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軍
泌尿系結石主要是指腎臟、輸尿管以及膀胱等部位形成的結石,其中臨床上最為常見是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腎結石及輸尿管結石發(fā)作后可引發(fā)血尿、腎絞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而膀胱結石可引發(fā)排尿困難、疼痛等臨床癥狀。泌尿系結石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臨床上對于該疾病患者應及時進行準確、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從而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改善其生活質量[1,2]。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手術方式治療該疾病,其中近些年來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鈥激光技術對該疾病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與傳統(tǒng)術式相比,鈥激光技術可以大幅降低手術治療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創(chuàng)傷,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對患者術后病情的轉歸具有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對泌尿系結石治療過程中應用鈥激光的效果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6 年1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58 例泌尿系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9 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9~63 歲,平均年齡(45.27±6.18)歲;病程最長2 年,最短1 個月,平均病程(1.03±0.34)年;結石直徑最長2.0 cm,最短0.5 cm,平均結石直徑(1.50±0.34)cm;12 例腎結石,9 例輸尿管結石,8 例膀胱結石;男女比例17∶12。對照組患者年齡28~62 歲,平均年齡(44.89±6.15)歲;病程最長2 年,最短3 個月,平均病程(1.10±0.36)年;結石直徑最長1.8 cm,最短0.5 cm,平均結石直徑(1.50±0.36) cm;13 例腎結石,10 例輸尿管結石,7 例膀胱結石;男女比例16∶13。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與《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中規(guī)定的泌尿系結石診斷標準相符合,且經超聲檢查確診;②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手術禁忌證者;②合并嚴重精神疾病者;③合并惡性腫瘤者;④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氣壓彈道碎石術進行治療,方法如下。手術開始后對患者行硬膜外麻醉,之后根據患者結石位置的不同選擇置入輸尿管鏡、膀胱經及管鏡,檢查明確結石位置,并使用氣壓彈道碎石機(瑞士Electro Medical Systems 公司,型號:LITHOCLAST)粉碎結石,碎石完成后留置F6 雙J 管。
1.2.2 觀察組 患者采用鈥激光技術進行治療,方法如下。采用鈥激光(德國Dornier Medtech GmbH 公司,型號:Medilas H),手術開始后對患者行硬膜外麻醉,之后根據患者結石位置的不同選擇置入輸尿管鏡、膀胱經及管鏡,并將光源系統(tǒng)、監(jiān)視系統(tǒng)等連接起來,對亮度及焦距進行調節(jié),將灌注泵及吸附泵打開,連接輸尿管鏡沖水連接管。進行碎石前應根據結石的直徑大小及成分調節(jié)鈥激光輸功率,手術時應使管鏡達到結石下方。對于輸尿管結石,手術過程中如果發(fā)現肉芽組織或增生息肉擋住結石,可以先用鈥激光將其消融,之后再將結石粉碎,被粉碎的結石直徑<0.2 cm。如果是粉碎腎結石則應與結石表面相接觸,將結石以“蟲噬狀”分塊粉碎,碎石完成后留置F6 雙J 管。而在治療膀胱結石時,首先將膀胱鏡置入觀察通道,明確結石位置,之后將550 μm 的激光傳導光纖置入操作孔使其接觸結石,然后通過鈥激光將擊碎結石,結石直徑應<0.3 cm,然后使用ALIC 沖洗器沖洗干凈結石碎粒,完成后留置F6 雙J 管。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基本臨床指標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①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血尿、排尿困難、腎絞痛等臨床癥狀基本消除,排出全部結石,超聲等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已無結石陰影,且腎積水癥狀已基本消除,尿隱血檢測為陰性;有效:患者血尿、排尿困難、腎絞痛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排出部分結石,超聲等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結石陰影明顯縮小,且腎積水癥狀已明顯減輕;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或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惡化[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基本臨床指標包括:手術時間、結石排凈時間及住院時間。③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傷口感染、腎尿管絞痛、輸尿管穿孔等[4]。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55%,高于對照組的75.8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基本臨床指標比較 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結石排凈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基本臨床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基本臨床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4 例傷口感染,占比13.79%;2 例腎尿管絞痛,占比6.90%;2 例輸尿管穿孔,占比6.90%,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7.59%。研究組患者中1 例傷口感染,占比3.4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45%。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444,P=0.011<0.05)。
泌尿系結石是一種比常見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對于該疾病臨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術及相關藥物進行治療,近些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該疾病的治療治療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特別是鈥激光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該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5]。鈥激光技術主要是通過氪閃爍元將固體鈥元素激活,并由此產生一種近紅外線激光,且僅憑肉眼無法觀察到鈥激光需要借助專門的設備,臨床利用鈥激光治療泌尿系結石患者時應對患者的實際情況予以充分考慮,并在此基礎上對相關參數進行調整。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結石排凈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鈥激光技術與氣壓彈道碎石相比,可以更加準確有效的切割結石,并且還能夠在手術過程中將周軟組織氣化,從而達到凝固止血的目的。激光經光導纖維發(fā)出后可通過血液和水分進行傳遞,從而將結石有效粉碎。另外,由于鈥激光可以切割、氣化軟組織,因此可以更好的治療息肉,從而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手術治療時間等基本臨床指標[6,7]。
臨床上使用鈥激光治療泌尿系結石,還能夠大幅降低手術治療給患者機體造成的創(chuàng)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患者機體的應激反應,從而使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大幅降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對患者病情的轉歸及身體轉歸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45%,低于對照組的27.59%,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目前已有的研究結論相一致[8-10]。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手術過程中鈥激光穿透的人體組織較淺,通常情況下只有0.2 mm,光纖末端與結石之間水分可以被激光能量汽化,由此產生的微小空泡,能夠將能量傳遞到結石上,從而將結石粉碎。與此同時,由于大部分能量都被水分吸收,因此采用鈥激光技術治療泌尿系結石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從而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
綜上所述,在治療泌尿系結石過程中合理應用鈥激光技術能夠有效提高臨床療效,縮短手術時間及結石排凈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加快患者身體恢復,縮短住院時間,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健康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