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晶
0~6歲的階段,幼兒的身體和心智都處于快速發(fā)展時期,孩子未來的個人品質(zhì)很大程度受幼兒階段的影響,幼兒階段的孩子對外界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熱情,有強烈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對事物的記憶和接受能力很強。因此,在幼兒教育中就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尋求合作的意識與動機具有十分重要的先進意義。而作為引導幼兒成長和發(fā)展的幼兒園教師,應當樹立培養(yǎng)幼兒合作能力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在合作中不斷成長。
合作能力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終身的,不但會在孩子時代起到重大影響,還對一個人能否完全融入社會有重要意義。部分家長認為,在幼兒成長時期,應當對幼兒灌輸大量知識,為幼兒報多種多樣的課外輔導班例如英語班、國畫班、象棋班等等和幼兒實際上并不喜歡的興趣班例如游泳課等,人各有異,每一個幼兒的成長經(jīng)歷都不會相同,家長不能夠一味地模仿照抄別人的培養(yǎng)策略,這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只意識到應當培養(yǎng)孩子的個人能力和能否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實際上幼兒的合作交流溝通能力也十分重要。幼兒學會溝通交流能夠有效促進幼兒良好道德品質(zhì)和行為規(guī)范的形成,鼓勵幼兒通過信息交流獲取知識。
兒童教育需要從幼兒園抓起。幼兒園的主要作用不應當是向幼兒灌輸大量的知識,而是注重對幼兒能力和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例如生活中的禮貌性小細節(jié)都需要著重培養(yǎng),如果對孩子能夠進行充分和合理的引導,將對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同樣,幼兒園中幼兒之間的相互交往也是十分重要的。相較于教師和幼兒建立朋友關系和師生聯(lián)系,幼兒之間形成良好和正常的友誼關系是十分重要的。交往指的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和思想傳遞甚至是發(fā)生思維上的碰撞但是又相互學習和相互融合的過程。將這一定義與實際的幼兒園教學進行對比,可以很明顯地發(fā)現(xiàn),當下幼兒園教學缺乏讓孩子進行自主的溝通交流,教師在其中發(fā)揮的引導性作用過大,不利于孩子長期穩(wěn)定的發(fā)展。雖然為了符合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和國家對人才的培養(yǎng)方向,很多幼兒園對自身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進行了革新,但是仍然有僵化和目標不清晰的問題。例如,為了增加幼兒對課堂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部分幼兒園增加了游戲項目和課外活動的時間,但是這些游戲活動中很大一部分都不具有寓教于樂和實質(zhì)性增加幼兒之間合作能力的作用,幼兒的真實參與度并不高。此外也有很多家長更加愿意將孩子送進授課內(nèi)容多、娛樂時間少的幼兒園,秉持著“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增加了幼兒課業(yè)壓力和學習負擔,剝奪了幼兒在心智快速成長階段的健康發(fā)展,不利于幼兒未來的個人進步。當下的教育應當培育有能力、有知識、善于合作、認知能力完備的孩子,而這四大方面必須從幼兒階段抓起。但是由于幼兒的低齡性和更加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等方面的問題,培養(yǎng)目標和實際措施就存在著一定的沖突和矛盾。
部分家庭對孩子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也是使孩子合作能力差的一方面因素。例如家庭中出現(xiàn)家庭暴力等,會對并不具有明確是非甄別能力的孩子樹立錯誤的榜樣,孩子在和其他幼兒玩耍過程中極其容易出現(xiàn)與其他孩子大打出手的問題。而如果在家庭中幼兒被寵溺過度,那么在與同齡人交往的過程中難免受到阻礙,幼兒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其他幼兒的內(nèi)心感受,與其他孩子的溝通交流和合作上就會存在矛盾,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一)采用講樂結(jié)合的游戲方法,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合作意識
游戲中也可以讓孩子們學習知識和領悟道理,因此教師應當積極搜集或者自主構(gòu)思能夠培養(yǎng)幼兒合作發(fā)展能力的游戲。例如在幼兒園階段幼兒會學習認識錢幣,為了便于幼兒理解和相互合作,教師可以讓幼兒玩超市購物的游戲,有人扮演顧客,有人扮演收銀員,讓幼兒自主定價,但是在最后的結(jié)束時刻,需要由教師鼓勵孩子根據(jù)生活實際標價,而為了獲得這一信息,幼兒一方面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前往超市獲取信息,或者是直接詢問家長得到答案。在這一游戲中可以很明顯地提升幼兒的合作能力。還可以設置游戲你畫我猜,由教師選擇難度較小適合幼兒知識水平的內(nèi)容,讓一名幼兒進行描述,另一名幼兒能夠根據(jù)手勢猜測含義,在這一過程中兩名幼兒的關系將得到拉近,兩個幼兒的合作概率升高,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發(fā)展。而同樣,還可以鼓勵幼兒做課外游戲,例如翻花繩、跳皮筋、跳大繩、踢足球等等方面,鼓勵幼兒之間相互結(jié)伴玩耍、相互合作取得勝利。而像木頭人等等的大型群體性活動,就需要幼兒園教師及時準確地把握安全,保證幼兒的身體健康。教師要通過游戲為幼兒營造一個合適和放松、舒適的溝通環(huán)境、讓幼兒受的拘束減少,利用氛圍鼓勵幼兒多進行溝通和日常交流。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引導幼兒,刺激幼兒的積極性和與人溝通對話的欲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采用積分制、獎勵機制等等手段,促進幼兒合作能力的提升。
(二)充分利用多種和多途徑資源,提升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素養(yǎng)
在信息化時代,科學技術在各行各業(yè)都得到了廣泛應用。而教育行業(yè)同樣需要這樣的更新和變化。首先是多媒體技術的全方面推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幼兒展示動畫、音頻、PPT等多種內(nèi)容,一方面可以正確引導幼兒的進步發(fā)展,同時幫助幼兒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在課外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參加團體性活動,例如踢足球、打籃球、打冰球、橄欖球等等多種游戲活動,擴大幼兒的交際圈,增加幼兒合作能力提升的上限空間。
(三)減少對幼兒的交往和合作干涉,保障幼兒的成長獨立性
在實際生活中,幼兒之間發(fā)生爭吵甚至是打架,從根本上看是十分正常的行為。例如幼兒之間說“我不想跟你玩了!以后都不玩了!絕交!”等類似的話語,但是這不意味著幼兒之間真的絕交了,往往會在幾天之后兩個或者幾個幼兒重新開始合作玩耍。因而教師作為一名旁觀者,應當減少干涉,而是推動或者鼓勵幼兒能夠主動和自主解決矛盾。同樣,幼兒在選擇玩伴時,應當由幼兒主動互相交往,而不是由教師進行分配,這樣造成的結(jié)果往往是幼兒不喜歡或者是和自己的玩伴合不來,不利于后續(xù)活動的展開。但同樣,在自由組合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xiàn)某幾個幼兒被孤立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因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進行幫助和引導,努力使每一名幼兒都能夠充分參加活動和游戲,提升合作能力。同樣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還包括,由于不同年齡的幼兒在一起玩耍,難免會出現(xiàn)年齡稍大的幼兒排斥年齡更小的幼兒,因此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進行引導,對年齡更大的幼兒進行教導,也要鼓勵年齡更小的孩子主動參加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計劃,讓其他的孩子學會傾聽,更有利于合作。如果幼兒在合作過程中出現(xiàn)了打架的現(xiàn)象和行為,如果架勢不大,而且是男生和男生在打架,教師可以讓幼兒自主解決矛盾,這樣往往能夠使幼兒在爭吵之后的關系更加親密。但是如果超出了常規(guī)程度,教師要及時進行制止,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保障其他幼兒的合作不受影響,積極調(diào)解矛盾,或?qū)⒍哒{(diào)開,更換幼兒的合作對象。
(四)鼓勵幼兒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促進不同類型的合作對接
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需要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才能精準找到合作對象。許多調(diào)查和年度報告中顯示,人們更加傾向于尋找有共同目標和發(fā)展方向的合作伙伴,這一條在幼兒身上也同樣適用。由于幼兒還處于人生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因而可塑性很強,需要父母和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而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和父母齊心協(xié)力進行合作,例如兩方共同分析孩子的性格和未來可能的發(fā)展方向,再通過高科技技術進行大數(shù)據(jù)篩選和有效匹配,幫助不同性格的幼兒找到互補性的合作對象,鼓勵幼兒積極合作交流,促進成長發(fā)展。更重要的是,由于與幼兒講理的可能性較小,幼兒的理解能力相較于小學生較差,因此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推動,增加和幼兒的肢體交流,增加幼兒對肢體動作的理解,在日后和同齡人的合作中也更加容易,更有可能性占據(jù)領導和主導作用,對幼兒的影響也更大。
綜上所述,教師要采用講樂結(jié)合的游戲方法,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合作意識,充分利用多種和多途徑資源,提升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素養(yǎng),減少對幼兒的交往和合作干涉,保障幼兒的成長獨立性、鼓勵幼兒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促進不同類型的合作對接。這些方法在實施后能夠有效提升幼兒教育中孩子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為幼兒未來的成長打下良好和堅實的基礎,能夠從小抓起,促進幼兒未來的發(fā)展,促進教育的長足進步。
(作者單位:利津縣第三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