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攀峰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前言: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神經(jīng)外科疾病,以手術治療為主。在腦出血手術中,出血量的有效控制及滲血時間等的有效縮短,都是腦出血手術治療的重要基礎,對于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尤為重要。可吸收性止血紗布在手術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對于縮短滲血時間、減少24h術后引流量均具有顯著效果。本文以64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將可吸收性止血紗布在腦出血術中的應用效果作如下具體報告。
1.1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資料來自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4例腦出血患者。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齡34-72歲,平均年齡(53.45±2.63)歲。經(jīng)院理論會同意,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n=32)男20例,女12例,年齡36-70歲,平均年齡(52.18±2.07)歲;對照組(n=32)男21例,女11例,年齡34-72歲,平均年齡(54.02±1.16)歲。經(jīng)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經(jīng)診斷符合腦出血標準;2)無惡性腫瘤者;4)無嚴重肝腎異常者;5)家屬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有惡性腦腫瘤者;2)合并有肝腎異常者;3)不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1.3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行開顱手術。其中,觀察組在手術中針對創(chuàng)面大小,使用速綾可吸收止血紗布(貴州金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每片規(guī)格5cm*7.5cm)放置于手術創(chuàng)面,并根據(jù)手術中的實際滲血情況,選擇止血紗布的疊加程度。對照組則基于手術出血創(chuàng)面,是普通消毒紗布進行創(chuàng)面清理及吸血處理,直至血液凝固為止。
1.4觀察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滲血停止時間,及24h術后引流量。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采用SPSS21.0對數(shù)據(jù)信息處理,樣本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組間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滲血停止時間(0.39±0.12)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2.32±1.04)min,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24h術后引流量(42.33±12.27)mL,明顯少于對照組的(83.15±12.35)mL,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體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滲血停止時間和24h術后引流量比較
隨著生活飲食習慣的不斷改變,腦出血的發(fā)病率逐年提高,并表現(xiàn)出年輕化趨勢。手術是腦出血治療的重要手段,對于提高預后效果,改善患者軀體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腦出血治療中,手術創(chuàng)面的有效處理,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重要基礎。也就是說,在腦出血術中出血的有效控制,對于提高手術治療效果至關重要。近年來,隨著新型止血材料的不斷發(fā)展,可吸收性止血紗布在手術中得到廣泛應用。從臨床應用效果來看,可吸收止血紗布在降低術中出血、縮短止血時間等方面,均表現(xiàn)出了顯著性的應用效果,成為腦出血術的重要應用材料。
本文研究所使用可吸收止血紗布為植物材料提取的氧化再生纖維素紗布,是一種成熟的止血材料,一分鐘以內(nèi)即可止血,且組織黏附性好、不脫落、不占位、不粘器械,有助于提高手術效率。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滲血停止時間(0.39±0.12)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2.32±1.04)min(P<0.05)。這說明,在可吸收止血紗布的應用之下,能夠有效縮短滲血時間,對于患者術后恢復及手術質(zhì)量,均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在24h術后引流方面,觀察組(42.33±12.27)mL,明顯少于對照組的(83.15±12.35)mL(P<0.05)。這表明,可吸收止血紗布的應用,可以有效減少術后引流量,對于幫助患者術后恢復,減少術后并發(fā)癥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腦出血手術治療中,實現(xiàn)對術中出血量、出血時間及術后引流量的有效控制,是保障手術治療效果的重要基礎,也是提高患者術后生命健康質(zhì)量的重要保障,體現(xiàn)了可吸收止血紗布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在腦出血術中,速綾可吸收止血紗布可有效縮短滲血停止時間,并且減少了患者術后24h引流量,對于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臨床應用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