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中嬌
摘要:隨著現代物流業(yè)發(fā)展,人工搬運貨物速率無法滿足企業(yè)要求,叉車產業(yè)得到快速發(fā)展,符合市場需求的叉車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文章首先對用戶需求的概念進行綜述,調研國內外叉車造型現狀,分析叉車造型特征,預測叉車造型的發(fā)展趨勢;然后訪談叉車操作員,了解操作用戶的需求,挖掘設計點,總結設計原則;最后基于用戶需求進行叉車造型設計實踐,構建叉車造型創(chuàng)新設計方案,以期設計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和用戶需求的叉車造型。
關鍵詞:用戶需求;叉車;造型設計
中圖分類號:TH2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1)02-0155-02
1 用戶需求概述
用戶需求是產品設計的基礎,人類的各種需求促使身體表現出相應的行為特征,因此設計師在做設計時首先需要洞察目標用戶的具體需求,才能設計出好的產品,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讓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獲得幸福感[1]。用戶需求主要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幾個方面[2]。因不同的用戶自身特征不同,對產品需求也會有所不同。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先確定目標用戶,采用科學的調研方法去挖掘用戶需求,然后根據用戶需求展開產品設計。由此來幫助企業(yè)研發(fā)生產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使得企業(yè)獲得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yè)的生產經營目標[3]。
2 國內外叉車造型現狀
2.1 國內叉車造型現狀
國內叉車企業(yè)主要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國內大型的主導企業(yè),比如杭叉集團和安徽合力集團等;第二種是外國的叉車巨頭在國內投資建設的公司,如豐田,林德等企業(yè);第三種則是國內一些較為有實力的非叉車生產企業(yè),如中國重汽集團,以及一些民營企業(yè)[4]。國內本土叉車企業(yè)則受制于一些專利技術和企業(yè)生產規(guī)模之類的因素,只能模仿大企業(yè)的產品,或者生產一些常規(guī)基礎的產品。
國內叉車造型的獨創(chuàng)性不高,市面上大部分產品均較為普通常規(guī)。相對于國外叉車來說,國內叉車造型創(chuàng)新性不足,其中一部分產品通過模仿國外叉車的造型來進行改良設計。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國內叉車企業(yè)的產品生產技術不高,生產設備也不算先進。所以在進行造型創(chuàng)新設計時,在生產條件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國內叉車企業(yè)因受公司規(guī)模的限制,無法投入較高成本進行產品研發(fā),大多追求產品生產周期短,可盡快上市盈利。這就使得造型方面沒有特點和質感,不能傳遞企業(yè)的文化特色,沒有自身的品牌特點。叉車產品大部分造型線條多為直線,顯得有些呆板,車身各部件的過渡銜接部分也比較生硬,零部件暴露較多;護頂架不具備防震的功能,在人機工程方面的設計考慮也不多,座椅舒適度不足:駕駛室框架、貨叉和擋貨架與車身主體色彩搭配也不夠協調。
2.2 國外叉車造型現狀
國外叉車發(fā)展的時間也比國內的時間要長,整體比國內叉車發(fā)展更加成熟。德國的林德叉車、日本豐田叉車以及一些較大的叉車企業(yè)在叉車造型設計方面起步較早,主要是將一些汽車造型設計所用的設計元素用于叉車設計。
林德叉車作為國際上知名的叉車品牌,生產技術和研發(fā)實力均處于較高水平,其中高端產品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叉車造型設計獲得過眾多國際設計大獎。林德叉車的外型在叉車行業(yè)來說應該是最優(yōu)秀的,整體風格吸收了汽車設計元素中的流線型設計。產品配重采用了大圓弧的元素,盡可能的減小了回轉的半徑,增大了叉車在較為狹窄的空間內行駛的可能性。在整體的造型中,弧線的連接十分流暢,使得整個造型富有動感。技術方面采用了一體化的懸浮防震護頂架設計,為駕駛員創(chuàng)造了舒適的駕駛條件,駕駛室部分的空間安排更加合理,操作界面也更符合人機性。車身整體協調,給人靈動敏捷的感覺。
日本的豐田叉車也是較為大型的叉車企業(yè),其在叉車的外觀設計中加入圓滑的曲線,代替以前的平直線條,追求流暢美觀的造型。隨著叉車零部件生產加工工藝的提高,很多部件使用的壽命加長了,不需要拆卸下來替換。同時還推出了一些概念款的叉車,造型更是新奇炫酷,令人眼前一亮。概念款叉車的車身趨于圓潤,線條更加流暢簡潔。不過概念款若要實際應用可能還有一些困難,但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日后實現也是有可能的。
現階段國外叉車企業(yè)的生產技術和設計水平均高于國內叉車企業(yè),造型更具整體性和綜合性,各個部件設計時被車體隱藏,車身看起來更簡潔。國外企業(yè)叉車設計強調從人機與環(huán)境協調的角度進行考量,追求人機協調,使得用戶操作起來流暢舒適,注重通過產品向用戶傳遞企業(yè)品牌的理念[5]。
3 叉車用戶需求訪談調研
叉車作為一種專業(yè)的運輸設備,只有駕駛員在操作的過程中才能了解具體的產品需求,通過訪談用戶的調研方法了解用戶需求,有利于后續(xù)設計的展開。因此對一些叉車操作用戶進行了訪談,關于駕駛年齡、工作環(huán)境特征以及使用叉車過程中所遇見的操作問題進行訪問,并請目標用戶對叉車的外形設計提出期望,根據訪談結果總結目標用戶對叉車造型的設計需求。訪談結果整理如表1所示,駕駛員對于叉車造型的車身穩(wěn)定性,座椅舒適性,整體靈活性和扶手方便性等幾個方面提出期望。
4 基于用戶需求的叉車造型設計原則
4.1 安全性原則
叉車造型設計的第一原則是安全性原則。根據之前對叉車駕駛員的用戶需求調研可得,叉車在駕駛過程中曾有發(fā)生傾翻事故的先例,處于對駕駛員人身安全的考慮,叉車造型設計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安全性原則。因此設計車身造型時必須保證車座底盤穩(wěn)定,車身上部分在滿足功能需求的情況下,保證其輕量化。以此來防止叉車駕駛途中急剎轉彎造成車身傾翻的危險。在車身整體設計協調的基礎上,確保產品的安全性。
4.2 舒適性原則
叉車造型設計的第二個原則是舒適性原則。叉車操作員在貨物較多的時候,需要工作較長時間,叉車造型設計時需要考慮用戶工作時的舒適需求。叉車駕駛艙的尺寸和座椅、方向盤等的布局規(guī)劃,必須結合人機工程學進行合理的安排,提升用戶駕駛叉車時的舒適性。同時叉車造型設計應具有一定美觀性,滿足叉車用戶的審美需求,提升叉車駕駛員在駕駛車輛時的愉悅感。
4.3 易操作原則
叉車造型設計的第三原則是易操作原則。叉車駕駛員的駕駛流程分為進入叉車、開始駕駛和駕駛結束三大流程,在這三大流程中又可以將駕駛員的行為細化為很多步驟,如打開車門、握住扶手、拉扶手、進入駕駛艙、握住方向盤、叉起貨物、放下貨物、下車關門等。在設計過程中應先研究操作員的行為流程,根據流程梳理排布部件位置,防止操作員在駕駛流程中遇到障礙,導致操作不便。因此,叉車造型設計必須遵循駕駛員易操作原則。
5 基于用戶需求的叉車造型設計實踐
根據之前訪談所篩選出來的用戶需求,結合叉車設計的安全性原則、舒適性原則、易操作原則三方面展開設計。進一步將叉車的操作流程進行梳理,確定具體的設計點。針對叉車的車身形態(tài)、駕駛艙內座椅、扶手、方盤和操作知識盤等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首先,對產品造型方案進行頭腦風暴,叉車在設計造型時底座應該較為穩(wěn)重,防止叉車在突然進行制動或轉彎時失去穩(wěn)定性導致傾翻;其次,在設計叉車車身的上半部分時,需要視覺上看起來較輕,否則容易給人笨重的感覺;再次,為防止車身看起來過于機械化和呆板,叉車整體車型線條應較為流暢,給人親和之感;最后,內部座椅、扶手和方向盤應滿足簡潔舒適以及易操作的特點。
產品模型草圖的構建如圖1和圖2所示。在草圖的基礎上將方案細化,用三維軟件進行建模渲染。結合人機工程學對產品內部的座椅、扶手和操作盤近一步細化,確定最終產品方案,如圖3所示。
6 結語
本次叉車設計研究主要從調研市場上國內外叉車產品造型入手,分析了現階段國內叉車造型的不足之處,結合國外知名叉車企業(yè)高端產品的特征,預測叉車市場產品的發(fā)展方向,定位叉車設計外型特征。之后結合用戶需求來總結市場現有叉車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良設計。本文旨在通過對叉車造型的改良設計為叉車行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一定貢獻,為同類產品的造型設計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幸榮,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0 (20):303-305.
[2]姚湘,胡鴻雁,李江泳用戶情感需求層次與產品設計特征匹配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9 (02):304-307.
[3]蔡杰.以用戶需求為目標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策略[J].磚瓦,2020(11):42-44
[4]姚振綱,國內叉車市場現狀及產品發(fā)展趨勢分析[J].商業(yè)經濟,2010 (12):96-97.
[5]肖崇文.三一集團平衡重式叉車造型設計[D].湖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