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吳組緗是一位現(xiàn)實主義作家,其小說大抵以1933年為界,側重面由心理分析小說轉向社會剖析小說,吳組緗的創(chuàng)作受到矛盾的影響,其作品的社會意識深度較大。學術界許多的研究者對于他的研究都是以社會歷史的角度進行研究。其著名短篇小說《箓竹山房》,對于“二姑姑”這位女性的描寫,批判了封建禮教對女性的戕害。許多學者對于吳組緗作品女性形象的描寫也大多都集中在這一部作品中封建婚姻制度和宗法家族觀念對女性的壓迫。但吳組緗的作品中對女性形象的塑造,除了對封建禮教的揭示和批判外,也對在身處那個特殊時代的女性心理的變化,作了精心的刻畫和描寫。本文以吳組緗三十年代初期的女性作品為例對其作品的女性心理的剖析,加以論述。
關鍵詞:吳組緗;女性形象;心理剖析
作者簡介:劉飛霞(1994-),女,漢族,四川廣元人,延邊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1)-05-0-03
吳組緗出生于安徽,其作品中的批判意識大多都是對皖南地區(qū)的封建禮教和宗法家族觀念的揭露。他對女性形象的塑造除了對于封建禮教下女性命運的描寫,還有受新思想影響的知識分子女性內(nèi)心的矛盾與掙扎的描寫。例如《箓竹山房》中的“二姑姑”、《離家的前夜》中的“蝶姑娘”、《金小姐和雪姑娘》中的“金小姐、雪姑娘”。作者在這些作品中除了對其深層的主題揭示外,也用平鋪的手法對于女性那種微妙的心理變化作了非常細致的刻畫。讓讀者在作品中悟到了封建禮教對人性的毒害的同時,也品到了女性那份特殊的心理情感變化和那一絲縷凄楚。我們可以從作品中的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對比的寫作手法暴露了社會現(xiàn)實對女性的戕害
從1930年的《離家的前夜》1932年《金小姐和雪姑娘》到1933年的《箓竹山房》《卍字金銀花》,再到1935的《女人》。這幾部作品雖然都是短篇小說,但是作者在簡短的篇幅里,對于其女性的外貌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都隱喻了女性本有的善良和純真。《金小姐和雪姑娘》中的“金小姐”:“上等的高跟鞋,上等長旗袍。一切都是時髦女人的氣派;五官端正,臉上敷著一層薄薄的粉,可是并不曾蓋住那貧血的蒼白松弛的皮膚;微腫的眼皮里嵌著兩只枯澀的瞳子,像雨夜的街燈,閃著凄清冷落的光;一種靦腆窘促,十分不活潑的神情,使我第一眼就生了同情和憐惜……”[3]這段對于金小姐的外貌和神態(tài)描寫中,讓讀者一下就能明白,這是一位被傳統(tǒng)觀念壓迫,有著新舊思想的女性。這段對比手法的外貌描寫為人物的思想作了鋪墊,金小姐是一位大學生,在學校接受著新思想的教育,她對于“我”的感情,也跟情竇初開的花季少女一樣,是那樣的羞澀、美好、甜蜜。但是她的婚姻觀卻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盛行著的這種戀愛,并不見得比父母代庖的婚姻好。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子在一種適當?shù)呐既粰C會中相遇,便戀愛。這機會在社會上稀少得很,因之如一捆干柴碰著烈火,便馬上燃起來了。這戀愛只能給青年以麻煩,以庫厄,反不如父母代庖來得干脆。所以她家里要代她找女婿與,她并不十分反對。不過因為進了大學,算個新女子;新女子應當戀愛,所以她也愿意戀愛”[3]。雖然作品中對于金小姐被傳統(tǒng)觀念影響的婚姻觀較封建,但是作者在描寫金小姐與他的戀愛中,那種花季少女的懵懂感情描寫的很細膩。在最后金小姐發(fā)現(xiàn)“我”和雪姑娘的事情的時候,她也是非常的理性地選擇了離開。離開的原因當然也有傳統(tǒng)封建制度對她的影響,但是作者還是寫出了金小姐這時的感情變化,最后她在離開時的信中寫到“我是個被幸福遺棄的人,生在人世,反正是行尸走肉。”我們從這句話中,能讀到金小姐對于自己感情的篤定,也感覺到了她對于現(xiàn)實封建禮教的百般無奈。而作品中的雪姑娘和金小姐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雪姑娘是一個比較早熟,十五六歲就知道怎樣穿戴合時的衣飾,買時髦漂亮的東西。愛讀《紅樓夢》,新行的張資平和郁達夫的小說,最后卻死于墮胎的血泊中。這部作品中,塑造了兩個不同的對立的人物形象,刻畫了其不同的出生和成長環(huán)境下,接受著不同的思想教育的兩個女性在被封建禮教和宗法制度壓迫時的心理變化。其人物形象背后也有著深刻的歷史內(nèi)涵,那就是在資本主義和宗法封建社會碰撞下,女性命運悲慘的必然性;
《卍字金銀花》中的女主人公沒有名字,以“一個小姑娘”為敘事切入點,作品中通過“我”回憶的方式,寫了一個如同金銀花一般的小姑娘的故事。“我”在一堵破墻后的一個小棚子里,看到一張竹床,一床薄被、一個蓬頭散發(fā)的穿著時式大花褂子的年輕產(chǎn)婦盤坐在野草瓦礫之間,而這個產(chǎn)婦正是兒時那個小姑娘……[1]作品通過對于這個小姑娘小時候非常喜歡我家的“卍字金銀花”,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女孩。但是后來卻因為做了“為社會所不容的事”,遭到宗法制度的壓迫,被遺棄,且因難產(chǎn)而死。作者通過美麗的金銀花象征了這位女子的美麗和善良,也與她這樣的命運結果作了強烈的對照。暴露了宗法制度對人性壓迫和女性命運的束縛。吳組緗的作品中最具詩意性的當屬《箓竹山房》。他作品創(chuàng)作也有受到中國古典小說的影響,特別是《紅樓夢》對他的啟示較大。這樣的影響在他的這篇《箓竹山房》中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這是作者最富詩味的小說。文中對于二姑姑的住宅箓竹山房的描寫,頗具有《紅樓夢》中寫瀟湘館、怡紅院、稻香村的三昧[5]。通過對箓竹山房重巒環(huán)抱、半園綠竹、曲徑通幽的環(huán)境描寫,即隱喻了二姑姑清秀的外貌和清澈的內(nèi)心,也道出了她同這座空曠的巨宅一樣,內(nèi)心孤獨幽沉。[5]作者對于人物的外貌描寫也用了對比的手法,“二姑姑”的紅顏時代是一個美麗聰慧的少女,修長的身材,清癯白皙的臉龐,狹長而凄清的眼睛,文章一開始就說了她沉默少言笑的陰暗調(diào)子都和她的故事十分相稱。還寫到了她那張蒼白皺褶的臉沒多少表情,說話的語氣、走路的手法和她老人家的臉龐同一調(diào)子陰暗、凄苦、遲鈍。屋子高大、陰森,也是和她的人相諧調(diào)的。作者用非常直白的描寫手法直接寫出了“二姑姑”這個人物承載的許多封建禮教制度。文中還以“新婚”對二姑姑的心理,做了一個映照。二姑姑在年少時,因為結婚對象意外翻船身亡,聞耗后,在桂花樹下自縊,為園丁所見,救活了。少年家覺得這小姐尚有稍些可風之處,商得了女家同意,大吹大擂接過去迎了靈柩,抱著靈牌參拜家堂祖廟,做了新娘?!拔覀儭痹谌タ炊霉玫臅r候,是因為“我們”是新結婚,難得回家一次,然后去拜訪她。文中“新婚”這一鋪陳,為女性的心理活動做了強烈的參照。對于二姑姑這樣一個從少女時期開始就一直和一個陪嫁丫頭度過大半生,一個對婚姻可望而不可及的女性來說,她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作者刻畫的實在是令人驚嘆。當然其主要的社會根源是封建禮教,這也是作品的主題。但與此同時,作品的結尾,以二姑姑偷窺年輕新婚夫婦的床第之私,也很深刻地體現(xiàn)了女性在愛情婚姻中的美好向往,內(nèi)心對于婚姻中那份溫暖的依靠;“二姑姑”這樣一位被宗法制度觀念壓迫,愛情和婚姻沒有得到時,其感情深處對于新婚夫婦那份甜蜜的羨慕之情。作品讀起來讓你有一種微風中透著滲骨的寒意。既能體會到封建禮教對女性的壓迫,又能感覺到一位女性內(nèi)心深處的凄涼。作者在女性形象的刻畫中,“二姑姑”是最為令人驚嘆的一位。在這些作品中,作者以對比的寫作手法,環(huán)境的映襯,折射出了那個特殊時代女性的內(nèi)心世界;也以這種手法表達了女性的善良和美好的人性。雖然其作品的主題是對皖南地區(qū)封建禮教社會對人性的戕害的暴露和批判,但是個人認為作者對于女性細微的心理剖析程度也是相當深的。作者在這些作品中除了運用了人物外貌和環(huán)境的對比手法外,還以人物的成長背景作了對比和襯托。作品中都是運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都是和“我”相關的人和事,而“我”都是新一代的知識分子和成長環(huán)境較好的人物形象。《離家的前夜》里,“我”和蝶姑娘,家境不錯且都是知識分子,為了求學,請了“奶娘”照看孩子;《金小姐和雪姑娘》中的“我”是大學教師;《箓竹山房》中的“我”過的是電燈電影、洋裝、書籍、柏油馬路的另一世界的生活。《女人》中的“太太”是富貴人家的生活。這些都與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身世和成長背景有著鮮明的對比。以這樣的寫作手法烘托了在新的思想下,女性的覺醒和掙扎,同時寫出了她們身上對封建禮教的反抗精神。那么“我”也是作為一個接受新思潮影響的知識分子,看到了這些女性命運的悲劇,察覺了其女性內(nèi)心的彷徨和苦難。例如《離家的前夜》中的“蝶姑娘”在婚后且當了母親之后,還是想去求學,渴求活躍的、前進的、充實的生活。但作為一個母親,“母愛,母性”這份深沉的愛卻羈絆著她,在面對孩子的不舍和追求自己理想的同時。女性內(nèi)心深處的那份無奈,被作者刻畫得淋漓盡致。
二、作者對于女性命運的理解和同情
作品中都是運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來描寫故事內(nèi)容和人物情節(jié),但是在對于這些女性人物的悲劇原因和其社會根源,作者在作品中直接用“我”講出來了。《金小姐與雪姑娘》中,對于雪姑娘的遭遇,“我對這荒唐姑娘,在起初我憤恨過她,但漸漸我便沒勇氣。我知道她是被這個社會怎么對付著的。一個貧寒的少女,她有感官,她有現(xiàn)代人的物質(zhì)欲愿,置身在一個一切都商品化了的都市中,那些丑惡的人物包圍著她,那些美好的東西誘惑著她,她無法抵御自己不成為商品。稍一做錯了,這個社會便不饒恕她。于是掉在泥污中,越掙扎便越更深地陷落。她的墮落,她的荒唐,她自己并沒有罪……[3]”
作品中"我"是一位男性的視角來觀察和描寫女性人物命運的悲慘遭遇的,同時又給予了人物的理解和同情;其實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雪姑娘反映了皖南城鄉(xiāng)地區(qū)的風氣,外來的資本主義文明不僅使鄉(xiāng)村經(jīng)濟破產(chǎn),而且把貧窮的鄉(xiāng)村少女商品化了。吳組緗的作品對于社會歷史的剖析相當深刻,在他的女性作品中,雖然心理分析占較小的一部分,但是作者對于女性的內(nèi)心世界,剖析的也是非常地細膩和深刻。雪姑娘在愛情和充滿誘惑的社會面前,身不由己的痛苦和無奈。最后她倒在墮胎的血泊中時,讓人深深地感覺到 這位女性內(nèi)心的掙扎和反抗,以及現(xiàn)實社會對女性的摧殘和人性的壓迫。我們在讀這些現(xiàn)實主義作品時,既要看到其準確的社會歷史內(nèi)涵,也應該看到其人物在特殊時代和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所呈現(xiàn)的思想情感和心理變化。吳組緗的作品中也用了許多美的意象,把女性物化,對女性的審美因此也到達了較高的一個層次。例如《卍字金銀花》里的“金銀花”,文中描摹了一架美麗的金銀花架,和散發(fā)淡淡芬芳的金銀花,對女主人公本性美的隱喻。《金小姐和雪姑娘》中的“糖”,也代表著金小姐對愛情的甜蜜?!豆傊裆椒俊分械摹昂ⅧB兒”也隱喻了二姑姑內(nèi)心留存的那份少女般的感情;這些詩意化的意象在現(xiàn)實主義作品中,暗喻了單純美好的女性心理。在三十年代初期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中,像吳組緗這樣用較短的篇章,既寫出了社會的廣度,又融合了對女性心理的深度剖析的作品實在是少有。
《女人》中通過對“太太”和“丫鬟”兩個不同的對立人物命運悲劇的描寫,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于女性悲劇命運的同情。他“太太”雖然過著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但是其丈夫卻對其愛答不理 ,因此她的精神生活和內(nèi)心世界是空虛的?!把诀摺笔且晃粡泥l(xiāng)下逃出來的被丈夫家暴的女子。她向“太太”求救的時候,太太對她敢于出逃的勇氣非常佩服,同時從這位女子身上的反抗精神影射了她自身內(nèi)心的懦弱和惶恐。這兩位有著不同遭遇的女性,其實也代表著當時社會上這兩類女性的命運;作者對于“丫鬟”的反抗精神也加以了肯定和贊賞。吳組緗對于女性的命運都是有著很明顯的同情和理解,其根源毫無疑問的是指向當時那個復雜的社會和封建宗法制度。
吳組緗還有很多運用女性視角的社會剖析小說,代表作《樊家鋪》,以及《官官的補品》都是從女性的這個角度,來對現(xiàn)實社會和封建禮教及宗法制度作了剖析和暴露。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大多也都是皖南地區(qū)的世俗風情。個人認為他的創(chuàng)作對于女性心理的剖析也具有可研究的新領域。
參考文獻:
[1]吳組緗.宿草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2]吳組緗.拾荒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3]吳組緗.西柳集[M].上海:生活書店,1934.
[4]吳組緗,吳組緗小說散文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
[5]楊義.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6]夏志清.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7]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