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驍,鄧 偉,高 宇,孫 婧,吳 光,南光賢*
(1.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 神經內科,吉林 長春130033;2.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襄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神經內科;3.延邊醫(yī)院 神經內科)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CIS),是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頸動脈粥樣硬化在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1]。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與高尿酸(UA)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近年來受到關注。研究證實,Hcy水平升高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2-4],本研究通過對236例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血清Hcy、UA水平及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探討血清Hcy、UA水平與老年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為缺血性腦卒中的早期診斷和干預治療提供可靠臨床依據。
選取吉林大學中日聯(lián)誼醫(yī)院神經內科收治住院的236例老年腦梗死患者。納入標準:患者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診斷標準,并經頭顱MRI或頭CT證實。排除標準:患有嚴重心、肝、腎臟疾病者;血液病、惡性腫瘤、甲亢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近期感染、服用雌激素及2周內有外科手術或外傷病史。
對入組患者第2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Philips HD15) 進行檢查,從橫切面及縱切面掃描雙側頸總動脈、頸動脈分叉及頸內動脈顱外段,測量頸動脈血管內斑塊及血管狹窄程度。根據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將患者分為頸動脈粥樣硬化組(134例)與無頸動脈粥樣硬化組(102例),前者男75例,女59例;年齡57-81歲,平均(66.09±6.29)歲;后者男57例,女45例;年齡55-82歲,平均(66.04±7.0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入院時間、既往病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一般資料上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組再根據北美癥狀性頸動脈內膜切除術(NASCET)分級法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個狹窄組,分別為56例、40例、38例,年齡等一般資料上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按NASCET分級標準:輕度狹窄<29%;中度狹窄30%-69%;重度狹窄>70%。
所有入選患者于清晨采空腹8 h后的靜脈血,德國 Heraeus公司的自動生化分析儀采用循環(huán)酶法測定血清Hcy,同時檢測血清UA水平。血清Hcy參考值為5-15 μmol/L,UA參考值為90-420 μmol/L。
無頸動脈粥樣硬化組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組患者血清Hcy值、UA值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Hcy、UA水平比較(μmol/L)
頸動脈輕度、中度、重度狹窄組測定的血清Hcy值、UA值采用SNK-q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頸動脈狹窄程度越重,血清Hcy、UA水平越高,見表2。
表2 不同程度狹窄患者血清Hcy、UA水平的比較(μmol/L)
頸動脈狹窄程度與血清Hcy、UA水平的Spearman相關性分析示:頸動脈狹窄程度與血清Hcy、UA水平呈正相關(r=0.551、0.46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含硫的氨基酸,其代謝水平受葉酸和維生素B12的影響,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血液中Hcy的水平增高[2]。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5-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導致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促進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及血栓形成等,是腦梗死患者預后不良的一個獨立預測因素。對接受溶栓治療的腦梗死患者而言,En-Sheng Yao等[7]研究發(fā)現(xiàn)高水平的Hcy可獨立預測癥狀性顱內出血(sICH)發(fā)生的風險和不良的功能預后。但Yang Li等[8]對2291例中國偏遠地區(qū)的老年人群研究發(fā)現(xiàn)該地區(qū)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更高,其與頸動脈粥樣硬化之間無顯著相關性,結果與本研究結果不同,可能與選取的樣本來自偏遠地區(qū)人群有關,仍期待更大規(guī)模、多中心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本研究結果顯示,頸動脈粥樣硬化組血清Hcy水平顯著高于無頸動脈粥樣硬化組(P<0.05),且頸動脈狹窄程度越重,血清Hcy水平越高,提示血清Hcy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危險因素之一。
尿酸是人類和靈長類動物中嘌呤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目前的研究已經表明了血清尿酸和腦梗死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對腦梗死的影響[9]。血清尿酸濃度的升高可能會加重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因為它會引起氧化應激,加重血管內皮損傷[10],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11],引起血液黏度增高,激活血小板及促進血小板血栓形成,以及誘導血管收縮介質白細胞介素-1和血管緊張素-II[12]產生,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Shinya Kawase等[13]研究認為低水平的血清尿酸可以作為預測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頸動脈粥樣硬化組血清UA水平顯著高于無頸動脈粥樣硬化組(P<0.05),且頸動脈狹窄程度越重,血清UA水平越高,表明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可促進老年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及發(fā)展。老年腦梗死患者中,頸動脈狹窄程度與血清Hcy、UA水平呈正相關(r=0.551、0.46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提示血清Hcy、UA水平與頸動脈狹窄程度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血清Hcy、UA水平增高可促進老年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導致腦梗死的發(fā)生,是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且對于預測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狹窄程度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