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憲明
(寧南縣人民醫(yī)院,四川 寧南,615400)
脊柱骨折在臨床屬于一種較為嚴重的骨折類型,如果控制不當會導致癱瘓,并對生命造成威脅,如果治療不當則會遺留腰痛等后遺癥。因此對于脊柱骨折需要有效進行骨折的復位并及時將功能進行恢復,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為骨折而導致的后遺癥,減少因為骨折對生活和身體的損傷。但是脊柱骨折類型較多,不同類型的骨折治療方法也存在差異,需要結合骨折的類型,采用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以提升治療質量。本文對脊柱骨折的治療方法進行簡單介紹。
脊柱骨折需要結合骨折的位置、骨折的類型以及穩(wěn)定性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案。對于單純、穩(wěn)定性的骨折需要為患者提供硬板床;對于不穩(wěn)定骨折則需要在背部放置軟枕,如情況適合則進行手術植骨內固定。如果合并出現(xiàn)脊髓的損傷,并且進行保守治療無法恢復,則進行椎板減壓、骨折復位內固定術,對骨折位置進行復位。
在用藥方面,脊柱骨折經(jīng)常伴隨著脊髓、神經(jīng)方面的損傷,藥物的使用需要充分結合疾病病情,對于嚴重性不強的骨折,可配合止痛藥物,并及時補充鈣和維生素;對于實施手術的患者則需要配合使用抗生素;而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癱瘓的患者,則需結合實際情況補充人體白蛋白、復方氨基酸等物質。
脊椎骨折主要包括頸椎骨折、胸腰椎骨折以及合并脊髓神經(jīng)損傷,不同骨折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療方式,具體方法如下:
頸椎骨折
頸椎骨折包括環(huán)椎骨折、樞椎齒狀突骨折、樞椎椎弓部骨折以及頸3-7骨折。
1.環(huán)椎骨折多為穩(wěn)定性的骨折,不容易發(fā)生神經(jīng)損傷的問題,一般在頸部和頭胸部進行石膏固定,待2-3個月之后將石膏去除即可。如骨折情況較為嚴重,出現(xiàn)骨折移位高于7mm或者愈合中出現(xiàn)問題的患者,可進行頸1、頸2融合術。
2.胸腰椎骨折則包括不同的種類,但是需要具體進行分析,如果僅為齒狀突尖部骨折,并且無神經(jīng)損傷則進行相應的牽引復位;如果基底位置發(fā)生骨折并且存在脫位的問題,則需要使用頜枕進行牽引復位,固定6周之后通過X線檢查確定復位的具體情況,待復位效果較好之后將固定器械去除,之后配合相應的康復訓練;對于未能完全愈合的患者,需進行頸椎融合術,修復畸形愈合。
3.樞椎椎弓部骨折一般不需進行手術干預,骨折對脊髓和神經(jīng)的損傷較少,可通過外固定方式進行復位。
4.頸3-7骨折:如果是單純的壓縮性骨折可進行牽引和石膏固定,如存在神經(jīng)方面的損傷則需要進行脊椎檢驗合并椎管成形手術。
胸腰椎骨折
這類骨折也需要結合不同的骨折特征制定適宜的復位方式。
1.單純的壓縮性骨折并且無神經(jīng)方面的損傷,則需要進行過伸復位,臥于硬板床,在腰部墊10-15cm軟墊,注意臥床期間的功能性鍛煉如背伸等運動,并在8周之后使用腰圍進行下床活動,將骨折進行糾正,對腰背肌肉進行鍛煉。
2.對于單純壓縮性骨折合并腰椎疾病患者則需要進行手術干預,實施椎管減壓、復位等,消除對腰椎神經(jīng)的壓迫。
3.嚴重壓縮性骨折并且伴隨著椎板下陷的患者,需要進行椎板切除,將壓迫位置進行釋放,并在全椎板兩側鉆孔進行絲線固定,保持椎管位置的穩(wěn)定性。
上述手術在術后均需要配合適宜的功能性鍛煉,注意對椎管功能的恢復,以減少后遺癥的出現(xiàn)。
脊柱骨折合并神經(jīng)損傷
脊柱骨折合并神經(jīng)損傷屬于脊柱骨折較為嚴重的一種類型,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在急性期,不全、全部癱瘓患者可使用強的松龍,其作用是在炎癥早期可以減輕滲出、水腫、毛細血管擴張等,從而改善患者傷處紅、腫、熱、痛的癥狀,在炎癥后期可以延緩肉芽組織生成,防止粘連和減輕后遺癥。但是藥物需要在受傷之后的8h內給藥,超過該時間段則藥物作用顯著降低。
對于發(fā)生脫位的患者需立即實施復位,如椎管內出現(xiàn)壓迫則需通過減壓術解除壓迫,再進行后續(xù)的治療;如果骨折并且伴隨著脊髓壓迫,則需要進行環(huán)椎后弓切除,對骨折進行糾正,解除壓迫;但是發(fā)生后凸畸形的患者則需要對后正中全椎體進行切除,解除壓迫之后進行椎弓根固定和植骨融合,以保持脊柱功能的穩(wěn)定性。
脊柱骨折是外力所導致的骨折,其發(fā)生往往給工作和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導致行動不便,嚴重時發(fā)生癱瘓,因此及時治療脊柱骨折很有必要。那么脊柱骨折應該怎么治療呢,從上述內容中可以看出脊柱骨折治療除及時治療外,還需要確定不同骨折類型,結合骨折類型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另外還要注意治療的原則,配合功能鍛煉,實現(xiàn)疾病的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