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森
(深圳市大鏟灣港口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廣東深圳 518102)
在基坑支護結構的整個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方案論證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在保證基坑工程的可靠性及其安全系數的同時,還必須保證深基坑施工的錨桿支護質量,要嚴格控制執(zhí)行樁基的施工方案[1]。在鋼筋籠制作安裝和混凝土澆筑施工期間,要關注整體質量,尤其是鋼筋籠。同時,適當降低的施工速度,增強可靠性,以保證整體經濟效益。在支護樁層面,可采用SMW施工法解決,但施工必須采用插入H型鋼的水泥攪拌法進行,在攪拌期間必須保證攪拌的均勻性,控制好混凝土漿體的混凝土水灰比。基坑支護施工期涉及的施工技術相對較多[2-3],在實際使用中,需要根據具體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并根據施工現場做好施工質量控制方法,確保整體施工質量。
某項目用地面積約4.5萬m2,場地整體呈方形,場地周邊為已建道路。擬建5棟單身公寓樓及配套公建,總建筑面積11.4萬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8.63萬m2,地下建筑面積約2.79萬m2。樁基礎擬采用998根沖孔灌注樁,場地西側設有護坡。根據設計方案,基坑周長約740m,支護深度約5.2~6.2m(其中換填深度約1.54m),土石方開挖量約137544m3,沖(鉆)孔樁總長約3004m,單管旋噴裝總長約1888m,攪拌樁總長約13462m?;炷磷o坡護壁面積約5379m2。場地地質結構狀況;原始地貌為沖積海積平原(潮間帶),后經人工回填平整為現在的場地,地勢較平坦。地層主要為人工填土層、淤泥、有機質粗砂、有機質粉砂、粗砂、粉質粘土、全風化混合花崗巖、中風化混合花崗巖、微風化混合花崗巖。地下水:施工現場地下的關鍵是孔隙水、網狀結構孔隙裂隙水、基巖裂隙水?;觾炔捎妹髋潘途c脫水的方式進行沉降。場地地下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中等腐蝕性,對鋼結構無腐蝕性,在濕區(qū)置換標準下腐蝕中等;場地地下對鋼架結構的腐蝕較弱。場地地下水位以上土層對混凝土結構無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中等腐蝕性,對鋼結構無腐蝕性。
樁基施工采用旋挖或沖孔機加工工藝,本工程鉆孔灌注樁鋼筋采用全長布置,鋼筋籠連接件采用套筒規(guī)格連接??v、橫鋼筋的接頭應焊接牢固,鋼筋籠的規(guī)格和位置必須準確,并保證豎向鋼筋在外露樁頂建筑標高處的搭接長度。鋼籠兩側設置水泥墊塊,保證豎梁主筋保護層60mm,不損傷孔邊。鉆孔灌注樁充盈指數不小于1.1。樁頂設計標高應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進行控制,一般應根據建筑標高澆筑超澆筑500mm以上的混凝土,只有在達到抗壓強度的70%后才能去除。主體樁基采用長約4m厚3mm鋼護筒。
(1)土釘墻掛?6.5@200×200雙向鋼筋網,噴面厚100mm;基坑西側放坡處掛10#@50×50鐵絲網,噴面厚60mm;每排錨桿用2根?16做橫向加強筋,筋網與坡間必須設墊塊,鋼筋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20mm。
(2)樁間土掛10#@50×50鐵絲網,噴面厚60mm,采用1?16鋼筋(或M16膨脹螺栓)將網固定于樁上。
(3)噴射前必須埋設混凝土厚度標記。
(4)采用一次噴射成型施工方法,自下而上噴射,噴頭與坡面垂直,距坡面0.6~1.0m。
(5)細石混凝土強度等級 C20,P.O 42.5 水泥∶中砂∶碎石=1∶2∶2。
噴射結束終凝2h后,應噴水養(yǎng)護,保持混凝土面濕潤小少于7d。
冠梁施工時,樁頂應鑿平至新澆混凝土面,外露鋼筋應平整,外露鋼筋長度應符合設計方案。混凝土澆筑前,必須清除干凈的泥沙、浮灰和水,以確保樁與梁連接牢固。
錨桿注漿采用一次高壓注漿工藝,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漿,水灰比為0.5,注漿體強度等級M25,一次注漿壓力為不少于0.6MPa。水泥用量30kg/m,水泥漿應拌合均勻,且在初凝前使用完。
當噴嘴溢出時,可終止注漿。錨管采用風動潛孔錘直接打入法,孔位偏差≤100mm,偏斜度≤3%。施工時應嚴格控制鉆孔傾斜偏差值,避免損壞管線。淤泥地層錨桿施工宜隔根施工,以免對淤泥擾動過大。
根據土壤條件,采用單管高壓噴射注漿樁。施工前,根據自然環(huán)境和地基材料的位置,核對高壓噴漿設計方案的孔距。
(1)高壓水泥漿射流壓力不小于25MPa,旋噴噴頭提升速度15~25cm/min,回轉速度 18~20r/min。
(2)注漿體為P.O 42.5純水泥漿,水灰比為1.0,每米水泥用量≥250kg。
(3)引孔孔位偏差≤50mm,垂直度偏差≤0.5%。
(4)噴頭到達設計孔底標高時,應先在原地噴射注漿1min后,方可提升噴頭,由下而上旋轉噴射。
(5)若中途因故停止噴漿,則需將噴射頭回插1.0m后,再重新提升噴射注漿,以保證分段提升的搭接長度不小于1.0m。
(6)在施工中若出現壓力驟然下降、上升或冒漿異常時,應查明原因并及時采取措施。
(1)攪拌樁直徑550mm,水泥用量不小于60kg/m,水泥采用PO.42.5R普硅水泥,水灰比0.55~0.65,注漿泵出口壓力為0.40~0.60MPa,攪拌樁采用四噴四攪。
(2)樁位允許偏差為±20mm,垂直度偏差為1%,相鄰樁施工間隔時間不超過2h,若因具體情況攪拌樁不能連續(xù)施工,應注意預留榫頭。
(1)鋼板樁宜采用振動法打樁和拔樁,并保證鎖口緊密。
(2)鋼板樁沉樁前宜先進行調直和防銹處理,防銹可采用涂環(huán)氧煉瀝青等保護措施。
(3)地下建筑物結構施工完成后,應首先對基坑肥槽采用石屑或中粗砂回填,然后拔除鋼板樁,拔出后留下的孔隙應采用石屑或中粗砂充填密實,必要時補充采用注漿加固。
鋼板樁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50,軸線方向墻面左。
基坑監(jiān)測以水平沉降監(jiān)測為主,主要為:
(1)在基坑四周以及樁頂冠梁每20~30m設水平位移及沉降監(jiān)測點,共29個。燃氣管設6個水平位移及沉降監(jiān)測點,給水管設4個水平位移及沉降監(jiān)測點。
(2)現場基坑北、東側監(jiān)測報警值為30mm,南、西側監(jiān)測報警值為60mm,燃氣管監(jiān)測報警值為10mm,發(fā)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施工方和設計人員,以便及時采取對策。
(3)監(jiān)測頻率為每一層土方監(jiān)測2次,開挖至坑底后每2d監(jiān)測1次,10d后每周監(jiān)測一次,底板完成后每2周監(jiān)測1次,直至土方回填。若出現異常情況,應適當加大監(jiān)測頻率。
(4)基坑開挖期間,每天應有專人進行現場巡查,對基坑頂部地表裂縫等現場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基坑周邊超載狀況等應做好詳細記錄,特別是基坑周圍水管、水渠、排污管、化糞池等滲漏狀況應進行認真調查。
樁基監(jiān)測以支護樁水平變形和鋼筋應力變形監(jiān)測為主,在具體實踐層面:
(1)要做好支護樁在變形層面的檢測,依靠CX-01測斜儀完成實用性。同時,測斜管的應用測斜儀內以70口徑PVC管為主,放入時必須保證管道的一致性,形成于深基坑兩側。在鋼筋受力變形層面,主要選擇樁和支護樁觀察變形情況。所使用的支護樁必須采用鋼筋量規(guī)的方法進行準確測量,以保證測功機的指標值符合相關表。
(2)鋼筋籠捆扎施工期間,必須以5m以上的間隔作為截面,施工期間鋼筋應力計必須串聯(lián)系在鋼筋上。每個截面布置有兩個鋼筋應力計[4-5]。同時使用VW-1型振弦頻率計進行觀測。一些監(jiān)測點的標準:①在地質環(huán)境標準相對單一的地區(qū)或平原地區(qū),監(jiān)測點的布置以網格結構為主。必須保證監(jiān)測點的布置。中間保持平行平面或垂直流入地表水,點間距離應在40m左右;②對于一些小區(qū)域,要保證地下水體與監(jiān)測點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頂層滯留。必須在其縫隙水等區(qū)域設置相應的監(jiān)測點,以確保能夠第一時間檢測到水質泄漏問題;③在水質變化比較大的區(qū)域,必須布置多個監(jiān)測點,對于雙層含水量問題,必須同時布置。相應的監(jiān)測點分層排列,根據不同的監(jiān)測點建立含水層實際壓力、水體及其水位線等基本信息。
(3)從深基坑開挖到地板混凝土澆筑期間,必須每天進行一次質量檢驗?,F澆板施工混凝土澆筑后,每隔2~3d進行一次檢查,連續(xù)觀察2周。支護樁變形最大值和鋼筋地應力均在設計方案預警信息值內。部分樁號支護樁的變形和速率為:某號樁1,較大偏移值為10.28mm,深層8m,較大速度0.06mm/d;某號樁2,較大偏移值21.24mm,深層6m,較大速度0.15mm/d;某號樁3,較大偏移值14.55mm,深層7m,更高最大速度0.07mm/d。本項目圍護結構樁體變形均在警戒信息值內,也印證了圍護結構的安全系數。施工方案有效。
綜上所述,支護結構的偏移和變形屬于基坑工程整體設計的關鍵步驟,同時,保證支護施工的經濟效益也很重要,基坑工程結構的施工方案較多,在實際工程項目中,必須考慮工程項目的獨特性,實施有目的的施工,準確把握各種施工風險因素,保證施工變形在可控范圍,以保證工程的整體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