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業(yè)成
有人把那些言過其實的歌功頌德稱之為“活著聽悼詞”,有道是追悼會上無壞人。悼詞就是這樣一個文種,滿篇都是頌揚,除了豐功偉績,便是德藝雙馨。人去世了,送他最后一程,說點漂亮話,倒也無妨??蓪τ诨钊耍晃兜馗韫灥缕鋵嵟c念悼詞咒其早死無異。
我坐單位班車上班,班車上人們議論最多的是我們單位領導如何“英明”,有時夸領導達到熱烈而喧鬧的程度,班車成了夸領導沙龍。實際上大家心里都清楚,領導并沒有那么好,有些人“迫切”想進步,便做了“領導好”的輿論工具。還有很多人也想進步,所以隨聲附和。
如果只有巴結領導才有出路的話,對領導的歌功頌德只會一浪高過一浪并最終成為一種病態(tài):罔顧事實,不講是非。比如,一個人一旦坐上某一個位子,立刻德、能、才全方位升華了,官升一級,才高一丈,德高八尺,打個噴嚏都是“重要講話”,空話套話里還能找出“關鍵詞”。
為什么要把權力“關在籠子里”?這是把權力視為“獸”,獅子老虎在遠離人群的叢林里,無須籠子和鎖鏈,如果在動物園或我們身邊,必須關牢它。
犯上
何種人會犯上呢?先說第一種,這種人背后的靠山一定比領導硬,所以他敢犯上。犯上的后果不被穿小鞋,不會遭報復,反而提高自己的身價,讓身邊的人敬重,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贏家。這種人往往沒有什么才能,不堪重用,偏又自負,仗著自己有靠山,就才高八斗啦,在單位里亂點亂說。領導對付這種人自有辦法,就是置之不理,你犯我,我不犯你,你無內涵,我有老狐貍經。
第二種犯上的人是要在單位里“耍存在感”,他們是被邊緣化甚至被領導遺忘的人,升官無門,好處無望,不被領導待見,干脆攪局。他老是挑刺,戳領導的漏,把好多捂著蓋著的事給挑破了,讓領導在單位里很沒面子,直接挑戰(zhàn)領導的權威。這類犯上,不是出于什么正義,他們很容易被招安,很簡單,只要領導正眼看他一眼,他一轉身就變成領導的鐵桿擁護者??上н@些人永遠得不到這樣的機會,領導對這些人有一種骨子里的仇視和蔑視。
第三種犯上就是敢和領導叫板,這一種往往是被領導逼到墻角,升職無望的人。如果不換領導,他們到老都沒有出頭之日,只能在單位里熬。犯上無非是出一口氣,這口氣不出,一個人就無法再正常呼吸。我從前呆過一個單位,副職與正職不睦,在一次職工全員大會上,一正一副挨坐在主席臺上,臺下是單位幾百號人,兩個在臺上頂撞起來,副職占了上風,正職顯得很穩(wěn)重,臺下的人都隱隱感到副職不妙。果然,不出一個月,副職被調出了這個單位。
最后一種就是不顧個人得失一身正氣的人,如果這樣有膽氣和正氣的人多一些,那些身在權位的人就會有所顧忌。下級本是弱勢,靠的是正氣和正義壯膽,如果正氣和正義得不到伸張,犯上只能碰墻。
王玉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