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冰
黑龍江省農(nóng)墾總局總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8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炎癥性病變,導致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礙和周身癥狀性的疾病,是以兒童和青少年較為常見[1]。一般采取對癥治療、支持療法,減輕心臟負擔;給予護理干預,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臨床效果顯著,現(xiàn)具體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間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兒68例,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1歲~12歲,平均年齡(5.0±2.5)歲;疾病誘因:上呼吸道感染17例,腹瀉15例,誘因不明2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17例,年齡1.6歲~10歲,平均年齡(5.6±3.5)歲;疾病誘因:上呼吸道感染16例,腹瀉16例,誘因不明2例。兩組比較基本情況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備可比性。
1.2護理措施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做好基礎護理工作,給予用藥護理和健康指導工作。
觀察組采取有效綜合護理干預工作,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對尿量、精神意識、皮膚、粘膜顏色進行觀察,注意呼吸困難、咳嗽、疲勞、水腫、肺濕啰音等表現(xiàn),活動中密切監(jiān)測心率、心律、血壓的變化?;顒雍笕绯霈F(xiàn)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等癥狀,應停止活動,以限制最大活動量。超過一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會有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因此,應在急性期進行心電圖監(jiān)測。注意心率、心律和心電圖的變化。同時,應準備好搶救工具和藥品。一旦發(fā)生嚴重心律失常,應立即按醫(yī)囑給予抗心律失常藥物或臨時起搏和電復律[2]。
1.2.2休息與飲食 干預急性期臥床休息至發(fā)熱消退后3~4周,隨著心功能的恢復,活動逐漸增強。營造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合理安排兒童的休息時間,保證兒童的睡眠時間。進低鹽、低脂飲食,減少水分攝入,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1.2.3并發(fā)癥觀察及護理 干預觀察小兒胸悶情況,注意誘發(fā)和緩解因素,必要時給予吸氧。根據(jù)醫(yī)生的建議,給予心肌營養(yǎng)藥物以促進心肌的正?;謴汀I倩顒?,多休息。控制輸注速度和輸注總量,減輕心肌負擔。要注意心律失常的發(fā)生和危險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如頻繁的室性早搏、多源性室性早搏、房顫等。一旦發(fā)生,應及時通知醫(yī)生并給予相應的治療。
1.2.4急救物品 準備準備好各種急救藥品和用品。急救車內(nèi)藥品齊全,處于待命狀態(tài),除顫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袋、人工輔助呼吸器等處于應激狀態(tài),應固定放置,并由專人檢查,以備緊急使用[3]。
1.2.5心理護理 干預向患兒及其家屬講解病情和治療方案,講解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引導正確飲食、休息、活動,保持大便通暢,減少焦慮和恐懼,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促進疾病康復。
2.1對兩組患兒治療依從性進行對比 對照組34例,無抵觸13例(38.24%),輕微抵觸14例(41.18%),明顯抵觸7例(20.59%),治療依從性79.41%;觀察組34例,無抵觸16例(47.06%),輕微抵觸16例(47.06%),明顯抵觸2例(5.88%),治療依從性94.12%;觀察組治療依從性為94.1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41%,兩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對兩組患兒及家庭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 對照組34例,非常滿意13例(38.24%),滿意12例(5.88%),不滿意9例(26.47%),護理滿意度73.53%;觀察組34例,非常滿意18例(52.94%),滿意15例(44.12%),不滿意1例(2.94%),護理滿意度97.06%;觀察組總護理滿意度為97.0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53%,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3對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及并發(fā)癥情況進行對比 對照組34例,顯效16例(47.06%),有效10例(29.41%),無效8例(23.53%),總有效率76.47%;發(fā)生并發(fā)癥6例(心力衰竭3例,心律失常2例,心源性休克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65%;觀察組34例,顯效19例(55.88%),有效14例(41.18%),無效2例(5.88%),總有效率94.12%;發(fā)生并發(fā)癥2例(心力衰竭1例,心律失常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88%;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12%明顯高于對照組組的76.47%,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組5.8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65%,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病毒性心肌炎臨床表現(xiàn)輕重不一,多采用綜合性治療,治療中,一般常規(guī)護理已不能滿足患兒對疾病治療的要求,采取有效的綜合護理干預,注意患兒的病情觀察,給予休息、飲食及日常護理需求[4],以提高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中,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工作,臨床治療效果的總有效率、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更高分別為94.12%、94.12%和97.06%;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更低。
對小兒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療期間給予護理干預,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患兒治療的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