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四
摘 ?要:鐵人三項是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在2000年成為奧運會項目,屬于新興的運動競賽,近年來,鐵人三項受到越來越多的專業(yè)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的歡迎,尤其是跑步這一環(huán)節(jié),展現(xiàn)出參與者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可以說鐵人三項的運動價值和運動精神已經遠遠勝過了比賽的輸贏,基于此,本文主要通過鐵人三項中跑步的重要性入手,給出跑步注意事項和建議。
關鍵字:鐵人三項;跑步;重要性;建議
鐵人三項又叫做三項全能,起源于美國,由游泳、公路自行車、長跑三種體育項目組成,鐵人三項賽事是運動技巧和耐力的雙重考驗,尤其是跑步這一項目,如果不能掌握準確掌握跑步技巧和相應的防護措施,不僅會影響本次比賽成績,還會給運動員自身帶來損傷,長此以往造成身體運動機能的虧損。因此,要意識到鐵人三項運動的重要性,利用科學的方法來訓練。
一、鐵人三項中跑步的重要性
(一)鐵人三項中跑步的特殊性
鐵人三項中長跑與其他普通的長跑有很大不同,普通長跑在跑步之前會做好充足的準備活動,但是鐵人三項長跑是在經歷了游泳和騎行項目,運動員消耗了大量的體力之后才進行的,二者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由于賽事要求運動員在三種項目之間不能停頓,一項比賽完成之后就要馬上進入下一項運動中,所以在比賽中要采取勻速策略,以此來節(jié)省體力,降低消耗。
(二)鐵人三項中跑步的重要意義
通過開展鐵人三項跑步項目,可以構建新型體能訓練創(chuàng)新體系,幫助運動員塑造健康的體魄,改善身體的各項機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抵御疾病侵襲,同時還能提高運動員的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提升體育運動員的健康水平[1]。其次,堅持鐵人三項跑步訓練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如果仔細觀察跑步運動員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身形基本都屬于精瘦型,經常利用下肢會使得運動員腿部粗壯,腰部較細,動用全身的脂肪會讓肌肉中蛋白質含量占比高,從而增強免疫力,此外,鐵人三項跑步運動屬于室外運動,經常在室外環(huán)境下鍛煉會讓人保持良好心態(tài),在保證情緒飽滿的同時還能鍛煉其意志力。
二、鐵人三項中跑步成績的影響因素
(一)身體形態(tài)
在我國《田徑教學訓練大綱》中,對于跑步項目運動員的形態(tài)特征定義為干瘦、腿長、骨盆小、身材勻稱、體輕、跟腱明顯、足弓較大,男子克托萊指數(shù)達到352,身高在177厘米以上最佳,體重62公斤左右,女子克托萊指數(shù)達到315,身高在166以上最佳,體重52公斤左右,越接近這種理想模型的形態(tài),身體條件越好,經過系統(tǒng)的訓練之后就更容易獲得好成績[2]。但是身高優(yōu)勢并不是絕對的,有些運動員偏高或偏矮,在速度和力量上更有優(yōu)勢,身體也較為靈活。
(二)身體機能
除了先天性的跑步優(yōu)勢,后天的身體機能培養(yǎng)也能提高運動員的跑步成績。首先從內部生理指標來講,最大攝氧量、紅細胞數(shù)量、肺活量、紅細胞壓積指標等都會成為鐵人三項跑步成績的制約因素,此外,個體無氧閾、心率、骨骼肌、心肌細胞線鉸體數(shù)量也與跑步成績密切相關,如果這些身體機能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的話,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的耐力、速度、靈活性、柔韌性和平衡性,因此,在跑步訓練中,要以上述指標為參考,提升體能素質。
三、鐵人三項運動中跑步項目的正確訓練方法
(一)基本訓練方法
想要提升鐵人三項跑步成績就要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本文以組合訓練法為例,組合訓練法是指運動員根據(jù)自己現(xiàn)有水平和內在身體機能素質,運用訓練學、生理學等相關原理,將單一訓練進行簡單疊加,根據(jù)間接或者交叉的組合方式,周期性地訓練,訓練過程中將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相結合,加強各項身體機能素質,提升跑步速度和力量[3]。組合訓練中常見的訓練方法是一般耐力訓練+柔韌性訓練+短距離速度訓練,或者采用一般耐力訓練+專項速度訓練,也可以采用一般耐力訓練+專項耐力訓練+速度耐力訓練等多種方式。
(二)十公里跑步訓練方法
鐵人三項運動中的跑步項目在奧運會上公路公里是10公里,運動員在前期經過基本訓練,中期應該加大訓練強度,加大負荷,不能只采用單一的練習方式,而是要以訓練要素為基本,比如速度練習或耐力練習,持續(xù)性、間歇性集中訓練上肢、下肢力量、核心力量,利用抗阻練習提高肌力,通過等張訓練、等長訓練、等速訓練,增加運動肌群的核心力量,發(fā)展肌肉收縮速度的最大力量,也可以采取不同的跑步方式,比如速配跑、中長跑、長跑、間歇跑、變速跑、跑坡等鍛煉腳踝關節(jié)的柔韌性、保證身體乳酸濃度、刺激糖酵解供能力,以此來促進運動員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度等協(xié)同發(fā)展,
四、鐵人三項運動中跑步項目訓練中的防護措施
在訓練過程中,如果沒有采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或者訓練難度、強度過大的話,會引起肢體不同程度的損傷,本文以常見的下肢損傷為例。在訓練過程中如果刺激下肢過于頻繁,又沒有采取交叉循環(huán)的方式練習,就會導致運動員下肢處于長時間超負荷刺激狀態(tài),導致膝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受損,連接處軟組織發(fā)生病變,因此要下肢肌肉群協(xié)同訓練,分散下肢的疲勞刺激;當發(fā)現(xiàn)小腿骨骼損傷時,要用彈力性護具保護疼痛部位,并及時調整練習內容,也可以利用藥物敷貼等方式進行康復治療;如果發(fā)現(xiàn)關節(jié)損傷,運動員就要根據(jù)實際狀況調整訓練周期和訓練內容,可以暫時將訓練場地從公路轉移到塑膠跑道,以運動量為主要訓練內容,必要時要進入休整期,緩解下肢關節(jié)損傷。
結束語:在鐵人三項比賽項目中,跑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鐵人三項的最后一個比賽項目,運動員要想取得最終的勝利就要從通過平時的訓練,加強體能,提高身體機能,通過組合訓練方式,鍛煉肌肉收縮速度,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耐力和速度,但是在訓練過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過于刺激下肢擺動頻率,應該科學訓練,增加運動肌肉群的核心力量,以此來促進運動員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度等協(xié)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陶燾,溫偉,楊勝. 關于鐵人三項運動體能訓練方法之探討(一)[J]. 田徑,2018,000(001):33-37.
[2] 魏振展(Chen-Chan Wei). 短期呼吸肌訓練介入對鐵人三項選手身體組成與運動表現(xiàn)之影響[J]. 運動研究,2018,27(2):37-51.
[3] 李天義,徐琳,徐盛嘉. 影響跑步運動耐力的生理學與生物力學因素[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v.24;No.913(20):130-137.
(山西農業(yè)大學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