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羅楚凡 周 馨 萬冬桂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臨床醫(yī)學院,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腫瘤內科,北京 100029
三陰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種特殊類型,因其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及人表皮生長因子(HER-2)均為陰性而得名。據報道[1],三陰性乳腺癌占乳腺癌的15%~20%,在我國占比約為22%,高于歐美國家。與非三陰性乳腺癌相比,三陰性乳腺癌侵襲性強,組織學分級高,易復發(fā)轉移,一旦復發(fā)轉移,中位生存時間約為10 個月[2-4]。三陰性乳腺癌特殊性和復雜性使其成為研究的熱點和難點之一。中醫(yī)中藥的介入有望為攻克此難題開辟新的道路。研究發(fā)現[5],對于高復發(fā)風險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醫(yī)藥可以降低其復發(fā)和轉移風險。萬冬桂教授從事臨床工作30 余年,作為第三批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師從于李佩文教授,現為中日友好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腫瘤內科主任醫(yī)師、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以乳腺癌為主要研究方向,于2012 年開設三陰性乳腺癌專病門診,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從痰論治三陰性乳腺癌,并創(chuàng)立了蔞慈散結方(瓜蔞皮、山慈菇、貓爪草、生甘草等),該方是萬教授的經驗方,臨床取得了滿意療效?,F將萬教授從痰論治的臨證經驗及學術思想總結如下:
中醫(yī)自古就有“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說。惡性腫瘤為有形之物,從痰論治乳腺癌由來已久[6]?!度数S直指方》有云“夫痰者,津液之異名”,引起津液代謝異常的任何病因病機都有可能釀生痰證。從臟腑角度出發(fā),腎主水,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若肺脾腎功能異常,導致水液代謝失常,從而為痰、為飲、為濕,日久阻礙氣血運行,血停為瘀,膠結成癌。三陰性乳腺癌的病因,如臟氣虧虛、肝郁氣滯、外感六淫等,都可導致水液代謝異常,促生痰濁。因此,痰濁內生是三陰性乳腺癌形成的重要病機。
痰濁為病,變化多端,或隨氣走竄干擾,或停聚于臟腑經絡之間。首先,痰性流動,不拘一處,沈金鏊《雜病源流犀燭》有云:“痰之為物,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頂,下至涌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皆有?!碧惦S氣行,流竄全身,而致痰濕阻肺、痰蒙清竅、痰瘀阻絡,一定程度上與三陰性乳腺癌惡性程度高,易發(fā)生肺、腦等臟器轉移相關。其次,痰性膠著黏膩,其一旦形成,難以徹底祛除,纏綿難愈,這與三陰性乳腺癌預后不良相似。
現代醫(yī)家公認的體質分類方式為《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7]標準,將中醫(yī)體質分為9 種。研究表明[8-9],痰濕體質在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群體中占一定數量,并且排位比較靠前的體質以氣虛質、陽虛質為主,這類體質患者常會出現痰濕證候。萬教授觀察到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多表現為體型肥胖、舌體胖大有齒痕、脈滑大或濡細等痰濕體質或證候特點。
三陰性乳腺癌病因病機復雜,以痰濁內生為主,又可兼見正虛、血瘀、氣滯、熱毒等,治療上以化痰散結為主,多法并舉。研究證實[10-12],以化痰散結為基本組方依據的中藥能夠較好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有效延長生存期。萬教授博采眾家之長,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拓展了化痰散結法在防治三陰性乳腺癌復發(fā)轉移方面的應用,臨床療效顯著,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
萬教授認為痰證的基本病機屬于氣化失常,呈現出“氣化不及”或“氣化不行”的病機特點。
2.1.1 氣化不及,因“虛”生痰 脾氣健運是機體津液正常輸布的關鍵,脾臟虛則水谷不從正化,反為痰飲而干肺。《丹溪心法》中指出“治痰之法,實脾土,燥脾濕,是治其本”之原則,《醫(yī)宗必讀》中指出“惟脾虛弱,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膈,淤而成痰”??梢娞档男纬膳c脾土虧虛關系密切,而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經過多程治療,脾胃虧虛較常見。故萬教授臨床上重視調理脾胃,常選用六君子湯、二陳湯等,藥如黨參、白術、蒼術、茯苓、山藥、陳皮、佛手、枳殼、焦三仙等。萬教授擅長用石菖蒲以除痰消積、舒脾開胃,且石菖蒲具有抗焦慮抑郁、鎮(zhèn)靜、改善認知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緩解腸道平滑肌痙攣等作用[13-14],對三陰性乳腺癌患者諸多并發(fā)癥亦有裨益。此外,腎為先天之本,腎氣虛衰,根本不充,則痰濁內生。研究發(fā)現[15],三陰性乳腺癌BRCA 基因突變率為11.2%。萬教授認為,其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這與中醫(yī)先天不足的理念相契合。故臨床上常將益腎填髓與化痰法合用,常選用淫羊藿、巴戟天、菟絲子、女貞子、枸杞子等。
2.1.2 氣化不行,因“郁”生痰 郁痰的病機重在濁邪郁滯,影響臟腑氣機升降出入,水谷精微失于“正化”而形成痰濁,屬“氣化不行”而生痰?!秶朗蠞健吩啤叭酥畾獾蕾F乎順,順則津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因此治療上應以理氣化痰法為主。王志慧[16]、沈霞平[17]運用理氣化痰法在乳腺癌術后輔助化療及預防復發(fā)轉移方面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萬教授謹遵朱丹溪“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以“順氣為先,分導次之”為主要治療原則,總以調氣、解郁、行滯為要,將其靈活應用于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肝氣不舒密切相關,“氣結則生痰,痰盛則氣愈結”,甚或氣郁則火逆上,熬煉津液成痰,“七情郁而生痰動火”,產生諸多變證?!芭右愿螢橄忍臁?,調理肝氣是基礎。所以萬教授診治三陰性乳腺癌過程中尤其重視疏肝理氣,常用藥物如柴胡、郁金、香附、玫瑰花、凌霄花、合歡皮等,酌情加用丹皮、赤芍、虎杖等清肝熱,加用當歸、生地、白芍、龜甲等柔肝陰,同時在常規(guī)疏肝解郁之外,還注重加入陳皮、炒梔子、炒白術、枳殼、紅花等藥物消食行滯,兼顧食郁、濕郁、血郁等。
2.1.3 寬胸理氣,疏通乳絡 乳腺癌發(fā)病無論因痰因郁因瘀,均可致氣機運行不暢,且乳房居于胸中,與多條經脈相連,若氣機阻滯,經絡閉阻,可致多種乳房疾病的發(fā)生,所以萬教授在臨床辨證辨病的同時,兼顧寬胸理氣,疏通乳絡,酌情加用瓜蔞皮、絲瓜絡、王不留行、路路通、橘絡、露蜂房等,且路路通、露蜂房、絲瓜絡、橘絡來源于中醫(yī)同氣相求、取象比類理論,是乳房脹痛、胸脅疼痛的常用藥物。
2.1.4 引經報使,分消痰濁 痰隨氣行,無處不到,因此處方時應酌情加用一些引經藥物。如痰阻于頭部,癥見頭暈頭痛等,可加川芎、藁本、菖蒲等;痰阻于下,癥見下肢麻木、疼痛等,可加獨活、牛膝、地龍等;痰阻于肺,癥見咳嗽、胸悶等,可加浙貝、海浮石、瓜蔞皮等;痰阻中焦,癥見惡心、嘔吐、納差等,加清半夏、竹茹、陳皮等;痰阻于肝膽,癥見脅肋疼痛、心煩易怒等,加郁金、八月札、虎杖等。此外,萬教授還善用升麻作為一方之使,使一身氣機通暢,分消痰濁。
2.2.1 “先安未受邪之地”,化痰祛風防蘊阻 三陰性乳腺癌較其他類型乳腺癌更容易出現肺轉移、腦轉移[18-19]。這與痰阻氣機、痰蘊于肺、痰蒙清竅密切相關,同時也體現了痰證由淺入深、由輕到重的過程。肺轉移及腦轉移的形成,或因痰阻經絡,蘊阻于肺,或因肝郁化火,挾痰挾風上擾清竅,以致氣血痰毒瘀結而成?!爸挝床 崩砟钍侵嗅t(yī)的精髓之一?!端貑枴に臍庹{神大論》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迸R床通過防止痰的生成,減少痰的蓄積,控制痰證進展,酌情加入百合、浙貝母、杏仁、鱉甲、莪術、生牡蠣、僵蠶等宣肺化痰,祛風通絡,在預防肺轉移、腦轉移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2.2.2 及時消除痰濁,以免痰多為患 首先,生痰之源不外乎外感、內傷、飲食、勞倦、瘀血停積等,針對不同病機,采用宣肺清熱、健脾溫腎、舒肝行氣、活血除濕等法,避免痰濁為患。其次,痰濕及氣虛、陽虛體質是三陰性乳腺癌最多見的體質類型,改善偏頗體質,可以早期預防其發(fā)生與發(fā)展,從而改善預后。再次,痰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子,臨床上常先因病生痰,而后又因痰致病,二者互為因果。肝氣郁結、脾腎虧虛導致痰濁內阻是三陰性乳腺癌的主要發(fā)病原因,而痰濁內阻又進一步導致肝脾腎功能失常,循環(huán)往復,使病情惡化,繼而導致復發(fā)轉移。因此,在疾病發(fā)生的初始階段,應及早診治,以防發(fā)展及傳變。
患者,女,48 歲,2014 年5 月10 日就診于中日友好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腫瘤內科?;颊哂?013 年4 月行“右乳癌改良根治術”,病理示:浸潤性小葉癌(大小10 cm×9 cm×4.5 cm),可見脈管癌栓及神經侵犯,淋巴結轉移19/27。免疫組化:ER(-),PR(-),HER-2(1+),Ki-67(約50%+),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診斷:右側乳腺癌、pT3N3M0Ⅲc 期三陰性。術后行輔助放化療并規(guī)律復查。其母親有乳腺癌病史。
2014 年3 月,腫瘤標志物異常增高,PET-CT 報告多發(fā)淋巴結轉移、肝轉移,予吉西他濱+順鉑方案化療?;熯^程中出現惡心納差、乏力,舌體胖大,苔白膩,脈沉細。辨證為脾腎兩虛、痰濕內阻,方以六君子湯合六味地黃湯加減。方藥:清半夏10 g、陳皮10 g、黨參15 g、炒白術10 g、茯苓15 g、山藥15 g、山萸肉10 g、澤瀉10 g、白芍15 g、生甘草5 g。2 個周期后復查肝內病灶消失,淋巴結縮小,腫瘤標志物恢復正常,療效評價部分緩解,后繼續(xù)化療,中藥在健脾補腎的基礎上隨癥加減,5 個周期后評估完全緩解。
2014 年11 月,開始吉西他濱間斷維持治療4 個周期,出現Ⅱ度血小板減低及Ⅱ度藥物性肝損傷,中藥在前方基礎上加用二至丸、虎杖、敗醬草各15 g,以補腎清肝,提升血小板,保護肝功能。
2015 年2 月,停止維持化療,改用口服中藥維持治療,辨證屬脾腎兩虛,余毒未盡,方以四君子湯合二至丸及蔞慈散結方加減。方藥:黨參15 g、炒白術10 g、茯苓15 g、生甘草5 g、浙貝母15 g、瓜蔞皮15 g、山慈菇9 g、貓爪草30 g、生牡蠣30 g、夏枯草15 g 等。同時酌情選擇中成藥以化痰散結,扶正培本。規(guī)律復查至2020 年5 月,無復發(fā)轉移,一線治療無進展生存期達到72 個月。
按:該患者為晚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形體肥胖,痰濕體質,有家族史。術后13 個月出現多發(fā)淋巴結轉移、肝轉移,舌體胖大有齒痕,苔白膩,脈沉細,體現了三陰性乳腺癌脾腎兩虛、痰濁內阻的病機特點?;颊呋熎陂g,中醫(yī)以健脾補腎為主,六君子湯、六味地黃湯加減,減輕消化道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化療結束后,病灶消失,換用單純中藥維持治療,則在健脾補腎的基礎上配合化痰散結、解毒抗瘤之品,以防復發(fā)。其中瓜蔞皮、山慈菇、貓爪草、生牡蠣等是萬教授臨床最常用的化痰散結藥,亦是萬教授防治三陰性乳腺癌復發(fā)轉移的經驗方——蔞慈散結方的主要組成。多項研究證明[20-23],山慈菇可通過影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相關血管生成,進而抑制乳腺癌上皮-間質轉化,使細胞周期阻滯在G2期,誘導凋亡,具有明顯的抗癌效應;貓爪草總皂苷等有效成分通過促進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提高免疫活性,間接抑制腫瘤細胞增長,減慢腫瘤生長速度[24-26]。該患者目前仍在隨訪中,病情平穩(wěn),生活質量良好,提示中藥健脾補腎、化痰散結在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與康復中有重要作用,也是萬冬桂教授治療成功的諸多案例之一,值得進一步總結歸納,并加以推廣。
痰濁凝結是三陰性乳腺癌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病理基礎,亦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因素?;瞪⒔Y法是三陰性乳腺癌的重要治法之一,萬教授拓展化痰散結在預防三陰性乳腺癌復發(fā)轉移中的應用,并分別從“因虛生痰”及“因郁生痰”辨證遣方用藥,同時貫徹“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中醫(yī)理念,減少痰的生成,抑制痰的聚集,控制痰證進展,從而預防疾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