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合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持續(xù)性缺氧或者缺血引起的心肌壞死疾病,受暴飲暴食、寒冷刺激、大量飲酒和過度勞累等因素影響,發(fā)病率較高,常表現為心絞痛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一般情況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癥狀屬于急癥類型,因發(fā)病急、病情進展快,若不及時治療,致殘率、死亡率明顯提高。而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是因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誘發(fā)血管官腔狹窄、冠狀動脈痙攣,最終導致心肌缺血或者缺氧,引起心絞痛[1]?,F階段,對于該癥狀患者主要采取藥物治療,常見藥物有瑞舒伐他汀、疏血通注射液等,不同藥物其療效有所差異,能夠有效緩解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但據數據顯示,對于疾病患者采取疏血通注射液+瑞舒伐他汀聯合治療,其療效相對于單獨瑞舒伐他汀治療,安全性更高,療效更滿意,能夠有效改善血清水平和心功能指標[2]。因此,本次研究本院收治的76 例患者分別采取疏血通注射液+瑞舒伐他汀聯合治療或者瑞舒伐他汀片單獨治療,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望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依據,從而降低疾病風險,現將實際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3~11 月本院收治的76 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8 例。對照組中男20 例、女18 例;年齡50~72 歲,平均年齡(61.2±3.8)歲。研究組中男19 例、女19 例;年齡50~73 歲,平均年齡(61.1±4.0)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診斷標準;②知曉情況,積極參與研究;③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準予研究。排除標準:①藥物過敏以及過敏體質者;②伴有造血系統(tǒng)病變癥狀;③伴有其他肝、腎功能障礙。
1.3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吸氧、水電解質平衡、抗血小板、擴冠等常規(guī)治療,并根據身體情況,給予β 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藥業(yè)(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0008]治療,劑量為10 mg/次,1 次/d。研究組患者給予瑞舒伐他汀+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10100)聯合治療,瑞舒伐他汀方法和劑量與對照組一致,將6 ml 疏血通注射液和250 ml 氯化鈉注射液相混淆,通過靜脈滴注方式給藥,1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半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兩組血清指標水平和血管內皮生長功能指標進行比較。血清指標包括LDL-C、cTnT、BNP;血管內皮生長功能指標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一氧化氮、內皮素-1。②對兩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癥狀和體征消失,心電圖正常;有效: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心電圖S-T 段逐漸恢復正常;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管內皮生長功能指標對比 對照組患者一氧化氮為(60.3±8.3)μmol/L、內皮素-1 為(83.2±6.5)ng/L、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為(136.8±30.1)pg/ml,研究組患者一氧化氮為(68.3±8.8)μmol/L、內皮素-1 為(67.3±4.5)ng/L、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為(92.8±16.8)pg/ml;研究組患者一氧化氮高于對照組,內皮素-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077、12.398、t=7.868,P=0.000、0.000、0.000<0.05)。
2.2 兩組血清指標水平對比 對照組患者cTnT 為(222.9±17.1)ng/L、BNP 為(270.1±31.7)ng/L、LDL-C 為(2.7±0.8)mmol/L,研究組患者cTnT 為(203.8±11.1)ng/L、BNP 為(233.8±21.7)ng/L、LDL-C 為(1.8±0.9)mmol/L;研究組患者cTnT、BNP、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775、5.825、4.607,P=0.000、0.000、0.000<0.05)。
2.3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對照組患者中,15 例顯效、14 例有效、9 例無效,總有效率為76.32%(29/38);研究組患者中,20 例顯效、16 例有效、2 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4.74%(36/38)。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208,P=0.022<0.05)。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心血管疾病,多在中老年群體中發(fā)作,因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或者血運不暢,從而誘發(fā)心肌壞死,多伴有胸骨后疼痛、心力衰竭、心絞痛等癥狀,其中以心絞痛癥狀較為常見。據臨床數據顯示,血小板異常、冠狀動脈痙攣等因素和心絞痛癥狀之間具有密切關系,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病情惡化,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3]。因此,臨床和社會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癥狀治療越老越重視,望通過有效的治療措施,緩解癥狀,抑制病情發(fā)展,提高治療效果。
以往,對于該疾病采取常規(guī)吸氧、水電解質平衡治療,療效一般,能夠緩解癥狀,但未滿足預期水平,無法有效緩解心絞疼痛,因疼痛持續(xù)時間較長,導致患者負面情緒較重,從而產生強烈應激反應,易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癥狀,不利于疾病預后,降低患者后期生活質量。因此,臨床上逐漸通過瑞舒伐他汀、疏血通注射液等藥物治療,并取得顯著性效果,能夠有效緩解癥狀,抑制病情惡化,降低不良反應癥狀,改善疾病預后。瑞舒伐他汀屬于他汀類藥物,對于血小板聚集、平滑肌細胞增殖起到抑制作用,能夠維持AS 穩(wěn)定性。同時,該藥物半衰期相對較長,可有效緩解機體纖溶功能,促進血管內皮細胞。據現代藥理學顯示,瑞舒伐他汀能夠逆轉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清炎癥因子,從而調節(jié)血脂水平,提高血脂達標率,抑制病情發(fā)展,減少疾病死亡率[4]。
在中醫(yī)學中,認為該疾病是因淤血內阻胸部、氣機郁滯引起,應采取活血化瘀藥物治療。而疏血通注射液屬于中成藥,是由多種方劑組成,其中以地龍、水蛭為主要成分。水蛭能夠散瘀、活血和通經,含有的水蛭素既能抑制凝血酶作用于纖維蛋白,避免血液凝固;又能抑制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具有抗凝血和較強的溶栓作用[5]。并且,水蛭能夠提高心機營養(yǎng)行血流量,有助于保護缺氧或者缺血組織,促進腎臟血流量,緩解局部微循環(huán),減少心絞痛癥狀。同時,還能改善血液流變性,對血小板聚集起到拮抗作用。而地龍成分主要有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以及蚯蚓毒素、黃色素以及膽固醇等成分,能夠減少心肌細胞肥大以及間質增生。蚯蚓素能夠激活纖溶系統(tǒng),促進栓塞血管再通,加快冠脈血流恢復,改善左心室重構,抑制心臟傳導。
本次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一氧化氮高于對照組,內皮素-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cTnT、BNP、LDL-C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屬于評估血管內皮功能的主要指標之一,其中一氧化氮屬于血管內皮細胞合成的血管舒張因子,而內皮素-1 則作為血管內皮細胞合成的主要血管收縮因子,若血管內皮受損時,比例失調,從而對血管舒縮功能造成一定影響。由此可知,針對患者采取疏血通注射液+瑞舒伐他汀聯合治療,安全性更高,相對于單獨瑞舒伐他治療而言,能夠有效緩解血小板、血管內皮生長功能,減輕疼痛,抑制病情發(fā)展,提高后期治療效果。因為疏血通注射液能夠對纖維蛋白直接起作用,從而溶解纖維蛋白,調節(jié)血流動力學,控制血細胞比容,提高心肌血液灌注量。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對血管內皮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從而降低疾病風險,抑制病情惡化,確保疾病療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所以,可將疏血通注射液+瑞舒伐他汀聯合治療作為一項有效的措施在臨床予以應用、推廣,能夠有效降低疾病風險,改善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患者通過疏血通注射液+瑞舒伐他汀聯合治療,具有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既能改善血清水平、血管內皮生長功能,又能緩解心絞痛癥狀,降低疼痛,提高治療效果,對于疾病康復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