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杰
(江蘇省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1)
舞美設計是舞臺藝術當中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綜合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大眾審美情趣的變化,舞美設計也越來越朝向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就當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寫意性成為戲劇舞臺美術創(chuàng)作領域當中的突出特點,很多具體的設計與表達都會圍繞著寫意性展開,同時結合相應的表現手法將其最終呈現在舞臺上,因此有必要結合戲劇舞臺實際來加強對寫意性的研究。
一直以來,寫意都在中國古代美學當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戲曲表演藝術的不斷發(fā)展,寫意性逐漸在舞臺上表現出來,其中最突出的體現在對時間、空間限制的突破以及虛擬性的動作與布景融合。在寫意性基礎上創(chuàng)造的舞臺雖然與實際的生活形態(tài)存在較大差距,但卻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內心的審美體驗與精神追求,最終完成戲劇舞臺的藝術表達[1]。在戲曲表演的過程中,舞美設計在精神表達上也發(fā)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同時也必須遵循寫意性的美學原則。
從寫意性的角度來看,寫意性與寫實性成為中西美學之間最突出的差異,其中中國傳統(tǒng)美學更注重藝術的倫理價值,通過表現、抒情等手法來追求美與善的統(tǒng)一;而西方傳統(tǒng)美學則更注重藝術的認識價值,進而通過再現、模仿等手法來完成其寫實表達。
現階段,戲曲舞美設計的寫意性的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虛擬化,即通過一些具體事物來完成更多意向的虛擬表達,戲劇舞臺上最突出的就是“一桌二椅”,既可以表現客廳、書房,還可以代表城樓、船只等。另外,還包括用車旗來代指車、用鞭子來代指馬以及用船槳代指船等表現形式;
第二是夸張化,也就是將原型通過夸張的手法表現出來,例如將地主家的窗戶設計成銅錢形狀等;
第三是圖案化,即將舞臺上的一些事物以規(guī)范化的圖樣表現出來,其中京劇中的臉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通過不同的臉譜來表現不同的人物性格;
第四是裝飾化,即在原有的服裝、道具基礎上加入其他元素,使其變得更加美觀。
站在戲曲美學的角度上來進行舞美設計有助于其加強與戲曲表演的高度融合,同時做到服務于戲曲表演,并遵從相應的藝術準則。在進行戲曲舞美設計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對客觀事物內在潛質與外在神態(tài)等基本姿態(tài)通過不同的藝術手法來進行表達,這樣客觀事物在與設計者主觀意念融合之后便形成了呈現在舞臺上的藝術形象,也就是“意象”[2]?!耙庀蟆痹谥袊诺涿缹W當中有著十分突出的地位,在戲曲舞臺上也有著十分重要的表現。
當前,戲曲中的意象藝術主要表現為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在戲曲表演與意象表達融合的過程中完成了戲曲藝術載體虛實結合的過程,并為戲曲舞美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獨一無二的寫意性。由此也可以看出,戲劇舞臺的寫意性產生于意象之中,因此在進行舞美設計的時候也需要圍繞以意象為基礎的寫意性來完成戲曲舞臺的藝術表現。
現階段,虛擬化成為戲曲舞美設計寫意性的突出特點,站在直接性藝術的角度來說,舞美設計也應以“意象”作為基礎,同時根據自身的寫實樣式設計出相對應的戲曲意象造型。以傳統(tǒng)戲曲中十分常見的馬鞭和船槳為例,在實際表演的舞臺上并不能真正將駿馬與船只拿到舞臺上,所以就需要通過舞臺意象對其進行表現,演員通過揮舞馬鞭加上身段組合動作就可以令觀眾聯(lián)想到馳騁、高大的駿馬以及通過船槳引導觀眾聯(lián)想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只。與此同時,演員在穿著不同風格的服裝時也可以有效幫助觀眾進行人物形象與性格區(qū)分,例如比較清貧的角色就以簡樸服裝為主,而達官顯貴的服裝則要富貴艷麗一些,進而通過這些舞臺產物更好地將戲曲藝術的程式化表現出來,利用意象動作代替自然形象,提升寫意性特征的呈現效果。
在發(fā)揮舞美設計寫意性特點的過程中往往離不開舞美設計的簡約性,也就是簡單、大概地完成舞臺美術的設計部分。通常情況下,寫意性與簡約性都存在著緊密的內在關聯(lián),簡約性不僅是表現舞美設計寫意性的有效手段,同時還是必然選擇。在中國古典美學中,寫意最早出現在中國繪畫之中,指的是通過簡練的筆墨將事物原型以及作者的內心感受表現出來,后來逐步延伸到了其他領域當中。作為寫意的核心特征,簡約性在戲曲舞臺上也有著十分突出的應用,例如戲曲舞臺上的“一景多用”以及“一物多用”,構建出宮廷景、家庭景或者山水景之后往往適用于多種故事背景以及人物形象,這都是簡約性藝術在戲曲舞臺上的具體表現。
現階段,戲曲舞臺上更加注重對寫意性的表達,通過以虛寫實、以少寫多的表現方法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故事背景的闡述。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桌兩椅”,不僅可以作為家庭內部的景觀使用,還可以作為點將臺等其他不同事物,而也正是這樣局部寫意性的疊加最終造就了整體舞臺的寫意性。舞美設計當中的寫意性不僅需要將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包含其中,還需要將客觀生活中的事物傳神地表現在舞臺上,從而進一步完成對整體戲劇舞臺設計的升華。
以蘇州市錫劇團《愛在美好生活》的舞臺設計為例,在進行舞臺設計的時候整體突出了單純、簡潔的特點,在設計小區(qū)的時候并不存在實體的房屋,而是用一道墻將左鄰右舍隔開,通過一道門以及燈光來表現室內與室外的不同特點,進而通過最簡單的布景完成對整體舞臺的搭建;還比如在劉杏林設計的錫劇《蘩漪》中也是像這樣通過黑白顏色過渡的背景來表現壓抑的空間,舞臺布景上還包括舊沙發(fā)、舊相框以及梳妝臺等更加充分地表現出整體舞臺上孤單、寂寥的情緒[3]。實際上,在進行戲劇舞臺美術寫意性設計的過程中,不同的設計風格往往也代表著完全不同的含義,例如在表達“簡”的時候,可以通過不同的細節(jié)來進一步區(qū)分出“簡陋”、“簡約”和簡單。在此過程中,不僅要從視覺效果出發(fā)給觀眾以最直觀的感受,還需要進一步平衡理性與合理之間的關系。值得注意的是,戲劇舞臺美術在追求“寫意性”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會選擇通過暗示的方法來進一步表達其中的審美內涵,進而追求一種“言外之意”的意境。在實際進行表達的過程中,需要將事物的具體形象轉換為抽象形象,使得觀眾可以更加關注其內在表達的意蘊,而不是表面的形狀;但以此同時,還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保留一部分,就像通過門的開關來表示室內與室外的環(huán)境。另外,還有很多的錫劇折子戲都突出運用了這一手法,例如在《秋江》中艄公只憑借一支船槳來表現自己泛舟水面的感覺;《昭君出塞》中通過馬鞭揮動來表現駿馬疾行;在《珍珠塔》中僅憑借“一夜功夫”的唱詞就可以表現出白雪茫茫之感,達到以少言多的效果。
除此以外,針對環(huán)幕布墻的設計也是突出寫意性的重要方法,很多時候都通過對環(huán)幕布墻進行空白設計來進一步營造更加豐富的舞臺表現效果,同時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舞臺表演調度,加上幕布與薄紗的配合,十分恰當地展現出在不同空間中穿行的效果。
相較于其他設計方法,寫意性的設計理念在舞臺美術設計過程中還體現出了十分強烈的獨特性,與此同時,戲劇舞臺美術設計與一般的藝術形態(tài)美術設計也存在著明顯的不同。當前,寫意性舞臺設計在戲劇舞臺藝術創(chuàng)作與表演的過程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及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寫意性舞臺設計雖然大大提升整體的舞臺表現效果,但同時也對設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飽滿的情感體驗以及深刻的生活領悟,才可以更好地營造出獨特的戲劇舞臺設計作品。
在戲劇舞臺的美術設計上使用寫意性方法的優(yōu)勢與獨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寫意性的舞臺設計表現可以使整個舞臺更加突出生命活力,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突出劇本主題,使得整體戲劇可以充滿表現力;
第二,通過寫意的手法可以將有限的舞臺空間轉換為無限的想象空間,賦予觀眾更多的聯(lián)想、激發(fā)更強烈的情感溝通。而且寫意的設計手法不僅可以激發(fā)觀眾無窮的想象力,還可以賦予表演更豐富的內涵,增強戲劇的深刻性以及舞臺整體的表現力。也正是由于戲劇舞美設計內容的豐富性,對于舞美設計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人員必須要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同時加強對當代舞臺美術設計發(fā)展規(guī)律與實踐特點的研究,才可以進一步提升舞臺藝術設計水平,充分滿足戲劇主題烘托以及戲劇情節(jié)發(fā)展變化的實際需求。
由此也可以進一步看出,寫意性舞臺美術設計不僅可以有效深化戲劇情節(jié)的內涵,還具備著獨特的審美價值,通過對戲劇舞臺環(huán)境以及審美空間的營造來為整體戲劇增添更多的魅力與創(chuàng)意色彩,并在場景營造的過程中實現劇目、演員、觀眾之間的藝術情感交流。
綜上所述,當前寫意性的舞臺設計不僅成為戲劇舞臺的重要特點,也是其美術設計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明顯趨勢。在戲劇舞臺美術設計當中突出其寫意性既可以通過傳統(tǒng)的表現手法,也可以通過對傳統(tǒng)美學寫意精神的靈活創(chuàng)新來塑造全新的舞臺表現。因此在實際開展戲劇舞臺舞美設計的過程中,應不斷加強對寫意創(chuàng)作理念的理解與深化,同時結合其虛擬性與簡約性的具體表達來實現靈活運用,促進舞美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