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昌
(南昌市中心血站,江西 南昌330025)
固相層析法血型檢測卡是一種較為新穎獨特的血型初篩試劑,因固相層析法血型檢測卡產品為英科新創(chuàng)(廈門)科技有限公司獨家專利擁有,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有特別之處,尤其是與目前市場上的玻片法(紙板法)、試管法、微量板法和微柱凝膠法等常見的血型檢測方法相比,在使用和操作上,有較多的差異。我站從2018年6月份試用以來,發(fā)現(xiàn)了3例ABO血型初篩錯誤,現(xiàn)將可能導致結果的不易,報告如下。
1.1 標本來源 2017年6月1日-7月31日及2018年6月1日-7月31日南昌市中心血站無償獻血者采前手指尖血樣和獻血后檢驗留取的血樣管。
1.2 試劑 英科新創(chuàng)(廈門)科技有限公司ABO血型正定型試劑盒(固相法)(2018039051/20200322);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生產抗A、抗B血型檢測試劑 (單克隆抗體)(20160709/20180714,201701229/20191227);長春博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ABO血型反定型試劑盒紅細胞。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1.3 儀器 檢驗科進行ABO血型正反定型使用儀器為美國貝克曼PK7300全自動血型分析系統(tǒng)。
1.4 方法 ⑴2017年6月1日-7月31日采血點采用紙板法使用抗A、抗B血型定型試劑(單克隆抗體)對獻血者獻血前初篩ABO血型,3分鐘按照有無凝集判斷結果;⑵2018年6月1日-7月31日采血點采用固相層析法血型檢測卡對獻血者獻血前初篩ABO血型,主要操作為采集獻血者手指尖血樣,先加入血樣于血型卡S窗口,每孔加1滴(約10μl);再加血型稀釋劑于血型卡D窗口,每孔5滴(約50μl),1分鐘判讀結果。結果判讀標準,S孔顯色紅色為陽性,S孔顯色變白為陰性。⑶檢驗科對獻血者獻血后留樣的血標本采用全自動血型儀進行ABO正反定型,確定其最終ABO血型。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并運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對2017年和2018年采血點的獻血者獻血前兩種方法初篩ABO血型的正確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017年和2018年獻血人群ABO血型分布及ABO初篩血型和復查確定血型情況 見表1。
表1 2017年和2018年ABO初篩血型和復查確定血型情況
2.2 2018年6月1日至7月31日獻血前血液初篩共計7243例標本,ABO血型初篩重復試驗5例,復檢率為0.069%(5/7243);血型初篩錯誤3例(其中B型誤定為O型,O型誤定為AB型,O型誤定為B型各1例),初篩錯誤率為0.041%。2017年6月1日至7月31日獻血前血液初篩共計6068例標本,ABO血型初篩重復試驗2例,復檢率為0.033%(2/6068);血型初篩錯誤1例(B型誤定為O型),初篩錯誤率為0.016%。2年同期比較,雖然2018年ABO血型初篩正確率(99.959%)比2017年ABO血型初篩正確率(99.984%)有所下降(下降了0.025%),但2018年與2017年獻血者獻血前兩種方法初篩ABO血型的正確率采用卡方檢驗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討論
固相免疫層析法在臨床上應用較廣[1],但固相層析法血型檢測卡在ABO血型初篩中的應用文獻目前尚未有報道。目前在獻血人群血型初篩及臨床上血型鑒定應用主要是紙板(玻片)法、試管法和微柱凝膠法[2-7],造成無償獻血者血型初篩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人為和環(huán)境因素,包括有錄入錯誤、抗原漏檢、假凝集、季節(jié)因素等[8-15]。2018年6月份我站開始在采血點采用固相層析法血型檢測卡初篩獻血者ABO血型,排除文獻[8]中類似情況確認血型后,初篩錯誤率(0.041%)相比2017年同期采用紙板法初篩獻血者ABO血型初篩錯誤率(0.016%)有所升高,但低于各地文獻[10-15]調查的初篩獻血者血型不符率?,F(xiàn)分析固相層析法血型檢測卡初篩獻血者ABO血型易產生錯誤的原因,并提出預防糾正措施。
3.1 血型初篩錯誤的主要原因
3.1.1 個人操作的不規(guī)范 ⑴血標本加樣量過多或過少。加樣量過多易導致假陽性,加樣量過少易導致假陰性。加樣量過多沖洗不干凈,判斷不明確,本研究發(fā)現(xiàn)此種現(xiàn)象而導致血型初篩重復試驗4例。⑵忘記加沖洗液或反應時間太久。過長的反應時間可導致沖洗不干凈或沖洗不掉的現(xiàn)象,造成假陽結果。本研究發(fā)現(xiàn)1例反應時間較久,未復查導致血型誤判。⑶試劑卡放置太長時間,吸水紙上的紅細胞回流從而影響結果判斷。
3.1.2 試劑卡保存不當 試劑卡在空氣中放置時間太長或保存條件不當,試劑卡失效或受潮均可導致血型誤判。本研究發(fā)現(xiàn)了此種原因導致血型誤判1例,而另1例由于操作者進行了重復試驗,血型未造成誤判。
3.1.3 異常標本的影響 ⑴街頭采血,遇到貧血、血液粘稠度較高、膽紅素偏高等人員時,其血液自身的問題可導致結果受影響。本研究發(fā)現(xiàn)有1例獻血者考慮血液較粘稠,沖洗不干凈導致血型誤判。⑵指尖血的自凝問題。指尖血是需要即采即用的,有個別操作者采集完指尖血后,先檢測其他項目,再檢測血型,指尖血采集后超過30s,已開始凝集,再反應1min后,會出現(xiàn)沖洗不干凈、沖洗不掉,導致假陽結果。
3.1.4 試劑卡質量問題 血型卡壓膜不均勻,導致批內差異。不同批次的血型卡上包被的抗體不一致,導致批間差異。
3.2 處理方法與步驟 ⑴試劑盒取出平衡至室溫后,試劑卡即拆即用。⑵由于產品內吸水紙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過多加樣會導致吸水紙飽和不走樣。在能保證S孔被血液全覆蓋的情況下,加樣量越少越好,8-12μl。⑶打開測試卡,觀察吸水紙端是否有吸到紅色樣本,以此來判斷是否有加沖洗液。⑷指尖血采集后30s內盡快檢測ABO血型項目,并保持確認樣本的反應時間為1min,勿延滯超時。⑸發(fā)現(xiàn)“1+,+/-”反應強度的結果,需要進行復測確認標本。對于異常標本要配制成10%生理鹽水懸液,再進行實驗。
紙板法目前廣泛應用于ABO血型初篩,具有操作簡便,結果判斷較快,但其檢測結果不易保存,且紙板易破而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風險,而固相層析法血型檢測卡雖然目前應用還不十分廣泛,但因其使用也簡單方便,攜帶更加方便,結果判斷更加快速(1分鐘可判定結果),檢測卡結果比紙板更方便、安全的保存等特點,值得在血型初篩中使用。雖然固相層析法血型檢測卡個人操作中對各步驟環(huán)節(jié)的要求較為嚴格,但只要熟悉上述分析的個人操作、試劑卡保存等主要注意事項及處理方法,并參見試劑盒中說明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能夠快速、準確地進行ABO血型初篩。在實實驗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結果異常,按照說明書標準步驟重新復驗檢測,如復驗結果依舊異常,可進一步詢問廠家解決。在實際工作中只有嚴格正確的使用及操作方法,規(guī)范個人操作,正確保存試劑,正確對待和進一步復查有疑問的標本等措施,可降低血型錯誤率的發(fā)生,建議廠家在血型檢測卡內增加1條室內質控反應線,以防血型卡由于失效而不知,導致誤判血型。因此,血型檢測卡對獻血者獻血前血液初篩ABO血型具有一定的推廣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