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陽
(惠東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廣東 惠州 516300)
進行無痛胃鏡檢查是臨床上診斷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對患者進行無痛胃鏡檢查時,可通過對其實施靜脈麻醉減輕其痛苦,縮短檢查的時間。低氧血癥是指患者血液中的含氧量不足,主要表現(xiàn)為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血氧飽和度(SPO2)下降[1]。部分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在檢查過程中會發(fā)生呼吸抑制,導致其呼吸不暢,易發(fā)生低氧血癥。本文主要是研究對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進行高流量吸氧對預防其發(fā)生低氧血癥的效果。
選擇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期間在我院進行無痛胃鏡檢查的80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具有進行無痛胃鏡檢查的指征;年齡≥18 歲;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麻醉分級為Ⅰ級~Ⅱ級;體質(zhì)指數(shù)為18 ~25 ;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合并有嚴重的心、肺、肝、腎等器官的功能障礙;對阿片類藥物過敏;收縮壓>180 mmHg 或舒張壓>110 mmHg ;檢查前的SPO2<97%;病歷資料缺失。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n=420)與對照組(n=380)。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192 例,女228 例;其年齡為25 ~78 歲,平均年齡為(53.52±12.13)歲;其身高為149 ~176 cm,平均身高為(162.02±7.53)cm;其體重為42 ~80 kg,平均體重為(59.65±9.95)kg。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62 例,女218 例;其年齡為27 ~75歲,平均年齡為(52.73±11.86)歲;其身高為150 ~178 cm,平均身高為(162.67±7.82)cm;其體重為41 ~83 kg,平均體重為(60.04±10.24)kg。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本研究已通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囑患者于檢查前6 h 開始禁食,于檢查前2 h 開始禁飲。在進入檢查室后,協(xié)助患者取側(cè)臥位。在其鼻孔內(nèi)置入鼻塞,持續(xù)為其吸氧。將觀察組患者的氧流量設(shè)為10 L/min,將對照組患者的氧流量設(shè)為3 L/min。為患者靜脈注射2 ~2.5 mg/kg 的丙泊酚(生產(chǎn)廠家: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33360 )進行麻醉。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開始對其進行胃鏡檢查。在檢查過程中持續(xù)為患者吸氧,并根據(jù)其具體情況為其追加丙泊酚(追加劑量為首次用量的1/3)。
比較檢查前、檢查開始后5 min 及檢查結(jié)束后5 min兩組患者的SPO2。比較兩組患者檢查過程中低氧血癥的發(fā)生率。判定患者檢查過程中發(fā)生低氧血癥的標準是:其SPO2<92%。
用SPSS 21.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檢查前及檢查結(jié)束后5 min,兩組患者的SPO2相比,P >0.05。檢查開始后5 min,觀察組患者的SPO2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檢查前、檢查開始后5 min 及檢查結(jié)束后5 min兩組患者的SPO2(%,±s )
表1 對比檢查前、檢查開始后5 min 及檢查結(jié)束后5 min兩組患者的SPO2(%,±s )
注:* 與對照組相比,P >0.05 ;# 與對照組相比,P <0.05。
組別 例數(shù) SPO2檢查前 檢查開始后5 min 檢查結(jié)束后5 min對照組 380 98.01±0.85 95.62±3.84 98.13±1.84觀察組 420 97.72±1.32* 98.25±1.03# 98.89±1.03*
在檢查過程中,觀察組患者低血氧癥的發(fā)生率為2.14%(9/420),對照組患者低血氧癥的發(fā)生率為13.68%(52/380),二者相比,P <0.05。
無痛胃鏡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檢查方式之一。與對患者進行普通胃鏡檢查相比,對其進行無痛胃鏡檢查能顯著減輕其痛苦,維持其檢查過程中生命體征的平穩(wěn),且能縮短檢查的時間。但對患者進行無痛胃鏡檢查需對其實施靜脈麻醉,部分患者會發(fā)生呼吸抑制,從而可導致其SPO2下降,部分患者還可發(fā)生低氧血癥。本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檢查開始后5 min,觀察組患者的SPO2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觀察組患者檢查過程中低血氧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 <0.05。這說明,對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進行高流量吸氧能預防其在檢查過程中發(fā)生低氧血癥。究其原因主要是,進行高流量吸氧時氧氣的流量和流速較快,若檢查過程中患者發(fā)生呼吸抑制,通過對其進行高流量吸氧能起到類似于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的作用,可有效地提高其肺泡內(nèi)的氧濃度,改善其缺氧的狀況[2]。另外,進行高流量吸氧還可使患者上呼吸道與肺泡之間、肺泡與肺毛細血管之間形成較大的氧分壓梯度差,能加快氧氣從上呼吸道向肺毛細血管彌散,因此即使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發(fā)生呼吸抑制也能保證其肺部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
綜上所述,對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患者進行高流量吸氧能降低其檢查過程中低氧血癥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