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忠強 李春燕
〔摘要〕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當代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學理啟示和示范價值。近年來,學界圍繞該書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啟示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在研究視野、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為此,學界應在進一步拓寬研究視野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研究內容的系統(tǒng)性,以推動相關研究繼續(xù)走向深入。
〔關鍵詞〕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啟示研究;綜述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廣大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無論是在學理層面上,還是在示范價值層面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fā)性意義。筆者對近年來部分學者圍繞該書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啟示的學術成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進一步研究的重點和方向,以期為推動相關研究走向深入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關于啟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要吃苦耐勞方面的研究
吃苦耐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因素?!读暯降钠吣曛鄽q月》啟示青年學生要從小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質,學界則主要圍繞“不畏苦難”“熱愛勞動”兩個方面開展相關研究的。
(一) 不畏苦難
習近平在七年知青歲月中不畏苦難的寶貴精神品質,啟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要勇于面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一切艱難險阻。田松波認為,當代青年要以青年習近平為榜樣,無論自己身處何種困苦、不利的環(huán)境都要勇敢而堅毅,直至到達理想的彼岸 〔1 〕。夏姚璜在宏觀概括青年習近平成長歷程的基礎上,認為青年人只有學習并具備了不畏艱難險阻的可貴品質,才能真正為最終的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2 〕。吳佩玲、王好認為,如何正確地面對苦難、戰(zhàn)勝苦難是青年習近平知青生涯對當代青年學生在成長成才方面的重要啟示之一 〔3 〕。楊穎認為,青年習近平知青生涯所蘊含的青春密碼最首要的就是那種身處困苦而永不畏懼的可貴情懷,而青年人只有具備了這種身處逆境而勇往直前的勇氣,才能真正使自己具備成功的可能 〔4 〕。蔡信強在探討青年習近平知青生涯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啟示的基礎上,認為當代青年學生應該重視提升自身應對困難環(huán)境的能力 〔5 〕。
(二)熱愛勞動
在七年知青歲月中,習近平身體力行、全力以赴地和社員一起勞動,充分彰顯了他熱愛勞動的優(yōu)秀品質。劉朔邑在對青年習近平知青生涯之“初心”進行深入闡述的同時,呼吁青年學生要學習青年習近平熱愛勞動的好品質,認為只有具備了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才能有助于青年學生保持好自己的“初心” 〔6 〕。姜玉香認為,青年習近平的知青歲月是當代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鮮活教材,他們唯有樹立熱愛勞動、矢志奮斗的可貴情懷,才能真正為自身的后續(xù)人生發(fā)展奠定堅實的精神基礎 〔7 〕。喬雪在系統(tǒng)論述新時代青年要向青年習近平全面學習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是當代青年學生最應具備的內在品質之一〔8 〕。王幸芳在深入解讀青年習近平成長“密碼”的基礎上,指出廣大青年朋友要想成為新時代的“民族脊梁”,就必須具備包括熱愛勞動、不怕困難等在內的良好內在品質 〔9 〕。李志勛在宏觀品讀青年習近平知青生涯成長足跡的同時,指出當代青年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要沿著領袖青年時期的成長足跡,在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中尋求成功的秘訣 〔10 〕。以上論述既深刻揭示了青年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要養(yǎng)成吃苦耐勞這一可貴品質的深刻道理,也為廣大青年學生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如何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品質提供了重要啟示。
二、關于啟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要樂觀向上方面的研究
具備樂觀向上的可貴品質是《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啟示之一。近年來,學界主要圍繞“不怕挫折”“積極樂觀”兩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一)不怕挫折
在七年知青歲月中,面對歷史條件和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相互交織而造成的一系列挫折,習近平非但從不氣餒、從不低沉,反而百折不撓、遇挫彌堅。青年習近平不怕挫折的可貴品質啟發(fā)青年學生在自身成長成才的過程中要練就不怕挫折的堅強意志。王文剛認為,青年習近平知青生涯對當代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最大啟示就是自強不息、無懼挫折的人生豪情,青年人唯有具備了勇于面對一切苦難的強大內心,才能為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 〔11 〕。毛志華在認真品讀青年習近平成長歷程的同時,對其中所展現出來的諸多可貴精神財富進行了深入的學理分析,認為青年在面對任何挫折時表現出無所畏懼的情懷是最為可貴的人生財富 〔12 〕。王燕萍在對習近平知青生涯當中所蘊含的“青春寄語”作出系統(tǒng)闡述的同時,呼吁廣大青年學子要深刻領悟其中對于自身成長成才方面的人生啟迪,尤其要注重在實踐中磨練自己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質 〔13 〕。徐華偉在深入總結青年習近平奮斗足跡的基礎上,對青年學子應該著重學習的相關人生道理作出了系統(tǒng)的闡釋和全面的學理分析,認為青年人要養(yǎng)成不懼挫折的勇敢品質,并要在實踐中反復磨練 〔14 〕。
(二)積極樂觀
在陜北插隊的七年中,青年習近平每每遇到困難總是迎難而上、戰(zhàn)而勝之,充分展現了他在困難面前能夠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青年習近平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啟示廣大青年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陳明凡、鄒洋認為,青年學子尤其應該具備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特別是在面對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時,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是其戰(zhàn)勝困難、獲得進步的關鍵因素 〔15 〕。阿進錄在解讀青年習近平人生奮斗歷程的基礎上,探討了其中所蘊含的關于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啟示,認為在青少年階段通過自身的實踐磨礪而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 〔16 〕。曾代頻認為,在艱難困苦的外在環(huán)境中始終讓“詩和遠方”永駐心間,是積極樂觀人生態(tài)度的重要表現,當代青年學子在面對各種苦難處境時要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強大內心 〔17 〕。耿樹偉在解讀青年習近平奮斗足跡的基礎上,指出積極樂觀是青春概念、內涵的應有之義,當代青年學生只有在生活、學習中永遠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才能書寫出青春的真諦 〔18 〕。以上論述既深刻揭示了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需要具備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應始終保持樂觀向上人生態(tài)度的哲理,也為廣大青年學生在人生征途上如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提供了有益的啟迪。
三、關于啟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要努力讀書方面的研究
青年時期是人生讀書學習的大好時光,而歷史也一再證明,讀書學習的青春是最為動聽的人生贊歌?!读暯降钠吣曛鄽q月》啟示青年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只有努力讀書,才能為自己的人生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近年來,學界圍繞“刻苦讀書”“讀思結合”兩個方面展開了以下研究。
(一)刻苦讀書
習近平在七年知青歲月里始終堅持刻苦讀書,而正是由于他在青年時期博覽群書、刻苦攻讀的實踐堅守,才為其成長成才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功底。習近平在知青歲月里刻苦讀書的精神啟示廣大青年學生,要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養(yǎng)成刻苦讀書的好習慣。謝忠強、袁隨芳在深入分析習近平知青生涯中讀書特點的基礎上,認為刻苦讀書是每一位有志青年都應該具備的可貴品質,青年學子只有通過刻苦讀書才能具備扎實而系統(tǒng)的學識,而唯有具備扎實而系統(tǒng)的學識,才能使自己在知識經濟時代實現人生的升華 〔19 〕。姜松梅認為,青年習近平知青生涯中所展現出來的諸多精神品質,給人以無限的感動與啟迪,而對于廣大青年學子而言,首先要深刻領悟、踐行其中關于青年應刻苦讀書學習的道理 〔20 〕。范軍在品讀青年習近平奮斗歷程中所展現出來的“青春力量”的基礎上,認為廣大青年學子應努力踐行青年習近平奮斗歷程中所展現出來的無論身處何境都要刻苦讀書的品格 〔21 〕。王合清對青年習近平身處艱難困境仍刻苦讀書的可貴品質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呼吁廣大青年學生要在寶貴的青春歲月中努力讀書,認為唯有刻苦讀書方能不負韶華 〔22 〕。
(二)讀思結合
習近平在七年知青歲月中不僅刻苦讀書,而且養(yǎng)成了讀思結合的好習慣,為其日后讀以致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读暯降钠吣曛鄽q月》啟示廣大青年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學會思考,只有讀思結合才能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楊曉春認為,廣大青年學生應該向領袖人物學習,從小養(yǎng)成愛讀書、會讀書、讀思結合的良好習慣。唯有如此,才能為自己的人生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3 〕。馮趙建以工科青年學子創(chuàng)業(yè)觀養(yǎng)成為研究的落腳點,提出青年學子在自身創(chuàng)業(yè)知識的閱讀、實踐過程中,要將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在一起。唯有讀思結合,才能將書本上的創(chuàng)業(yè)理論真正轉化為科學的創(chuàng)業(yè)觀 〔24 〕。黃璐在分析青年習近平奮斗歷程對青年成長成才啟示的基礎上,探討了青年學子的讀書學習問題,認為讀思結合是青年學子最應具備的學習品質 〔25 〕。馬琳、武杰系統(tǒng)論述了習近平知青奮斗歷程對當代青年學子的諸多寶貴啟示,尤其對青年學子應該在刻苦讀書的基礎上養(yǎng)成讀書與思考有機結合的可貴品質進行了深入的學理分析 〔26 〕。王艷在論述青年習近平“好學”特點的同時,對其中所蘊含的關于青年學子應該在讀書學習過程中多動腦思考的寶貴啟示作出了全面的論述 〔27 〕。以上這些論述既深刻揭示了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應以刻苦讀書為先務的道理,也對他們如何通過學思結合提高學習效率提供了重要啟示。
四、關于啟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要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研究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除了啟示青年學生要養(yǎng)成“吃苦耐勞”“積極樂觀”“刻苦讀書”“讀思結合”的良好品質之外,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也是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方面的重要啟示。近年來,學界主要圍繞“學習群眾”“服務群眾”兩個方面展開了分析與探討。
(一)學習群眾
習近平在七年知青歲月中養(yǎng)成了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好習慣,始終堅持向群眾學習,為其日后樹立科學群眾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青年習近平堅持向群眾學習的可貴品質啟發(fā)青年學生要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拜群眾為師,不斷汲取廣大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吳高杰認為,青年學生應該樹立科學的群眾觀,把尊重人民群眾、向廣大人民群眾學習作為自己樹立科學群眾觀的基石 〔28 〕。楊志和在論述習近平知青生涯在其“政治人生”中重要影響的同時,對其青年時期的群眾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認為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是青年習近平科學群眾觀的重要特征,當代青年也應自覺拜人民為師,虛心向人民學習 〔29 〕。肖劍南認為,廣大青年學生只有將自己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相結合,并虛心向群眾學習,才能獲得真才實學 〔30 〕。曹智認為,習近平的知青奮斗歷程啟示廣大青年學生只有將自己的人生之樹扎根于廣大群眾的沃土中,并向廣大人民群眾認真學習,才能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31 〕。
(二)服務群眾
習近平在七年知青歲月中不僅堅持向群眾學習,還牢固樹立起了為群眾服務的意識,生動展現了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為民情懷。新時代,青年學生要注重涵養(yǎng)為群眾服務的高尚情懷,以期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趙靜在探討習近平知青生涯對廣大青年學生思想啟示的同時,認為他們還應該把自身的人生規(guī)劃和為群眾服務的偉大理想有機地結合起來 〔32 〕。肖霜認為,知青時期習近平為基層群眾服務的自覺意識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重要展現,廣大有志青年應該將為群眾服務、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33 〕。阮博認為,在習近平七年的知青生涯中,“群眾利益至上”的觀念對其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理論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這一論述啟示青年學子只有將自己的學識與服務群眾的偉大事業(yè)充分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34 〕。陳麟輝在解讀習近平知青時期偉大精神品格的同時,對其“群眾利益至上”的情懷作出了深入的分析,并呼吁青年學子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從小就確立起為群眾服務的愛民情懷 〔35 〕。汪琦認為,習近平的知青生涯就是一段有志青年尊重人民群眾、學習人民群眾、服務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歷程,廣大青年學子應該像習近平總書記那樣從小就養(yǎng)成關愛群眾、服務群眾的可貴品質 〔36 〕。學界關于《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于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需要樹立科學群眾觀啟示的研究,啟發(fā)了廣大青年學生只有牢固樹立起為群眾服務的高尚情懷,才能真正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
五、反思與展望
綜上所述,近年來學界主要圍繞《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中吃苦耐勞、積極樂觀、努力讀書、讀思結合、樹立科學群眾觀等方面對當代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重要啟示作了深入的探討與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學界雖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其還應從拓寬研究視角、豐富研究方法、更加注重研究內容的系統(tǒng)性等方面作出努力,以深入挖掘《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當代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啟示。
(一) 拓寬研究視角
學界在研究該書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啟示時,主要是從歷史學的學科視角切入的,相關研究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需不斷拓寬研究視角。筆者認為,學者們在研究習近平七年知青生涯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啟示時,除了以歷史學為研究視角外,還應涉及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學科,而只有在多學科研究視角相互交融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推動相關研究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二)研究方法要更加多元
學界在開展相關研究時,研究方法比較單一,主要采用的是文獻研究法。今后,學界在繼續(xù)推動相關研究走向深入的過程中要不斷創(chuàng)新,采用更加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如文獻研究法、綜合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田野調查法等,以不斷推進相關研究走向深入。
(三)研究內容要更加注重系統(tǒng)性
如前所述,學界雖然圍繞該書對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啟示進行了持續(xù)而深入的探討,其研究內容主要涉及吃苦耐勞、積極樂觀、努力讀書、讀思結合、樹立科學群眾觀等方面,但具體到單個研究文獻的內容而言,則多是對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因素的“細碎化”探討。今后,學界只有將習近平七年知青生涯對于廣大青年學子成長成才的啟示作為一個有機的研究對象,系統(tǒng)而深入地去探討相關的問題,才能真正做到注重“整體性”、避免“細碎化”。
〔參 考 文 獻〕
〔1〕田松波.青春是用來奮斗的——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J〕.中國鹽業(yè),2018(05):63-64.
〔2〕夏姚璜.追尋青春歷練的足跡——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J〕.學習月刊,2017(11):49-51.
〔3〕吳佩玲,王 好.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的當代價值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19):292-294.
〔4〕楊 穎.找尋青春答案 匯聚前行力量——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J〕.人民論壇,2018(24):42-43.
〔5〕蔡信強.《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中國校外教育,2018(24):2-3.
〔6〕劉朔邑.永不褪色的初心——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J〕.政工學刊,2018(08):92-93.
〔7〕姜玉香.矢志奮斗 砥礪前行——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J〕.發(fā)展,2018(10):46-47.
〔8〕喬 雪.《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新時代青年成長的啟示〔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18(05):66-67. 〔9〕王幸芳.做民族的脊梁——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杭州(周刊),2018(03):50-51.
〔10〕李志勛.探尋領袖成長足跡 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中國民政,2017(19):11-12.
〔11〕王文剛.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給我們的啟示〔J〕.西部大開發(fā),2017(10):58-60.
〔12〕毛志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J〕.新東方,2018(04):83-85.
〔13〕王燕萍.聽青春寄語,傳榜樣力量——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黨史文匯,2017(11):63-64.
〔14〕徐華偉.習近平關于青年的論述對新時代青年成長的啟示——以《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為考察視角〔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9(04):79-82.
〔15〕陳明凡,鄒 洋.習近平成長道路對當代大學生的啟示——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J〕.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2019(02):48-54.
〔16〕阿進錄.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青海黨的生活,2019(02):28-32.
〔17〕曾代頻.為了心中的“詩和遠方”——品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政工導刊,2017(12):34-35.
〔18〕耿樹偉.青春作證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讀后感〔J〕.檔案天地,2017(12):61-62.
〔19〕謝忠強,袁隨芳.窯洞書香:七年知青歲月中習近平讀書特點論析〔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2):28-31.
〔20〕姜松梅.人生價值與自我實現——《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大學生成長的啟示〔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1):1-4.
〔21〕范 軍.回眸浪漫歲月 汲取青春力量——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先鋒隊,2018(05):52.
〔22〕王合清.青年習近平的人格力量——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當代黨員,2018(13):61-62.
〔23〕楊曉春.愛讀書,善思考,能吃苦,有情懷——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人民司法(天平),2018(09):103-104.
〔24〕馮趙建.工科高校加強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觀教育的路徑探析——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12):281-284.
〔25〕黃 璐.習近平青年成長思想淺析——《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的啟示〔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1):5-8.
〔26〕馬 琳,武 杰.論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對當代大學生的啟示意義〔J〕.黨史博采(下),2018(08):63-64.
〔27〕王 艷.好學上進 成就偉大——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J〕.領導之友,2017(24):73-75.
〔28〕吳高杰.習近平知青時期的群眾觀研究——以《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為視角〔J〕.欽州學院學報,2019(02):8-13.
〔29〕楊志和.七年知青歲月是習近平總書記政治人生的出發(fā)點〔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7(04):13-15.
〔30〕肖劍南.深入群眾才能“蒸發(fā)書本水分”獲得真知——《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閱讀體會〔J〕.福建黨史月刊,2018(04):51-53.
〔31〕曹 智.深植沃土根基壯——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J〕.政工學刊,2017(11):92-93.
〔32〕趙 靜.《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07):66-68.
〔33〕肖 霜.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源起——《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的啟示〔J〕.桂海論叢,2019(02):34-37.
〔34〕阮 博.知青經歷與習近平治國理政品格的熔鑄——從《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說開去〔J〕.中國青年研究,2018(09):5-10.
〔35〕陳麟輝.心中有信仰 腳下有力量——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J〕.黨政論壇,2018(06):6-7.
〔36〕汪 琦.熱愛人民服務人民的生動實踐——讀《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有感〔J〕.青海黨的生活,2018(07):37-38.
責任編輯 芳 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