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艾朋,郭 銳,黃克華
(內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四川 內江 641000)
早產兒存在呼吸中樞、肺部組織及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的現象,極易發(fā)生呼吸暫停。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發(fā)生率與其胎齡呈負相關。呼吸暫停是導致早產兒發(fā)生腦損傷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因此,在早產兒發(fā)生呼吸暫停后,需立即對其進行吸氧及機械通氣等治療[1]。本文以2018 年8月至2019 年10 月期間內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6 例呼吸暫?;純簽檠芯繉ο螅接懹描蹤此徕c咖啡因治療該病的療效及對患兒肺功能的影響。
選取2018 年8 月至2019 年10 月期間內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6 例早產兒呼吸暫?;純簽檠芯繉ο?。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參照組28 例患兒中有男患兒15 例,女患兒13 例;其平均胎齡為(30.29±0.56)周。觀察組28 例患兒中有男患兒16 例,女患兒12 例;其平均胎齡為(30.28±0.59)周。兩組患兒的性別及胎齡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兒均進行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在此基礎上,采用氨茶堿對參照組患兒進行治療。該藥的用法為:經靜脈泵注,初始的用藥劑量為5.0 mg/kg,在30 min 內泵注完畢。用藥12 h 后,再次為患兒靜脈泵注2.5 mg/kg 的氨茶堿,每隔12 h 用藥1 次,直至其呼吸暫停的癥狀消失6 d 后停止用藥。采用枸櫞酸鈉咖啡因對觀察組患兒進行治療。該藥的用法為:經靜脈泵注,初始的用藥劑量為20.0 mg/kg。用藥24 h 后,再次為患兒靜脈泵注5 mg/kg 的枸櫞酸鈉咖啡因,每隔24 h 用藥1 次,直至其呼吸暫停的癥狀消失6 d 后停止用藥。
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及肺功能相關的指標(包括潮氣量、通氣量、達峰容積比、達峰時間比及呼氣峰值流速)。將其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顯效:治療72 h 后,患兒每日發(fā)生呼吸暫停的頻率下降的幅度>75%,且其病情未復發(fā)。有效:治療72 h 后,患兒每日發(fā)生呼吸暫停的頻率下降的幅度在50% ~75% 之間,且其病情未復發(fā)。無效:治療72 h 后,患兒病情的改善情況未滿足上述的條件。
選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照組28 例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8.33%,觀察組28 例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86%,二者相比,P <0.05。詳見表1。
治療后,與參照組患兒相比,觀察組患兒的潮氣量較大、達峰容積比、達峰時間比均較高,其呼氣峰值流速較快、通氣量較小,P <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患兒肺功能相關指標的對比
早產兒呼吸暫停是指患兒在某個時間段內無呼吸運動。該病易反復發(fā)作,其發(fā)生及發(fā)展與早產兒的胎齡、出生時的體質量等均具有緊密的相關性。該病極易對患兒的神經系統(tǒng)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并可引發(fā)低氧血癥、心動過緩、腦室內出血等并發(fā)癥,危及其健康及生命安全[2]。
目前,臨床上常用氨茶堿及枸櫞酸鈉咖啡因等甲基黃嘌呤類藥物對呼吸暫?;純哼M行治療。不過,氨茶堿易引發(fā)不良反應。而且,在使用該藥對患兒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必須對其血藥濃度進行實時監(jiān)測[3]。枸櫞酸鈉咖啡因具有生物利用度較高、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較低、半衰期較長、血藥濃度較清晰、起效較快等優(yōu)勢,可顯著縮短患兒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時間,降低其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低氧血癥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從而可保障其治療的安全性[4-5]。
本次研究的較高證實,對呼吸暫停患兒在進行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的基礎上用枸櫞酸鈉咖啡因予以治療可顯著改善其呼吸情況及肺功能,提高其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