教育分析及啟示[J]. 西安政治學院學報, 2007(3):47-50.
[10]李不難.美軍利用軍事文化培育官兵士氣的實踐及效能分析[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3(3):51-53.
[11]張嚴瑞.心理學在美軍價值觀培育中的應用[J].國防科技,2018(6):104-107.
基金項目:論文為湖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思政重點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建設研究”(課題編號:2020JGSZ001)、國防科技大學研究生教改重點課題(課題編號:yjsy2020001)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紀建強,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副主任,副教授,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李志遠,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主任,副教授,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趙陣,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