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
湘潭縣中醫(yī)醫(yī)院藥劑科,湖南湘潭 411228
隨著中藥現(xiàn)代化的日益發(fā)展,需盡可能地與其他科學技術領域進行有機結合,為中藥炮制尋找有效的途徑。首先,使用新的設施設備對中藥材展開炮制,傳統(tǒng)的雞內金在臨床上的使用有兩種,即生雞內金和炒熟的雞內金。在炒制過程中,使用的是沙炒,沙子不易去除干凈。而張興國等人采用遠紅外線以及微波爐對雞內金進行炮制,加熱速度不僅快,還干凈,殺菌效果也十分理想。傳統(tǒng)對珍珠的炮制是通過豆?jié){加水進行煮制[1],然后搗碎研制成粉晾干,而相關學者將珍珠洗凈之后放到豆腐中,使用高壓鍋煮制,大大縮短了熬制的時間。其次,使用新的工藝對中藥材展開炮制, 乳香傳統(tǒng)的炮制方法火候不易控制[2],雜質去除不干凈而且容易形成團狀,不易打粉,經(jīng)過相關學者對其炮制工藝進行改造之后,即保障了乳香的藥效,又能夠將雜質去除干凈,保證了出品率。 最后,還采用了輔料不同制法或者更換輔料的方法對中藥材的炮制進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醋制元胡過程中,醋酸與元胡中的生物堿結合物十分容易溶于水[3],而且也容易在煎制的過程中將其煎出,如果采用拌制,則能夠很好地解決此問題。
廣東嶺南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qū),而且日照時間較長,使得嶺南地域形成了致病邪氣的特點,嶺南人一般都具有氣陰兩虛、濕熱、痰濕等體質[4]。 為了根據(jù)當?shù)鬲毺氐牡乩憝h(huán)境,符合當?shù)氐臍夂蛞约爸嗅t(yī)辨證實施治療的需求,創(chuàng)建處理獨具廣東嶺南特色的中藥炮制特色技術體系,即以蒸為主的中藥炮制方法以及技術。
①對鹿茸薄片進行蒸的技術手段[5]。 使用明火將鹿茸表面的茸毛燒干凈,在使用刀片刮凈茸毛殘留部分,然后使用30°米酒對鹿茸實施浸泡,直至軟化,再將用棉布包裹的鹿茸放入鍋內蒸50 min 左右后,取出晾涼,進行捶打、縱向切割、拼接、再蒸30 min 左右,如此反復,直至鹿茸硬度適中為止,進行最后的切割、陰干或者低溫干燥,鹿茸炮制結束。鹿茸性溫,味甘、咸,氣味微腥,質地硬而脆,歸于腎、肝經(jīng),臨床一般用于血液病、腎陽虛損、精血不足癥[6]。 ②對陳皮進行蒸的技術手段。 取干凈的陳皮,將其進行濕潤處理后,放入蒸鍋蒸3~4 h,?;饜?2 h,將其取出后進行切絲處理,進行低溫干燥,至此陳皮炮制結束。 經(jīng)過炮制之后的陳皮質地較硬,表面呈現(xiàn)棕紅褐色,有一種淡淡的清香。陳皮中的苦能瀉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只有收藏3 年以上才稱之為陳皮。對陳皮進行蒸之后,不僅能夠減少陳皮的燥烈性,與此同時,還能夠幫助其殺菌防霉,為陳皮的質量提供保障。③對四制益母草進行蒸的技術手段。取干凈的益母草,與鹽、醋、姜和酒混合液進行均勻的攪拌,直至益母草將混合液體都吸收之后,進行蒸大約2 h,然后取出曬干,益母草的炮制結束。 益母草、鹽、醋、姜、酒的比例為50:1:5:5:5,其中姜需要進行榨汁處理。 四制益母草主要有活血祛瘀、調節(jié)月經(jīng)、消除水腫的功效[7],目前臨床一般將四制益母草應用于治療女性的月經(jīng)不調、尿血等癥。 ④對甘草泡蜂房進行蒸的技術手段。 選取干凈的蜂房,加入已經(jīng)熬制好的熱甘草湯進行浸泡,將蜂房泡透之后,取出晾干即可,其中蜂房與甘草的比例為5:1,經(jīng)過甘草汁浸泡之后的蜂房,在一定程度上有緩解毒性的作用。
貴州省具有十分豐富的中醫(yī)中藥資源,其對中藥進行炮制的技術特點是:①對中藥飲片的色澤、類型十分的重視,而且質地比較硬的中藥均需要進行切片處理,例如:馬錢子、檀香、川木香等。 ②對中藥材進行麩炒處理,根據(jù)不同的藥材采取不同的麩炒方法,例如:牛膝、白芍、續(xù)斷等藥材需要采用酒潤麩炒;三棱等中藥材需要采用醋潤麩炒;知母、桑螵蛸等中藥材需要采用鹽潤麩炒;而冬瓜子、桑枝、烏藥等中藥材只需要進行麩炒即可。③部分中藥飲片需要進行特殊的炮制,例如:土炒白術、酒洗大黃、沙燙白扁豆等[8]。貴州除了對普通的中藥材進行炮制之外,還存在對于苗藥的加工炮制技術手段,相對來說,苗藥的加工炮制方法十分簡單,而且使用的輔料也比較少,苗藥主要是為了去除毒性、減少毒性藥材進行合適的加工處理,主要是通過開水淋燙、酒或者醋進行泡制、石灰水浸泡法等,而對于普通的中藥材采用漂洗、浸泡、炙、炒、蒸、煮等炮制方法。
湖湘地處丘陵,四季分明,湖湘對中藥材的炮制雖然受到了樟樹幫的影響,但是由于湖湘人民的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得對中藥炮制曾出現(xiàn)了多個幫派,例如:長沙幫、寶慶幫等[9]。 但是隨著我國對中藥材的逐步統(tǒng)一,使得“幫”的流派逐漸消失,而對于中藥材的經(jīng)營處理均形成了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店面。湖南對中藥材的炮制是嚴格按照炮制規(guī)范進行的,經(jīng)過凈、切、炮三個環(huán)節(jié),而且針對不同的中藥材采用的凈制手段也是不同的。
①湖湘對乳香、沒藥采取吸附去油的方法進行特色炮制。 對于這兩種中藥材傳統(tǒng)的炮制方法是通過醋制,即選取干凈的中藥材,放在鍋中,使用中火進行翻炒,直至中藥材表面有稍微的熔化時,進行噴醋,再繼續(xù)翻炒,直至中藥材表面出現(xiàn)油漬, 同時有藥香溢出時出鍋攤晾,炮制結束。但是,在對這兩味中藥材進行翻炒的過程中很容易將其全部熔融,形成一大塊,在冷卻之后,要想進行打粉是十分困難的, 而且在進行炮制的過程中,很容易破壞環(huán)境。 對中藥材進行炮制, 而是通過搗碎、過濾、烤制、冷卻等步驟,形成的中藥粉末呈現(xiàn)黃白色,而且制成率比較高,炮制過程中不會對環(huán)境產生負面影響,操作又十分簡單便捷。 ②對鱉甲、龜甲等采取蒸前泡透的炮制方法。 用沸水對鱉甲、龜板進行蒸45 min 左右,再放入熱水中,將皮肉去除掉之后,洗凈再進行干燥處理。 但是,在進行蒸之前,不能夠將筋膜、殘肉等處理掉,因為筋膜、殘肉已經(jīng)十分干燥,很難處理,而且部分筋膜、殘肉在蒸透之后,其韌性依舊很強。 因此,湖湘對于此類中藥的炮制一般都是先用2%的食用堿水泡透之后在進行蒸制,對筋膜、殘肉一次性去除干凈[10]。
湖湘對中藥材的炮制上,不僅十分重視藥性以及傳統(tǒng)的炮制方法,對于中藥材的品相、味道等都十分注重,避免患者對中藥材產生抗拒的心理。
江西主要以樟樹炮制過程最為特殊,也是最能夠代表江西中藥炮制特色技術。
①其炮制所需要使用的工具種類相對于其他地區(qū)的要多,而且具有自己的獨特性,例如:片刀、搗藥器、鍘刀、壓板等,其中片刀與鍘刀的面積比較下,而且刀鋒又十分的鋒利,被稱之為“樟刀”[11]。 ②江西對于中藥材的炮制過程以及制作工藝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樟樹飲片在進行炮制過程中,除了繼承傳統(tǒng)的中藥炮制工藝技術之外,對于藥材的選取十分講究,切制十分精細,對于藥材的潤制又十分到位,使得樟樹飲片的外形比較美觀,也減少了對藥材的損耗。 江西在進行中藥炮制的過程中,對于洗藥十分注重,既要結合季節(jié)氣候的因素,還要對藥材本身的質地十分了解。 在夏季與秋季的時候,氣溫比較高,將藥材放入水中清洗的時間不應過長;春季與冬季的氣溫較低,對藥材進行水洗的時候,應適當加長沖洗時間。除此之外,如果藥材質地比較硬,那么沖洗的時間也應適當加長,如果藥材的質地比較軟,那么進行沖洗的時間就不應過長。 ③江西對于中藥炮制過程中,輔料的選取十分講究、嚴格,其輔料主要有豆腐、紅糖、鹽水、酒、醋、膽汁、羊脂油、童便等[12]。 樟樹幫在選取酒進行炮制藥材時,一般都選取當?shù)孛啤?如果進行酒炒的話,多數(shù)選取糯米甜酒;如果使用酒進行沖洗藥材的話,多數(shù)選用白酒;如果使用酒進行蒸制藥材的話,多數(shù)選用封缸酒;除了對酒的選取比較講究以外,還有蜜炙選用的是橙花蜜汁等,進一步反映了樟樹幫對于中藥炮制輔料選取的慎重講究。
云南傣藥具有大約兩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不僅受到了古印度在醫(yī)學上的影響,還與“四塔”即風、火、水、土,“五蘊”即色、想、識、受、行相結合[13],形成了獨具傣族民族特色的醫(yī)藥理論體系。傣醫(yī)在使用藥物的種類大約有1000 多種,包含植物類傣藥有94 味、動物類傣藥有兩味、礦物類的傣藥有8 味,但是傣醫(yī)最常使用的藥物是植物類藥物。 傣藥在進行炮制的過程中基本有:用明火烤制、將藥材進行晾曬、進行酒制藥材、炒和煮藥材等,由于傣藥可以煮制,因此傣族人經(jīng)常將藥材制成藥茶每天進行引用,例如:將光冒呆通過炒制,在使用開水浸泡,形成茶飲,每天引用,具有續(xù)筋接骨、活血祛風的功效。 傣藥一般對中藥材采取的炮制方法是研磨,一般情況下都是用于對具有解毒功效以及用于急救用藥的炮制[14]。傣藥一般是根據(jù)病情選擇炮制的方法的。例如:選擇表面比較粗糙的鵝卵石或者磨石,選取冷開水、糖水、白酒等輔料中的一種進行磨汁,外敷和內服皆可。
新疆對于中藥材的叫法是維藥,它也是我國四種具有民族特色的中藥之一[15]。
在對維藥中藥材進行炮制的研究過程中,主要是根據(jù)維吾爾中醫(yī)藥學的基本理論、辨證醫(yī)治等,依據(jù)中成藥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的中藥材形成的具有不同用途的處方需求、中藥材的特性等,對中藥材選取不同的適合該藥材的炮制方法與技術進行炮制[16]。 而對其中藥材進行炮制的依據(jù)便是該中藥材所具有的特殊藥性、毒性和功效作用等,在進行炮制的過程中,還需要選擇適合該藥材的輔料,來緩解該味中藥材的干熱、濕寒等藥性,如果這種中藥材中含有毒性,則需要選取合適的輔料與炮制技術對其實施減毒、祛毒等環(huán)節(jié)炮制。 對于維藥來說,從古至今一直在延續(xù)使用中藥材炮制方法便是將中藥材進行搗碎、切割、沖洗處理等程序,將藥物的體積減小以后泡水服用,之后維藥的炮制方法又增加了煅燒、艾科麥提法等,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目前維藥的炮制方法已經(jīng)有很多種了,例如:炙、發(fā)酵等。 在進行炮制過程中,維藥在進行藥物炮制的過程中,經(jīng)常選用的輔料有:面粉、黃油、雞蛋清、代赭石等[17]。
藏藥也是四大民族醫(yī)藥之一,而且藏藥進行炮制的目的有三:①為了去除或者降低藥材的毒副作用,防止患者服用藥材之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例如:狼毒、水銀等,這些藥材如果不加以炮制的話,一經(jīng)使用之后,則會威脅人的生命安全,經(jīng)過炮制之后,不僅降低了毒副作用,還去除藥物的異味。 ②為了增強藥材治療疾病的效果。 在藥物進入人體內,需要通過轉化、運輸,才能夠到達體內的各個組織器官以及病灶處,而經(jīng)過炮制的藥物,還可以產生不同的功能效果,例如:寒水石[18],如果經(jīng)過煅造之后,則發(fā)揮的是其熱的藥效;如果采用奶制,則適應的是寒熱交替的癥狀;如果采用水制,則發(fā)揮的是其寒的藥效。③為了改變藥物原有的性味。例如:荊芥生用祛風解表,炒制之后使用則是止血。
藏藥的炮制工藝與中藥的炮制技術工藝也是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獨屬于藏藥的特色炮制技術便是通過間接的煅造之后直接入藥使用[19],這種炮制手段僅限于純金屬與礦物質,這是在中藥炮制過程中十分少見的炮制方法。 但是經(jīng)過炮制后的藏藥療效卻是十分顯著的,而且民族特色十分明顯。
對于蒙醫(yī)醫(yī)學來說,也有著十分悠久的發(fā)展和應用歷史,不僅對中藥、藏醫(yī)的比較良好的、先進的經(jīng)驗進行采納吸收,還與自身的民族特色、地域環(huán)境進行有機結合,形成獨具本民族特色的醫(yī)藥學體系。
①對馬錢子進行炮制[20],選取的輔料是酸牛奶。 使用比較弱的火候,將馬錢子放進酸牛奶中煎煮2 h 左右,取出后將其表面的絨毛去除干凈。其中馬錢子與酸牛奶的比例是2 kg:1 L。 ②對珍珠進行炮制,選取的輔料是牛奶。 將珍珠砸成大小比較均勻的塊狀,并將其放入到牛奶中熬煮4~6 h 之后,從牛奶中將珍珠取出晾干,炮制結束。③對草烏進行炮制[21],選取的輔料是訶子湯。要將草烏放在訶子湯之中,形成完全浸泡,時間要在2~3 d左右,每天換湯一次,浸泡結束后晾干便可以了。其中草烏與訶子湯的比例是2:1。④使用黃油制蓽茇。需要將蓽茇碾碎研制成粉,在放入黃油之中,采用文火煮30 min 左右,取出晾干便可以了。其中,蓽茇與黃油的比例是10 kg:3 L。⑤加熱制水銀[22]。 需要先將鐵鍋表面都使用山羊油涂抹一遍,然后選取比例數(shù)量相同的水銀和硫磺,并將二者一同倒入已經(jīng)準備好的鍋中,進行快速加熱翻炒,直到呈現(xiàn)出黏稠狀的時,?;鸱瓌?,晾涼直至變稀,再加熱翻炒,多次重復之后,將其晾涼,使其凝結后的斷面呈現(xiàn)天藍色為準,炮制結束。⑥制大蒜[23]。 也就是去除表皮與根部,放入密閉的容器中采用明火將蒜燒成炭狀,晾干后便可入藥。
在實際的發(fā)展過程中,可以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民俗習慣、地域特色的中藥炮制技術,實施專項的保護措施,通過科學的技術設立專項,對各個地區(qū)的中藥材炮制特色技術的傳承,采取系統(tǒng)化、綜合化的管理與研究,發(fā)掘其中炮制過程的理論、采用的工藝以及實現(xiàn)的路徑。 通過對中藥材炮制過程的分析與發(fā)掘,總結其中對中藥材的炮制規(guī)律和特點,也就是什么類型的中藥材需要采用什么方法炮制,這種炮制方法的特點是什么,存在著哪些優(yōu)勢以及缺點。 除此之外,不僅要對中藥材炮制技術的傳承者進行大力培養(yǎng),還要加大對中藥材炮制的資料進行收集的力度,例如:對中藥材炮制理論的研究、對中藥材炮制的方法、對中藥材培養(yǎng)基地的考察等各種資料。而且有關部門還可以針對中藥材炮制技術建立一個專屬平臺,以供中醫(yī)藥愛好者進行學習和參考,這個平臺系統(tǒng)還可以對中藥材的培養(yǎng)地區(qū)、各地域的炮制特色進一步的挖掘,為中藥材炮制特色技術的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藥炮制是具有悠久歷史而且十分神奇的技術,所以文章通過廣東、貴州、湖南、江西、云南傣藥、新疆、藏藥、內蒙古蒙藥八個地域,對中藥炮制技術進行闡述分析,并從中學習相關的炮制技術理論以及中藥的理論知識,從中可以充分地了解到我國中醫(yī)中藥悠久的發(fā)展歷程,以及中醫(yī)炮制技術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過程,除此之外,還有各地區(qū)自己的特色、文化習慣等,而且使用工具也各不相同,每個地區(qū)在中藥炮制技術以及醫(yī)藥知識上,不僅擁有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還具有自己對中藥材的炮制手段。因此,對于我國中藥炮制特色技術來說,要想發(fā)展的更加長久,便不能夠離開傳承與繼承。所以,現(xiàn)代化的中藥炮制技術應加深對傳統(tǒng)的中藥炮制技術的發(fā)掘、整合與傳承,盡最大限度地保留住優(yōu)質的部分,將程序繁瑣的部分以及存在不良影響的部分摒除掉,在與現(xiàn)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工藝、設施設備進行有機結合,優(yōu)化對中藥材的炮制過程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