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真
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豹q如樂曲要講究好的“引子”,文章要講究好的“開頭”,語文課堂教學同樣也要講究好的“導語”。唯有如此,才能在課堂伊始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變得愿學、樂學,從而使課堂教學快速地步入正軌。
一、故事導入法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尤其對寓意深刻且幽默、輕松的故事情有獨鐘。教學中,教師恰當地選擇與文本內容有一定聯(lián)系的故事導入,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聽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其產生心靈的愉悅,在歡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啟迪。
在執(zhí)教《贈汪倫》時,筆者先給學生講述作者李白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背景故事,以故事導入新課,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還可以提高學生領悟課堂教學內容的能力,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
二、情境導入法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只有要求兒童作用于環(huán)境,其認識才能順利進行。只有當兒童對環(huán)境中的刺激物進行同化和順應時,其認識結構的發(fā)展,才能得到保障?!闭n堂教學伊始,教師運用生動優(yōu)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創(chuàng)設與課文教學內容相應的學習情境,能快速地讓學生置身其中,進入文本角色,想人物之所想,跟隨情節(jié)發(fā)展,與主人公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理解文意,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在執(zhí)教《賣火柴的小女孩》時,筆者創(chuàng)設情境:除夕夜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吃年夜飯,然而卻有一位孤苦、可憐的小女孩出現(xiàn)在漆黑又充滿寒意的大街上,光著雙腳,衣衫單薄,哆哆嗦嗦地一邊走著,一邊拼命地叫賣著手里的火柴,她是那么孤單、悲慘、無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睂W生聽完感同身受,迫切地想得知小女孩的有關情況,自然而然地就會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同情心,進入文本的學習。
三、提問導入法
提問導入法是教師對即將教授的課文內容先有大體的了解,并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成長經歷,設置幾個熟悉、感興趣,并與課文內容有密切聯(lián)系的富有啟發(fā)性和針對性的問題,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通過巧妙提問,讓他們處于一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狀態(tài),從而進入新課的學習。
在執(zhí)教《慈母情深》時,筆者設置問題:“同學們,母愛是無私的、偉大的,它體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請同學們說說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有哪些令你最感動、最難忘的瞬間,讓你體會到了母愛?”通過讓學生思考和回答這一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從而更深刻地把握課文內容。
四、實物演示導入法
教學中用實物導入能使教學內容直觀化、具體化,增強課堂教學的情趣。在演示過程中,教師能隨時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富有啟發(fā)性、趣味性的現(xiàn)象,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引導他們積極思考,產生強烈求知欲,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例如,在執(zhí)教《烏鴉喝水》時,筆者在課前準備了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和小石子,課堂上,往瓶子里慢慢地放入小石子,并請學生觀察瓶子里水位的變化,學生得出結論后,再帶領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這樣能快速讓學生理解課文的意思,并對故事有清晰、明確的認識。
五、視頻導入法
美學家王朝聞說過:“只有訴諸感覺的東西,才能引起強烈的感動?!毙W生正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活潑好動,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而視頻本身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更有感染力,能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迅速集中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從而進入到特定的學習情境中去。
語文教學的綜合性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因此,課堂導入的方法也有很多。導入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無論運用哪種導入方法,都需要教師精準把握文本內容,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靈活機智地去選擇、創(chuàng)設。只有方法恰當、適宜,才能使課堂教學“未成曲調先有情”,緊緊地抓住學生,引領他們帶著強烈的學習興趣走進文本,為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濟寧高新區(qū)柳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