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俐俐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指引下,學前教育已經(jīng)從應試教育逐漸轉(zhuǎn)化為素質(zhì)教育,將培養(yǎng)幼兒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作為教育的主要目標。所以,幼兒教育就是讓幼兒在生活化的課程中探索,從而獲取更多經(jīng)驗,提升綜合能力。生活離不開環(huán)境,幼兒在自然界成長,最終將步入社會,所以,為了讓幼兒在學前階段掌握更多的本領,教師應根據(jù)幼兒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為幼兒提供更多了解生活、認識社會的機會,讓幼兒在正面的引導下形成樂觀的態(tài)度和熱愛生活的情懷。
關鍵詞:生活化的課程;自然環(huán)境;融入社會
生活即是教育,幼兒教育的宗旨則是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塑造幼兒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幼兒高尚的情懷。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教師應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讓幼兒能夠通過教學走進自然,融入社會,了解生活的規(guī)律,并在與生活和社會的互動中感知其中的道理。
一、利用生活化教育來提升幼兒的生存能力
幼兒從小在家人的呵護下,其居家生活還處在被人照顧的階段,而當幼兒進入到幼兒園,完成從家庭初入社會的過程,幼兒的生活就會隨著教師的引導而逐漸形成一定的規(guī)律。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看似平淡無奇,但其中卻蘊含著深刻的教育意義。自幼兒步入幼兒園中后,就要開始嘗試與教師和小伙伴相處,面對同齡人毫無幼稚可言,所以,幼兒要學會分享,交流,合作,溝通。同時,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吃、喝、拉、撒、睡、穿、脫都要逐步地獨立完成,這對于剛?cè)雸@的幼兒來說,都將是一個挑戰(zhàn)。而教師為了讓幼兒能夠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更快地掌握一些生存技能,則會讓幼兒通過模仿去體驗,再通過互動去探究,在不斷的嘗試中,幼兒逐漸掌握了生活中的小技巧,同時,在教師的鼓勵下,幼兒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去面對生活,進而自理能力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教師會組織一些技能比賽,來邀請幼兒參與其中,在比賽中,孩子們相互學習,互相交流,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均獲得了更好的鍛煉。
二、親近自然,體驗生活
前人種樹,后人乘涼,我們享受著前輩的智慧和勞動成果,生活已變得衣食無憂,但為了幼兒今后的生活和未來的發(fā)展,教師應組織各類的主題活動,帶領幼兒在游戲中體驗生活獲取經(jīng)驗,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教師應結(jié)合區(qū)域游戲來為幼兒提供親近自然,體驗生活的機會。不同的區(qū)域能夠為幼兒帶來不同的體驗和感受,幼兒可根據(jù)自身的興趣和意愿來自由選擇,自愿參與。例如,角色扮演區(qū),教師可為幼兒設計出以飯店為主題的游戲場景,幼兒可變身大廚,親手來制作美食。在區(qū)域中,教師可為幼兒提供一些蔬菜,來讓幼兒練習洗菜和切菜的技能;另外,教師還可為幼兒準備一些面團,帶領幼兒一同制作花樣面點,為了提升幼兒的興趣,教師還可將面團調(diào)染成不同的顏色,讓幼兒制作出各種好看的造型。同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一同制作水果拼盤,讓幼兒利用不同的水果來擺出各種造型。通過以上活動,不僅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讓幼兒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更主要的是幼兒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為了給幼兒提供更多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幼兒園應因地制宜,開墾空地為幼兒創(chuàng)建自然種植區(qū)域,讓幼兒能夠親身體驗種植的樂趣,親自參與種植,感受原生態(tài)的生活環(huán)境。在游戲中,幼兒不僅能夠了解到更多的農(nóng)業(yè)常識,更能科學地認知到一些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和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在參與勞動的過程中,懂得了付出與收獲,在辛勤的耕耘中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同時,在秋收時也感受到了收獲的喜悅。在種植游戲活動中,幼兒學會了珍惜,知道要維護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挑食剩飯的壞習慣也得到很好的改善。生活不僅教會了我們知識,也會讓幼兒成長,每走一步都是經(jīng)歷,在生活化的教育中,幼兒收獲更多的是自食其力的勇氣和決心,美好生活,共同締造,生活化課程讓幼兒成為生活的參與者,更是未來的創(chuàng)造者。
三、為幼兒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當幼兒長大后,他們也會步入社會,為生活而奮斗。為了讓幼兒能夠提前接觸社會,了解一些社會規(guī)則,教師可利用情境游戲來豐富幼兒的社會經(jīng)驗,讓幼兒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獲取更多的社會生活信息,從而來豐富自身的閱歷。情境游戲的中心思想應圍繞幼兒所能觸及的生活而開展,教師應與幼兒一同探討游戲的主要內(nèi)容,并由幼兒自主分配角色。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游戲的進展情況和幼兒的參與行為適時地介入,輔助幼兒更好地完成游戲內(nèi)容。
生活化教育不僅僅要在課堂中實施,教師也可帶領幼兒走出幼兒園,步入社會,在家長的培養(yǎng)下完成社會實踐活動。教師應選擇一些生活氣息比較濃厚的場所,來對幼兒施以教育,例如超市、農(nóng)場、快餐廳等,在保證幼兒的安全的前提下,教師要鼓勵幼兒獨自去完成一些生活任務,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給予幼兒一定的指導,但不要過多地干涉,讓幼兒通過實踐來豐富生活經(jīng)驗,從而建立自信。
結(jié)束語:
在幼兒園實施生活化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生活質(zhì)量,還能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幼兒教育應貼近幼兒的生活,讓幼兒的生活充滿生活氣息。在對幼兒施以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采用體驗式、游戲化以及情境模擬等形式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透過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而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婷.讓"生活之花"在區(qū)域活動中綻放[J].教師,2017,(28):88.
[2]沈芳芳.陶行知思想對生態(tài)式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的指導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6):176.
(湖北省宜都市楊守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