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大君
關鍵詞:輸電運檢新技術;應用現狀;發(fā)展前景
引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電量需求也在不斷增大,這就需要相關人員進一步優(yōu)化電力系統(tǒng)運行狀態(tài),采取一定的措施解決當前輸電運檢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并利用先進的經驗更新輸電運檢技術水平,這樣才能滿足當代人的實際電量需求,以此促進我國電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及長遠發(fā)展。
1輸電線路運檢現狀分析
從當前電力行業(yè)輸電線路運檢整體現狀分析,在實現轉型升級后,基本上形成了相對完整、系統(tǒng)的運檢方案。從當前應用方案的實踐效用觀察,大多部分電力企業(yè)在定期檢修方法條件下,將檢修內容集中于線路長度與數量兩大方面,檢修工作的開展主要以分批次、分區(qū)域檢修為準。由于認識到了定期檢修方案中存在的比較劣勢,比如,檢修后,在檢修線路是否全部完成、檢修時間是否安全合理、檢修線路故障是否存在等方面往往存在漏洞與風險。于是,一些企業(yè)根據實際需求,積極引入了狀態(tài)檢修技術,從當前應用效果觀察,相對較好,能夠促進檢修安排的合理性與檢修故障排查的精準性。
2電力系統(tǒng)輸電運檢工作的不足之處
2.1輸電運檢工作量較大,工作人員稀缺,分工不合理現象普遍
現如今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隨之電網規(guī)模及范圍也在不斷擴增,這也直接導致輸電運檢工作的工作量大幅增加,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員來完成工作,但是現實工作當中,專業(yè)的運檢人員數量比較少,任務量比較大,并且還存在分工不合理的情況,導致沒有在最佳檢修時間進行檢修,進而導致運檢工作問題頻發(fā),效果不佳。
2.2輸電運檢管理智能化水平存在明顯不足
現如今信息化技術得到了各行各業(yè)的廣泛應用,且互聯網發(fā)展迅速,供電企業(yè)輸電運檢管理工作在智能化水平方面卻存在明顯的不足,但是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供電企業(yè)仍然需要大量的輸電運檢人員進行實地檢驗維修,不能有效提高工作的質量及效率。
2.3不具備完善的運檢管理體系
電力系統(tǒng)輸電運檢工作任務重,危險性高,并且有些線路比較長,位置偏僻,人跡罕至,對工作人員來說乏味枯燥,因此很少有人愿意承擔這一部分工作,在專業(yè)工作人員缺失的情況下,運檢任務難以達到標準要求,有些電力公司甚至在當地聘請沒有專業(yè)資格認證的人員來從事運檢工作,導致上述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電企業(yè)沒有建立完善的運檢管理體系,傳統(tǒng)模式下的管理方法不符合實際情況或者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的管理制度開展線路運檢工作。
2.4缺乏完善的設備檔案信息庫
現如今電網規(guī)模越來越多,各類電氣設備的數量也愈發(fā)豐富多樣,線路運檢工作的主要內容便是檢修這些設備,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設備檔案信息庫,對電氣設備檢查維修的效率就比較低,并且運檢管理的成本也非常高,導致企業(yè)成本升高,經濟效益下降。
3輸電運檢新技術的應用
3.1狀態(tài)檢測技術
對配電線路和設備的狀態(tài)進行檢測時,為獲取配電線路和設備的相關信息,通常會采用兩種檢測方法,分別為在線檢測法和帶電檢測法。采用在線檢測法,需要將檢測設備安裝在被檢測設備上,并長期監(jiān)測設備的運行情況。配電線路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采用帶電檢測方法,使配電線路設備處于正常的運行狀態(tài),掌握被檢測設備的實際情況的同時,還避免影響到用戶的正常用電。針對檢測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并且選用的方法,還應考慮配電線路設備的容量、結構以及造價等,以便獲得精準的檢測結果。對配電線路和設備進行檢測時,應根據IEC62478標準,可以使配電線路設備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進行測試,按照該標準,可以采用聲音方法檢測局部放電情況。
3.2紅外測溫技術
紅外測溫技術,通過紅外線測量被測物體的溫度等物理性質,在測量中掌握物體能量密度分布狀態(tài),進而判斷出被測物體存在的問題。紅外線在檢測物體時,可以不需要接觸物體,并且具有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等特點,通過檢測可以及時發(fā)現物體存在的問題,根據檢測結果實施相應的解決措施。紅外測溫技術適用范圍較為廣泛,可以對配電線路設備進行大面積檢測。使用紅外檢測技術,通過檢測表面的溫度變化情況掌握設備的實際情況,但是無法掌握內部情況,如電纜接頭是否存在接觸過熱的情況。由于只能用于檢測設備的外部溫度情況,無法控制檢測產生的誤差,從而影響到檢測精度。
3.3暫態(tài)地電壓檢測技術
配電線路設備出現局部放電情況時,會使設備與接地系統(tǒng)之間產生暫態(tài)電壓脈沖。采用暫態(tài)地電壓檢測技術,通過檢測配電線路設備的局部放電情況,可以收集到放電點發(fā)出的輻射電磁波信號,根據信號的變化,判斷設備金屬外殼帶有的暫態(tài)地電壓持續(xù)狀態(tài)。暫態(tài)地電壓檢測過程,將檢測裝置安裝在設備上,由于設備出現局部放電的情況,產生的電磁波信號向相反的方向傳播,在傳播過程中接觸到金屬外殼,經由檢測裝置的檢測,可以發(fā)現設備存在的問題。采用暫態(tài)地電壓檢測技術,可以檢測多種配電線路設備,包括TEV傳感器、開關柜以及配電柜等設備的局部放電情況。
3.4超聲波檢測技術
采用超聲波檢測技術檢測配電線路設備局部放電情況,該技術會在配電線路設備放電前,檢測出放電點周圍的情況。配電線路設備在出現局部放電情況時,放電點會快速釋放出電荷,會增強局部放電能量釋放的能力,導致放電點的空間由快速膨脹狀態(tài)轉為快速冷縮狀態(tài),在變化過程中會使放電點周圍的應力產生振蕩,受到振蕩作用,局部放電的強度,與振動幅度和聲波相度有關。但是該技術無法應用在電纜終端、接頭等設備中,主要是上述設備中發(fā)生局部放電,未能產生較大的振動幅度,無法檢測出發(fā)生的局部放電情況。
3.5高頻檢測技術
高頻檢測技術一般檢測頻率在3~30MHz范圍內的配電線路設備,通過采集、分析和判斷設備局部放電脈沖信號,使配電線路設備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即可完成局部放電檢測工作。配電線路設備出現局部放電情況時,會在電流經過的區(qū)域產生磁場,通過測量磁場中的脈沖電流形成的磁力線,可以繪制出放電時脈沖波形,以便確定波形的時域和頻域特點,根據特點運用聚類分析法,有效分離放電過程產生的信號,通過分析信號,掌握配電線路設備引發(fā)局部放電的原因。高頻檢測技術主要應用在高頻穿心式互感器接地設備,通過檢測可以檢測出配電設備存在的缺陷,其中以絕緣缺陷為主。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對于人們用電質量具有較大影響。需要使用到不同的帶電檢測技術,采用不同的技術,既能準確掌握局部放電的原因和位置,還能獲得良好的檢測效果,促使輸電運檢技術在新時代背景下繼續(xù)發(fā)揮重要作用。同時,利用輸電運檢新技術也能有效保證電力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促進電力企業(yè)的高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童航俊.電力系統(tǒng)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管理[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1(11):2783.
[2]向文.基于信息智能的輸電線路運檢一體化分析[J].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2020,14(4):117.
[3]張永禎.泛在電力物聯網技術在輸電線路運檢管理的應用建設[J].中國科技縱橫,2019,5(2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