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強
深度學習是指向立德樹人的,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動心動情,深度學習的課堂更有品質,會讓真實的學習真實地發(fā)生。
一、“深度學習”的概念
“深度學習”就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fā)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二、“深度學習”的特征
“深度學習”具有以下五個特征:
1.聯(lián)想與結構:經(jīng)驗與知識的相互轉化
通過調動以往的經(jīng)驗來參與當下的學習,又要將當下的學習內容與已有的經(jīng)驗建立起結構性的關聯(lián),從而使知識轉化為與學生個體有關聯(lián)的、能夠操作和思考的內容。
2.活動與體驗:學生的學習機制
“活動與體驗”是深度學習的核心特征,回答的是學生的學習機制問題?!盎顒印笔侵敢詫W生為主體的主動活動,而非簡單的肢體活動,“體驗”是指學生作為個體全部身心投入活動時的內在體驗。
3.本質與變式:對學習對象深度加工
“本質與變式”回答的是如何處理學習內容的問題。它要求學生能夠抓住教學內容的本質屬性去全面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而不是簡單地掌握孤立的知識點或記憶更多的事實性知識。
4.遷移與應用:在教學活動中模擬社會實踐
“遷移與應用”解決的是間接經(jīng)驗直接化的問題,即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問題。
5.價值與評價:“人”的成長的隱性要素
“價值與評價”回答的是教學的終極目標及意義,明確教學是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要以人的成長為宗旨。
三、深度學習如何展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以往我們的教案中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第一步是“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這里的“情境”是淺層次的“話題情境”,其作用不過是引出話題,而深度學習要求提供給學生的情境是深層次的“問題情境”,要求貼近學生生活,有現(xiàn)實性,也有解決問題的必要性。
同學們會按照要求進行寫作,老師可以讓他們進行交流。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動筆和動嘴不一樣,只是背誦概念容易犯“紙上談兵“的錯誤。問題也會暴露出來,整個思考的過程就是深度思考的過程,整個動筆及討論修正的過程就是深度學習的過程。
(二)注重應用
如在《勸學》的新授課中,教師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文本后,讓學生嘗試用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設定幾個問題,讓學生結合自身經(jīng)驗進行交流。交流過程中學生深刻感受到不同的方法都有相同的思考過程——從條件想起。課堂上以幾個大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思維的大空間,教師退到臺后巧妙地指引學生在臺前有序地探索,學生學會從條件想起的策略,同時更體會到策略的價值。
(三)逆向思維
深度學習特征中的2、3兩點提到“學習機制”和“對象深加工”問題。“深度學習”時我們可以試著對學生進行逆向思維引導,訓練和啟發(fā)學生的深層次學習與積累。
舉例:學生訂正試卷時,習慣按照答案正向思維,看如何得出結果。2019年高考文學類文本閱讀全國Ⅱ卷《小步舞》第8題“請以老舞蹈師為例,談談小說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學生一般會按照正向思維進行思考總結:人物形象表現(xiàn)手法有哪些?文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然后進行圈點標注、信息篩選和整合。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啟發(fā):假定你是作者,你想通過什么手法塑造一個怎樣的人物來表現(xiàn)懷舊的主題?你想將主人公置于怎樣的環(huán)境中?要解答第一個問題,就要聯(lián)想到人物的描寫手法: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要回答第二個問題,就自然涉及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等問題。
總之,核心素養(yǎng)是目的,深度學習是抓手,合理設計是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