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勛善 余天泰 王可文 李 鑫
室性早搏(室早)是指希氏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異位興奮灶提前除極而產生的心室期前收縮。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種心臟病患者均可發(fā)生。室早的診斷主要依賴12導聯心電圖和24 h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室早的現代醫(yī)學治療主要為藥物抑制和導管射頻消融術。在2016年《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發(fā)表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中認為室早發(fā)生機制包括自律性異常、觸發(fā)活動和折返3大類。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了心室肌的自律性異常增高,心室肌早期或晚期后除極而引起的觸發(fā)激動,及局灶心室肌的微折返激動均可能產生室性早搏。在傳統(tǒng)各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上認為療效有限,與安慰劑無明顯差異(除胺碘酮外),且可能增加合并有嚴重結構性心臟病室早患者的死亡率。提出了近年來運用中藥治療室性心律失常取得了有效性的評價,與美西律或安慰劑比較顯著降低室性早搏的數量,能有效改善室性早搏相關的臨床癥狀,而且安全性良好。隆力福膠囊是由南平市人民醫(yī)院制劑室生產的純中藥院內制劑(福建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文號閩藥制字Z20140001),在臨床運用中發(fā)現對室性早搏患者具有一定作用。開展該項研究,觀察其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鑒于此,我院心內科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選取室性早搏患者(中醫(yī)辨證為氣虛血瘀證心悸病)運用隆力福膠囊治療進行了臨床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入選100例患者均為我院心內科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住院或門診治療的室性早搏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50例,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齡60~90歲,平均76歲。治療組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60~88歲,平均74.5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心律失常類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內科學》的心律失常診斷標準[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有關心悸的診斷標準[2]:①患者自覺心跳異常,呈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心慌不安;②胸悶氣短,頭暈乏力,心煩寐差;③舌淡紅少苔,可見結、代、緩、遲等各種脈象;④誘發(fā)因素常見心勞體倦,精神緊張,過度煙酒,服藥不當等;⑤常規(guī)心電圖、24 h動態(tài)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有助于確定診斷。
1.3 納入標準①年齡60~90歲;②符合西醫(yī)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診斷標準;③符合中醫(yī)心悸病診斷,以氣虛血瘀證為主證。
1.4 排除標準①急性冠脈綜合征、急性心力衰竭及肝腎功能異常者;②合并傳染性疾病、精神疾病、腫瘤者;③嚴重的惡性心律失常者(如嚴重房室傳導阻滯、有RonT現象及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等);④其他證型的患者。
1.5 治療方法對照組: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美西律100 mg,每日3次,口服,共8周。治療組:選擇氣虛血瘀型心悸病室性早搏患者,治療藥物:隆力福膠囊(閩藥制字Z20140001,生產企業(yè):南平市人民醫(yī)院)2粒,每日3次口服,共8周。隆力福膠囊主要藥物組成:西洋參、三七、冬蟲夏草、絞股藍。
1.6 觀察指標
1.6.1 療效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心悸的療效標準[2]:①顯效:心悸、胸悶氣短、頭暈癥狀消失,動態(tài)心電圖提示室性早搏消失或總數減少≥70%;②有效:心悸、胸悶氣短、頭暈癥狀改善,動態(tài)心電圖提示室性早搏總數減少≥50%;③無效:心悸、胸悶氣短、頭暈癥狀無改善,動態(tài)心電圖提示室性早搏總數無變化或者增加??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2 安全性觀測①每周隨訪至少1次的心率、心律、血壓等一般體格檢查項目。②查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肌酶譜、常規(guī)心電圖、24 h動態(tài)心電圖,治療前后至少各查1次。
1.7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軟件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服從正態(tài)分布,用t檢驗,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用秩和檢驗。
2.1 2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2.0%,高于對照組86.0%,但組間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后24 h動態(tài)心電圖療效比較統(tǒng)計治療前后的24 h動態(tài)心電圖(Holter)室性早搏的總數進行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88.0%,高于對照組84.0%,但組間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后24 h動態(tài)心電圖療效比較 (例,%)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2組治療前的中醫(yī)證候積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治療后2組的心悸、胸悶氣短、頭暈證候積分進行比較,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例,
2.4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治療組發(fā)現2例口干癥狀,自行緩解,未發(fā)現其他不良反應;對照組發(fā)現5例輕度肢體震顫,2例有輕微惡心,3例有輕微眩暈,經減量后恢復正常,統(tǒng)計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0.0%;治療組和對照組比較均未發(fā)現明顯的血壓異常、嚴重心律失常及生化指標異常。
室性早搏屬中醫(yī)學“心悸”范疇。病名首見于《傷寒論》177條“脈結代,心動悸”。心悸病因常由于體質虛弱,飲食勞倦,七情所傷,感受外邪及藥食不當等。病機為陰陽氣血虛損,心失所養(yǎng),或痰飲火瘀擾亂心神,心神不寧。治療原則當辨陰陽虛實,虛癥以滋陰溫陽、補氣養(yǎng)血,實證以祛痰、化飲、清火、行瘀。
該研究組為老年患者,臨床中常見本虛標實證,以氣虛血瘀為主,以益氣活血為通用治法。隆力福膠囊主要藥物成分為:西洋參、三七、冬蟲夏草、絞股藍。君藥西洋參藥性偏涼,能補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能扶正安神止悸;臣藥三七藥性偏溫,功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能化瘀生新,化瘀不傷正,助君藥通瘀止悸;佐藥冬蟲夏草藥性溫,補腎益肺,止血化痰,為理虛的名貴中藥,有助于增強君藥補益之功;使藥絞股藍藥性偏寒,能益氣健脾,顧護脾胃后天之本,制衡三七之熱性,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定悸復脈功效。該制劑藥物組合體現了“補其不足,損其有余”的中醫(yī)治則,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從而使心律復常。其組方精煉,單藥作用突出,合用增效減毒,通過超微細顆粒制作工藝,有效促進吸收,減少藥物浪費,降低藥物成本,利于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
分析隆力福膠囊中主要藥物的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三七的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甙,其對心臟電生理的主要作用為延長希浦系統(tǒng)的不應期,提高心室肌細胞不應期的均一性而消除折返,延長折返激動波波長而終止折返,同時能增加冠脈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和緩解心絞痛作用[3];人參皂甙是通過多個靶點起作用的,可能主要是鈣離子拮抗劑,其次是對Km通道的開放調節(jié)作用,清除氧自由基,增加NO的產生以及膜穩(wěn)定劑等多個靶點起作用,而且各個機制之間相互促進、相互關聯[4];絞股藍的提取物能抗心律失常和降低心肌細胞的自律性,延長不應期,保護細胞膜上Na+-K+-ATP酶等功能[5];冬蟲夏草能使心律失常發(fā)生時離子紊亂趨于正常,多通道間維持平衡,且具有正性肌力的作用[6]。從以上單藥藥理研究可以發(fā)現在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突出的功效,主要表現為多個離子通道的阻滯作用,延長心肌的不應期,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冠脈血供等作用,體現為多靶點的作用機制特點,多藥組合發(fā)揮協同作用。
通過此次臨床運用觀察和數據統(tǒng)計分析,隆力福對減少各種類型的室性早搏2組都具有療效,減少室性早搏的數量也具有療效,但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不具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隆力福對改善中醫(yī)證候方面,治療組比較對照組具有優(yōu)勢,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分析可能原因為隆力福為多味作用獨特的中藥組合而成,能改善心臟電生理傳導功能,有效消除折返激動,抑制室性早搏,又具有改善心肌能量代謝和改善冠脈血流作用。能改善入組患者的多組臨床癥狀,從治療整體觀上表現出了較好的綜合治療康復作用。安全性方面,治療組未顯示出明顯的不良作用,對照組存在一定的不良作用。2組觀察期內的實驗室檢查并未體現出統(tǒng)計學差異。
通過以上臨床觀察研究表明了隆力福膠囊在治療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且具有更多的臨床獲益,值得進一步加大臨床研究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