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巾英
英語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要圍繞著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小學生接觸到的英語知識和英語環(huán)境比較少,因此一部分小學生存在不敢說英語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搭建出有效的英語課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訓練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很多學生都對開口講英語存在恐懼心理,即使是學習能力比較好的學生也害怕自己開口出錯,怕受到其他人的嘲笑,因此不敢張嘴說英語。這種恐懼心理也導致學生在口語表達的過程中十分的焦慮和緊張,進而對于學生正常的英語學習思維和順利地表達都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1]。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生們?nèi)鄙僮銐虻目谡Z能力訓練機會,沒有在開口說英語中產(chǎn)生自主感,同時又過多地思考自己說的英語是否符合正確的語法規(guī)則,進而阻礙了口語能力的提升。
西方學者歐萊特倡導交際教學思想,認為在語言類學習過程中,需要把學生放在針對性地交際語境當中,這樣才能夠真正地鍛煉學生,對于語言的判斷能力和應用能力。目前,我國小學生接觸真實英語交際情境的機會非常少,學習的主要環(huán)境就是課堂,教師沒有針對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創(chuàng)設出有效的英語教學氛圍和教學場合,往往都是教師操作進行機械的口語練習,缺少了情感上、思想上的交流,導致了英語語境的缺失。
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才能夠真正調(diào)動起學生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當中,培養(yǎng)自己的英語思維和英語行為,并順利進行口語表達[2]。例如在學習《Unit 4 At the Farm》的時候,本節(jié)課針對的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學生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因此教學工作可以循序漸進地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跟著主人公一起去農(nóng)場”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開口說英語。
教師在一開始為學生們播放動畫片,讓學生們欣賞《瘋狂農(nóng)場》的一段視頻節(jié)選。并為學生提出問題思考:“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artoon?”他們會根據(jù)上節(jié)課,已經(jīng)學習過的單詞來回答:“cows,sheep,dogs,hens.”在復習完上一單元的動物單詞之后,教師可以引出動物可以利用a lot of 短語進行描述,完成本節(jié)課的生詞學習。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出示本節(jié)課主人公Mike 和Sarah 去農(nóng)場的圖片,引出今天的學習話題。讓學生把學習的句型帶入到情景演練當中,能夠熟練地利用句型完成對話,調(diào)動學生的口語表達積極性,為接下來的英語知識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只有學生充分地理解英語單詞和英語句子的含義,才能夠更好地利用英語完成口語表達[3]。針對小學生進行英語口語訓練,重點在于加強學生對于基礎英語知識的理解。英語知識的理解屬于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比較漫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滿耐心,在課堂上通過加強師生互動,帶領學生強化口語訓練。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英語課堂教學空間,加強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充分理解英語知識之后再完成口語訓練。
例如在學習《Unit 4 At the Farm》的時候,教師要創(chuàng)設語境學習句型“Are these...?Yes,they are.What are these?They're...”,可以提前拿出已經(jīng)準備好的教學圖片,和學生進行問答,也可以讓學生自主組成學習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互相對話練習。通過小組對話來完成句型的應用。教師也可以提前準備好一個箱子,在里面放好蔬菜,請學生上臺伸手到箱子里摸是什么蔬菜,請下面的學生來猜,并利用上文中學習的句型進行對話。
教師使用PPT 展示出Mike 在農(nóng)場看到的西紅柿,Watch the latter video and say:What's Mike's response?學生們通過觀看后半部分的視頻,然后回答說:“But they're yellow.”教師:“Yes.We seldom see the yellow tomatoes.”然后教師拿出實物西紅柿讓學生觀察,并捏幾顆讓大家進行品嘗:“They're red.They're good,too.Try some.Are they yum?”教大家共同讀 Try some.Yum.請學生猜測新詞含義。給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參與英語口語交流活動,掌握正確的口語發(fā)音,形成更加完善的英語知識結構模型,幫助提升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為接下來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首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每日一句”來鍛煉口語能力。請幾個口語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當小老師,每天早上來到學校,學生們輪流到小老師處朗讀“每日一句”,并理解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循序漸進,堅持不懈,一段時間之后,就能脫口而出更多的句子了。其次,多朗讀繪本。在英語課堂學習實踐當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們對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根據(jù)教學課程需求采用繪本閱讀活動,引導學生能夠通過繪本閱讀來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繪本《That's not my Hobby!》的學習中,主角Katy 沒有自己的愛好,因此一直在嘗試各種新鮮事物來尋找自己的愛好。在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口語表達的情感抒發(fā),主角不喜歡洗碗,因此在閱讀中要展現(xiàn)出傷心的情緒。喜歡做美食,在做出pie 的時候需要朗讀出開心的情緒。教師還可以利用繪本教學的插圖,讓學生分析插圖中特定的語境,通過圖片的分析輕而易舉地掌握文本內(nèi)容的發(fā)生事件、地點、人物和場景,不需要借助于任何文本的閱讀就能夠感受到,然后內(nèi)化成為自己的語言順利表達出來。最后,聽英文歌曲和開展英語趣配音。教師可以找一些簡單的英文歌曲讓學生們多聽并學唱。選擇一些有趣的英語動畫電影或片段,讓學生們?yōu)槠渑湟?這樣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語感,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又能夠讓他們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集中注意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加強對口語訓練的重視,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通過口語訓練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促進小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