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燕華
小寒過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氣溫下降,感冒病號明顯增多,尤其是孩子。一般來說,孩子只要精神很好,能玩能吃,應該就沒有大問題,但是感冒常常有些煩心的癥狀,下面我們就教媽媽們幾個應對方法。
鼻塞——
搓搓耳朵能緩解
當孩子感冒時,家長要隨時摸摸孩子的小手。如果孩子的手冷,說明受涼了,要及時添加衣服,多喝一些溫開水。如果孩子的小手仍然不暖和,就要及時采取以下方法:
1.不到1歲的寶寶喝紅糖水。紅糖水性溫,可以祛寒。
2.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在紅糖水里加一片一元錢硬幣大小的生姜,3歲以上切兩片。
3.晚上臨睡前給孩子用溫水泡泡腳,直到孩子的額頭微微出點汗。泡完小腳后,多喝些溫開水,盡早上床休息。
4.上床后可隔著衣服在孩子的背部上下搓,將背部搓熱也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如果孩子有輕微的鼻塞,可將他的小耳朵搓搓紅,這對治療鼻塞效果也很好。
咳嗽——
幫孩子把痰咳出來
小兒咳嗽的最大問題是不會咳痰吐痰,許多時候咳不出來,反復干噎,就會把自己弄惡心,吐了。這時候家長往往很著急,抱起孩子就走,到了醫(yī)院告訴醫(yī)生孩子嘔吐。其實家長不用著急,這是孩子的一種吐痰方式,只要孩子咳完吐完感覺輕松舒服,就不用緊張。
當孩子正在咳嗽時,設法幫忙把痰咳出來??梢宰屗麢M向俯臥在你的膝上,然后有節(jié)奏地輕拍他的背部,不要太用力,鼓勵孩子把咳出的痰都吐到盆中。
對經?;加泻粑栏腥?、咳嗽、食欲不振的孩子,除了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外,還可采用健脾養(yǎng)肺的食物,如粳米、白木耳、黑木耳、白蘿卜、百合、銀杏、玉竹、薏苡仁等。當孩子咳喘伴有發(fā)熱時,體內水分消耗過多,應注意補充水分,可多喝開水、米湯及鮮果汁,還需要補充雞蛋、蔬菜,保持營養(yǎng)均衡,提高免疫力。
發(fā)燒——
按摩全身很有效
當孩子發(fā)燒時,只要孩子精神還不錯,體溫不超過39.5℃,父母就可自己處理。多數孩子發(fā)燒是因為受涼感冒引起的,如果孩子發(fā)燒時手腳冷、舌苔白、面色蒼白、小便顏色清淡,父母就可用生姜紅糖水為其祛寒,在水里再加兩三段一寸長的蔥白。如果孩子發(fā)燒手腳不冷、面色發(fā)紅、咽喉腫痛、舌苔黃或紅、小便黃且氣味重、眼睛發(fā)紅,這說明孩子內熱較重,就不能喝生姜紅糖水了,應該喝大量溫開水,也可在水中加少量的鹽。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小便,身體里的熱才會隨著尿排出,孩子的體溫才會下降。
兩歲以上的孩子發(fā)燒,父母可以幫其按摩。先搓孩子的腳心,把熱往腳下引,把腳搓熱了再搓小腿,小腿搓熱了再搓手、膀子、后背,最后是孩子的耳朵。按摩時要輕、要慢,要多讓孩子喝水。如果孩子還持續(xù)發(fā)燒可用溫水幫他擦身,用毛巾把孩子身體擦熱、擦紅,給孩子的身體散熱;如果孩子還是手腳發(fā)涼,說明孩子受寒較重,可連續(xù)給孩子多喝幾次生姜紅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