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煥遙
我偶然翻閱了《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這本書,有一個名詞叫做“DNA”,下面說一說我的理解和學習心得。
DNA,全稱“脫氧核糖核酸”。
字母D像半個月亮,月亮離我們很遠,需要用天文望遠鏡才能看清楚,同樣,DNA的雙螺旋結構,需要用高倍電子顯微鏡才能夠觀察到,月亮太遠,DNA太小,都需要借助于儀器,才能了解它們的秘密。
字母N像兩個尖角粘在一起,一個尖角朝上,一個尖角朝下,揭示了DNA分子鏈條中的“堿基對”結構,上尖角是“嘌呤”,下尖角是“嘧啶”,兩者總是成對出現(xiàn),互相之間好像有約定,配合默契,而 且“腺嘌呤”(A)只能與“胸腺嘧啶”(T)配對,“鳥嘌呤”(G)只能與“胞嘧啶”配對。兩種物質(zhì)配對出現(xiàn),仿佛是屠龍刀與倚天劍的配合,顯得非常地穩(wěn)定與氣派,確實是神奇的自然現(xiàn)象,像計算機軟件一樣整齊有規(guī)律。
字母A像一棵竹筍,剛剛鉆出地面,上面是筍尖,中間一橫是地面。竹筍慢慢長高,一節(jié)一節(jié)地往上生長,變成一棵長長的毛竹。DNA雙螺旋鏈條的“堿基對”有無數(shù)個,它們是按一定順序排列的,誰在前誰在后,都是有講究的,就像竹子那樣,是一節(jié)一節(jié)排列整齊的。
科學的世界真是豐富多彩,我對其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冬F(xiàn)代分子生物學》,今后我會繼續(xù)學習深入。
(指導教師? ?陳敏麗? 李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