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善智 王敏 丁菱 王明霞 鄒嬋娟 顏絲語
中山市人民醫(yī)院風濕免疫科 528403
AS 是一種以主要累及脊柱和外周關節(jié)為主要表現(xiàn)的慢性自身炎癥性疾病,炎癥可累及肌腱、肌腱端、滑膜等關節(jié)及其周圍的部位,其特征性改變?yōu)榧‰旌晚g帶附著點附近炎癥,至今其具體發(fā)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多認為與基因、環(huán)境、感染及免疫因素有關。免疫因素認為,在其發(fā)病過程中,伴隨著眾多免疫細胞的活化和細胞因子、炎癥介質的產生。近年來,有觀點認為AS 與淋巴細胞免疫異常相關,淋巴細胞是構成免疫系統(tǒng)和執(zhí)行免疫功能的主要細胞群體,根據(jù)淋巴細胞亞群的免疫效應功能分為T 淋巴細胞(CD3+)、B 淋 巴 細 胞(CD3+CDl9+)和NK 細 胞(CDl6+CD56+),其表型是否表達CD4 和CD8,進一步分為輔助性T淋巴細胞(CD3+CD4+)和抑制性T 淋巴細胞(CD3+CD8+)[1]。輔助性T 細胞(Th)分為Th1 和Th2,TNF-α 由Th1 分泌,IL-6、IL-10 由Th2 分泌,能夠刺激參與免疫系統(tǒng)調節(jié)的細胞增殖、分化等過程[2],其過量表達會損傷機體功能[3-4]。本文通過檢測AS 患者、正常對照者血清TNF-α、IL-6、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并比較依那西普治療前后AS 患者表達水平差異,探索其在AS 疾病發(fā)病機制及病程中的作用,并為其生物治療提供實驗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 年3 月至2020 年7 月在中山市人民醫(yī)院風濕免疫科門診及住院確診的AS 患者,共56 例。其中男43 例,女13 例,年齡(35.14±11.04)歲(13~64 歲),病程(9.05±8.11)年(1 月~30 年);發(fā)病年齡(26.08±8.53)歲(12.9~41.5 歲)。正常對照組50 例,其中男35 例,女15 例,年齡(28.18±8.22)歲(15~65 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56例AS患者中,20例為初治患者,未使用過激素、非甾體抗炎藥或免疫抑制劑,余36 例經治患者,未使用過生物制劑。此次中的56 例患者接受依那西普(益賽普)治療。所有研究對象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所有AS 患者符合1984 年AS紐約修訂版分類標準或2009 年ASAS 推薦的AS 分類標準[5]。排除標準:排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疾病和重疊其他風濕性疾病;對照組為50 例年齡、性別匹配的健康志愿者,采血前半年內無疾病記錄。
1.3 臨床資料收集 收集AS 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及輔助檢查結果,醫(yī)生及患者分別填寫目視模擬測試表(Visual Analogue Sscale,VAS),疼痛評分0~10 分,并根據(jù)BASDAI(Bath AS 疾病活動度指數(shù))對AS 病情活動進行評分,BASDAI≥4 分[6]為 活 動 期 患 者,BASDAI<4 分 為 穩(wěn) 定 期患者。
1.4 方法 采用流式熒光法測定AS 組患者及正常對照組血清中TNF-α、IL-6 水平,血標本均為清晨8 點靜息狀態(tài)下靜脈血分離所得。采用散射比濁法檢測CRP,ESR 采用毛細管光度計成像法檢測。應用流式細胞術檢測淋巴細胞亞群細胞百分比(CD4+T、CD8+T、B、NK)。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偏態(tài)分布的資料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間距)M(IQR)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 秩和檢驗,各項指標間的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AS 患者與正常對照組TNF-α、IL-6、淋巴細胞亞群等表達水平比較 AS 患者血清TNF-α、IL-6、CD4+T、B細胞比例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CD8+T及NK細胞比例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見表1。
2.2 AS活動期與穩(wěn)定期患者血清TNF-α、IL-6與臨床病情活動指標的關系 AS 活動期患者血清TNF-α 水平高于穩(wěn)定期,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活動期AS 患者IL-6、CRP 及ESR 水平明顯高于穩(wěn)定期AS 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1 AS組與正常對照組各指標表達水平()
表1 AS組與正常對照組各指標表達水平()
組別AS組正常對照組t值P值n 56 50 TNF-α(pg/ml)66.18±63.69 6.09±1.44 6.666<0.001 IL-6(pg/ml)15.68±12.81 2.11±0.76 7.475<0.001 CD4+T比例(%)43.50±4.60 30.40±1.80 18.880<0.001 B細胞(%)12.40±3.60 8.80±3.50 5.207<0.001 CD8+T細胞(%)17.50±5.70 23.70±6.10 5.408<0.001 NK細胞(%)4.00±1.40 15.10±5.80 13.883<0.001
表2 AS活動期與穩(wěn)定期各指標表達水平()
表2 AS活動期與穩(wěn)定期各指標表達水平()
時期活動期穩(wěn)定期t值P值n 26 30 TNF-α(pg/ml)75.97±55.80 46.10±31.88 2.415 0.019 IL-6(pg/ml)31.40±28.50 4.40±3.73 5.145<0.001 CRP(mg/L)56.55±54.60 5.70±4.08 5.092<0.001 ESR(mm/h)82.68±33.22 25.67±23.01 7.545<0.001
2.3 AS患者經過益賽普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6與臨床病情活動指標的關系 經過益賽普治療后患者TNF-α及IL-6 水平有相應下降,其中TNF-α 下降水平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病情活動指標如CRP 及ESR也較前明顯下降(均P<0.05);BASDAI同時有下降,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AS 患者血清TNF-α、IL-6、CD4+T 百分比與CRP、ESR 等指標間的相關性 TNF-α、IL-6、CD4+T 比例與CRP、ESR、BASDAI、WBC、PLT 均有正相關(均P<0.05),見表4。
表3 AS患者經過益賽普治療前后各指標表達水平(n = 56,)
表3 AS患者經過益賽普治療前后各指標表達水平(n = 56,)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值P值TNF-α(pg/ml)101.69±56.44 58.84±54.17 4.099<0.001 IL-6(pg/ml)21.10±9.64 6.56±2.89 10.811<0.001 CRP(mg/L)32.22±9.49 7.80±3.78 17.890<0.001 ESR(mm/h)60.88±44.96 31.52±28.82 4.114<0.001 BASDAI(分)4.88±2.66 3.46±2.23 3.061 0.003
表4 AS患者TNF-α與臨床病情活動指標的相關性
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TNF-α 及IL-6 已證實是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的一種促炎性細胞因子,參與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性疾病的發(fā)病過程,并與病情發(fā)展相關,其在炎癥反應及免疫調節(jié)中起重要作用。AS 均是以關節(jié)組織慢性炎癥性病變?yōu)橹饕憩F(xiàn)的全身性疾病,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至今尚未明確,大量文獻表明TNF-α 及IL-6 與AS 的發(fā)病有著密切聯(lián)系。本研究結果顯示,AS 患者血清TNF-α 及IL-6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且其水平表達在AS活動期患者明顯高于穩(wěn)定期患者。這與Gratacós J 等[7]在1994 年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Gratacós J 通過檢測AS 患者血清TNF-α、IL-6 的表達水平,探討其與疾病活動性的關系,結果表明AS 患者體內TNF-α 及IL-6 水平異常升高,高于正常對照組,同時IL-6 與病情活動指標如CRP、ESR、PLT 計數(shù)明顯相關。方玲等[8]研究結果亦表明TNF-α 及IL-6 水平在AS活動期表達高于穩(wěn)定期,并大于正常對照者。本研究結果與上述文獻報道大致相同,提示AS患者可能存在TNF-α及IL-6表達水平異常。
CD3+CD4+T細胞具有輔助巨噬細胞活化和B細胞產生抗體等功能,起誘導細胞及體液免疫的作用,而CD3+CD8+T 細胞則通過抑制T 細胞活化和B 細胞產生抗體,抑制細胞及體液反應。CD3+CD4+T 細胞和CD3+CD8+T 細胞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和制約能夠產生適應性免疫應答,其比例失衡是免疫性疾病介導組織損傷的一個重要因素。B 淋巴細胞主要介導機體中的體液免疫反應,其在抗原的刺激下可分化為漿細胞,通過分泌抗體抵御抗原的侵襲。NK 細胞是T 淋巴細胞、B 淋巴細胞之外的第3 類免疫細胞,是機體天然免疫系統(tǒng)的主要成員。NK 細胞通過釋放細胞因子對機體免疫功能加以調節(jié),可抑制B 淋巴細胞的增殖和分化,調節(jié)機體體液免疫反應,同時對T 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也起調節(jié)作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正常對照組比較,AS 組患者外周血CD8+細胞及B 細胞百分比明顯升高,而CD4+及NK 細胞百分比明顯下降,與國內報道基本一致[9-10],表明AS患者機體內存在T淋巴細胞亞群失衡,導致T淋巴細胞免疫調節(jié)失衡,細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體液免疫功能相對亢進,提示AS患者存在T淋巴細胞亞群功能紊亂。本研究中,AS患者組外周血淋巴細胞中NK細胞的比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B細胞的比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AS患者存在天然免疫異常,并且隨著NK 細胞的減少,對B 細胞增殖分化的抑制作用可能被削弱,從而使B 細胞過度增殖分化,產生過多的免疫球蛋白,導致體液免疫亢進,引起免疫病理反應與組織損傷。
在AS 患者中,處于最核心位置的因子是TNF-α 及IL-6。TNF-α及IL-6是AS關節(jié)炎癥中的重要介質,IL-6可以誘導其他細胞因子如IL-1、IL-2、TNF-α的產生從而發(fā)揮致病作用,所以抑制血清異常升高的炎性細胞因子是治療二者疾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結果表明,AS 患者經過益賽普治療前后,其血清TNF-α 及IL-6 有明顯下降,同時CRP、ESR、BASDAI 均有下降趨勢,表明TNF-α 可能通過抑制TNF-α表達,降低AS的疾病活動性。國內張莉蕓等[11]通過比較腫瘤壞死因子英夫利昔單抗治療AS 患者前后血清細胞因子變化,發(fā)現(xiàn)IL-6 水平較前明顯下降,且與AS 的疾病活動性相關,其可通過部分抑制IL-6 發(fā)揮療效。本研究結果與上述文獻報道大致相同,提示IL-6、TNF-α等有顯著協(xié)同作用,共同相互調節(jié),促進疾病發(fā)生發(fā)展。
另外,本研究發(fā)現(xiàn),TNF-α 及IL-6 與臨床疾病活動性指標呈正相關性。這與國內葉俏等[12]研究結果相似,葉俏發(fā)現(xiàn)AS 患者活動期TNF-α、IL-6 與CRP 及ESR 水平升高,同時IL-6 與CRP、ESR、BASDAI 呈相關性。梁秋冬等[13]也發(fā)現(xiàn)活動期AS 患者,TNF-α 與ESR 呈正相關。提示TNF-α、IL-6可能參與AS疾病活動期發(fā)展。TNF-α 是處于IL-6上游的細胞因子,是一種促炎癥細胞因子,它位于促炎癥細胞因子相互連接形成的網絡頂點,而IL-6 能誘導B 細胞增值分化并分泌多種抗體,誘導急性期反應蛋白產生,與各種細胞因子相互協(xié)同,增加滑膜細胞等產生細胞因子,可以促進骨質破壞和骨吸收,從而參與AS 患者病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14-15]。
綜上所述,通過檢測AS 患者體內IL-6、TNF-α 等指標變化,可以為判斷病情變化、治療效果提供良好的指標。AS患者體內存在細胞免疫紊亂及體液免疫亢進,并伴有天然免疫異常,監(jiān)測AS 患者體內淋巴細胞亞群有助于全面了解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
利益沖突:作者已申明文章無相關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