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fā)以來,全球累積感染人數(shù)超過1.9億,死亡人數(shù)超過400萬。病毒感染誘發(fā)或加重患者多種病損與功能障礙。為對患者進行有效管理與治療,促進患者康復,世衛(wèi)組織邀請相關專家開發(fā)了《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的臨床管理系列課程》網(wǎng)絡培訓課程,其中《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的康復》模塊涉及7個教學模塊,針對2019冠狀病毒病康復患者的健康狀況、功能特點和康復需求,包括認知障礙、體力下降和虛弱、呼吸障礙、吞咽障礙、交流障礙和完成日常生活活動的挑戰(zhàn),提出一系列臨床康復策略。
課程主要內容如下:
1.康復:概述與保健路徑?;颊咴诒=》者^程中對設備和設備以外事物的康復需求。多學科對急性期和亞急性期康復的貢獻。概述與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康復相關的潛在挑戰(zhàn)和風險及其對策。
2.認知功能障礙的康復。包括病因、評估的對象與時機,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教育與建議、認知損傷管理的策略。
3.體能減退與肌肉乏力的康復。包括病因、評估的對象與時機,對患者及其家庭的教育與建議、體能減退的康復干預建議。
4.肺功能障礙的康復。包括病因、評估的對象與時機,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教育與建議、肺功能障礙的康復干預建議。
5.呑咽功能障礙的康復。包括病因、評估的對象與時機,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教育與建議、處理呑咽困難的康復建議和方法。
6.交流障礙的康復。包括潛在病因、評估對象與時機,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教育與建議、處理交流障礙的相關方法。
7.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康復。包括造成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受限的潛在因素、評估方法,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教育和建議、日常生活活動的康復干預方法、可能的環(huán)境改造以改善日常生活活動表現(xiàn)。
學習者可登錄相關網(wǎng)站(https://openwho.org/courses/clinical-management-COVID-19-rehabilitation-zh)注冊后,直接參與中文課程學習,課后完成相關知識考核,成績優(yōu)異者(>80分)可取得培訓課程證書。
世衛(wèi)組織授權世衛(wèi)組織國際分類家族合作中心/中國ICF研究院主持完成翻譯所有課件及相關教學資料,并且通過世衛(wèi)組織網(wǎng)站與英文等語種同步向全球提供專業(yè)化康復課程。參與本次翻譯的主要機構有:世衛(wèi)組織國際分類家族合作中心、濰坊醫(yī)學院中國ICF研究院、深圳大學(體育部)體育與健康科學研究中心、蘇州大學運動康復研究中心、北京體育大學殘疾人體育運動研究中心、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廣東省醫(yī)學科學院、《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志等。課程翻譯項目主譯審的專家為邱卓英教授(首席專家)、孫宏偉教授、王國祥教授、邱服冰教授、盧雁教授、張鳴生教授、吳弦光教授、張愛民副編審。課程主要翻譯人員為:曾斌、楊曉龍、李安巧、楊桃、孫慧珍、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