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群英
【關鍵詞】學科融合;個性化發(fā)展;美育
美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并以此促使學生追求人生的情趣與理想境界。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劉海粟小學將美育視角觀照下的課程體系和教學行為,實踐于不同學科特色的“美的課堂”,致力于“美的課程”體系的構建,二者相輔相成,良性互驅,為解決當前教學實踐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價值方向。
一、學科美育實施的問題分析
1.內容碎片化無體系。
各學科教師都能意識到美育對本學科核心內容的促進作用,并積極在學科視域內進行探索與改進?;趯W科教學的“美育”體系還未成型,碎片化、單一性的教學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對美的感知和創(chuàng)造。
2.理念教條式創(chuàng)新少。
理念的高度決定行為的效度,基于美育視野的學科教學也需要理念引領。當下各學科教學中美育價值的滲透,大都參考教條化的、大框架下的相關理念,學科針對性、學生年齡特征針對性等都不強,由此也產生了教學行為創(chuàng)新性不足、效能轉化率不高等問題。
3.方式形式化輕實踐。
對于小學生而言,任何一種能力的習得,除了需要告知途徑之外,更重要的是結合實踐行為。在各學科進行美育滲透的過程中,廣大教師盡管都能認識到“需要做”,卻往往不得要領于“怎樣做”。美育教育在實踐層面的實施還存在意識不夠、力度不足的問題。
二、全學科融合式美育的價值追尋
1.促兒童多元發(fā)展。
打造全學科融合式美育體系,從目標看:是建設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基的課堂,讓學生領悟到學科之美、生活之美;從形式看:是呈現充滿生機與活力,洋溢歡聲與笑語的課堂,讓學生建立自信之美與自強之美;從方法看:是體現情趣與智慧的課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之美、思維之美;從結果看,是創(chuàng)生關注師生生命成長,學生個性得以張揚的課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之美、創(chuàng)新之美。
2.促學科聯合尚美。
學科融合式美育,既著眼于學科自身特色,關注、挖掘不同學科的核心價值,向學生傳遞美,引學生走進美,也立足于尋找學科之間的交融點、共通點,把小學階段的美育教學途徑,從點狀升級為網狀,從“各自為政”聯通為“有機統一”。學校站在學科融合的高度,以各學科骨干教師為牽頭人,從部分學科試點、部分課型試點,不斷豐富經驗、豐滿素材、完善體系。
三、學科融合式個性化美育的實施路徑
1.挖掘學科特征,助兒童個性化尋美。
學生應各美其美,學科也各有其美。學校在個性化美育實施過程中,挖掘學科特征,探尋學科特色美對美育實施的助推作用意義重大。因此,分析學科特質、分解學科中的美學元素,進而進行融合嵌入,能有效推進兒童個性化尋美。例如,在以“家鄉(xiāng)美”為研究主題的課堂上,語文教師執(zhí)教閱讀課《水鄉(xiāng)歌》,美術教師展示專題畫《水鄉(xiāng)圖》,音樂教師教唱改編的童謠《水鄉(xiāng)歌》,這些課堂的交互融合令學生情趣盎然,感受到了不同學科傳遞出不同的“家鄉(xiāng)美”。美的學科特征得以精準發(fā)掘,學生在多元多彩的課堂中多元發(fā)展,結合自身的認知基礎與偏好,在課堂中個性化尋美。
2.厘定學科要求,促兒童個性化向美。
在充分理解、剖析學科特征的基礎上,學校經過一個階段的課例實踐,逐漸明晰各學科在美育大板塊中承擔的角色與作用,進而厘定學科要求,使教師在實踐中,有理可依、有章可循。經過多年的探索,學校逐漸形成“美的課堂”實踐策略。例如,美的語文課堂要求在多元的活動中,引導學生感受形象美,品味語言美,喚起情趣美。教師能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引導學生體會美、啟發(fā)學生表現美、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美……在美的學科要求引導下,教師深入發(fā)掘學科中的美元素,教學的向美情趣被重視、學生的向美自覺得以牽引、提升。
3.創(chuàng)生學科特色,育兒童個性化審美。
在厘定學科要求的基礎上,各學科進一步對照學科特征、挖掘學科特色,聚焦學科研究主題、形成學科核心項目,使本學科教學內容更好地服務于學校美育體系。學校各學科均形成了各自的基礎特色項目。例如,英語學科推行基于“ 語用”的拓展課程,將Phonics(自然拼讀法)、原版兒歌融入日常教學,將基本教學與課外閱讀、原版繪本資源相結合,使學生浸潤于多元的“美課堂”。
4.構建教學范式,強兒童個性化創(chuàng)美。
學校從學科內在美、教學形態(tài)美等維度,總結提煉各學科“美的課堂”架構要素,進一步探索跨學科“融合式美的課堂”范式。教師通過學科間教學理念、教學資源、教學方法、認知目標等方面的融合,以模塊式、牽引式、整合式、拼盤式等多維度的融合形式,探索多學科間的相互滲透,有機共融,尋求“融合式美的課堂”教學范式。例如,教師執(zhí)教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美妙的杯琴》時,帶領學生在數學實踐課上探索數學與音樂的融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