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漣 華沛旻* 李海波
1.江蘇省無錫市婦幼保健院(214000);2.江蘇省南通市婦幼保健院
21三體綜合征是常見染色體非整倍出生缺陷類疾病,給家庭造成經濟和精神壓力,也給社會帶來一定負擔[1-2]。產前篩查診斷并采取措施及時終止妊娠,是目前降低其發(fā)生的唯一方法。羊水細胞染色體核檢驗為當前臨床診斷21三體綜合征的金標準,然而羊水穿刺難以被孕婦普遍接受[3-4]。母體血清學檢測是21三體綜合征產前篩查重要方法之一,但檢出率僅66.7%[5]。近年有研究發(fā)現母體外周血漿中有游離胎兒mRNA,對染色體異常胎兒的檢出有一定價值[6]。本研究回顧性分析產前篩查孕婦臨床資料,探討母體血清學及血中胎兒游離mRNA檢測在21三體綜合征產前篩查價值。
回顧性收集2016年4月—2017年10月于本院產前篩查并確診胎兒為21三體綜合征的單胎孕婦30例(綜合征組)和胎兒正常的單胎孕婦60例(健康組)臨床資料,年齡25~41歲,孕周15~20+6周。孕婦產前均行母體血清學、母體血胎兒游離mRNA和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無創(chuàng)(NIPT)檢測。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孕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1母體血清學抽取孕婦外周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20℃保存。采用熒光免疫分析檢測其血清甲胎蛋白(AFP)、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離雌三醇(uE3)水平,結合孕婦年齡、孕周、體重指標采用T1-risk風險統(tǒng)計軟件計算21三體綜合征發(fā)生風險,以1:270作為高風險切割值。
1.2.2母體血游離胎兒mRNA①標本處理:抽取孕婦外周靜脈血抗凝4℃離心取血清-20℃保存;血漿標本4℃離心取上清液至滅菌Eppendorf管中,-80℃保存。②人血漿總RNA抽?。好?.6ml血漿中加入TRIZOL試劑2ml,震蕩混勻,室溫下靜置5min后加入氯仿400μl,混勻,4℃離心15min,靜置取上清液,加入等體積異丙醇及冰乙酸200μl,-20℃靜置30min,4℃離心20min,除去上清液,70%乙醇重懸,4℃離心5min,除去殘液,37℃晾干,加入35μl雙蒸水溶解沉淀,-80℃保存。③總RNA反轉錄:反應體系總體積為20μl,見表1,反應條件為30°C 60min,42°C 5min,99℃ 5min,所獲產物-20℃保存。④參照相關文獻設計合成引物,見表2。⑤QF-PCR:反應體系總體積為20μl,見表3,反應條件為95℃預變性30s,95℃變性5s,60℃退火15s,72℃延伸45s,共40個循環(huán)。
表1 總RNA反轉錄體系
表2 引物序列
表3 QF-PCR反應體系
綜合征組血清AFP Mom、uE3 Mom低于健康組,HCG Mom高于健康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孕婦血清學指標比較
兩組孕婦外周血均檢測出HPL、β-hCG、TFPI2、PLAC4基因,兩組基因檢出率(100.0%、100.0%)無差異(P>0.05)。
孕婦血漿中,綜合征組HPL、β-hCG、PLAC4基因mRNA表達量均大于健康組(P<0.05),TFPI2基因mRNA表達量與健康組無差異(P>0.05)。見表5。
表5 兩組孕婦血漿基因mRNA表達量比較
孕婦血胎兒游離mRNA檢測與NIPT篩查21三體綜合征的AUC值無差異(Z=0.888,P>0.05)但均大于血清學檢測(Z=2.964、3.287,均P<0.05)。見表6。
表6 不同方法篩查21三體綜合征 效能
21三體綜合征是染色體異常導致的一種先天性病變,發(fā)生率達出生人口的1/600[7-8]。產前篩查、診斷21三體綜合征為優(yōu)生關注內容。由于羊水穿刺有創(chuàng)操作,可能會影響孕婦及胎兒健康,不適用于廣泛篩查;而通過產前篩查確定高危人群,再采用羊水細胞染色體核檢驗明確診斷,是當前21三體綜合征產前診斷的主要方法。
母體血清學檢測是目前臨床對孕婦產前篩查的一種檢測方法,檢測指標包括AFP、HCG、uE3等,因單項指標檢測效能不高需行多個指標聯(lián)合檢測[9]。本院孕婦孕中期主要行血清AFP、HCG、uE3三聯(lián)檢查。本次結果顯示,21三體綜合征組血清AFP Mom、uE3 Mom值均低于健康組,HCG Mom值高于健康組,提示孕婦血清AFP、Free-β-hCG、uE3水平與21三體綜合征有一定關系。盡管母體血清學檢測在21三體綜合征產前篩查中應用較廣,當假陽性率為5%~9%時檢出率為85%~90%,但仍缺乏診斷力,同時也存在敏感度低、假陽性率較高等問題[10]。本研究母體血清學篩查21三體綜合征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66.7%和80.0%,可見母體血清學檢測檢出21三體綜合征的效能并不高。
探尋新的無創(chuàng)產前染色體疾病篩查方法是眾多醫(yī)學者研究重點,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的發(fā)現在無創(chuàng)產前染色體疾病篩查中具有重要意義。眾多研究分析了母血游離胎兒DNA在染色體疾病中的診斷價值,而RNA作為遺傳信息載體,在臨床產前篩查染色體病變中的研究相對較少。過去認為人體血液中含有RNA酶,因此機體血漿和血清中不存在游離RNA;但是隨著大量研究發(fā)現,孕婦血漿和血清中存在胎兒游離RNA,且穩(wěn)定性較好[11-12]。有研究對子癇前期孕婦和正常孕婦血漿檢測發(fā)現,前者血漿游離mRNA含量顯著高于后者,認為孕婦血漿游離mRNA水平可以評估和監(jiān)測部分病理妊娠[13]。PLAC4基因來源于21號染色體,本次研究分析顯示兩組孕婦外周血均檢測出HPL、β-hCG、TFPI2和PLAC4基因,且HPL、β-hCG、PLAC4基因mRNA表達量21三體綜合征組均大于健康組,與程蔚蔚等[14]研究結果相符,提示此基因有望成為21三體綜合征胎兒產前篩查的重要標志物。本研究檢測篩查效能顯示,母體血胎兒游離mRNA檢測篩查21三體綜合征的AUC值大于母體血清學檢測,敏感度和特異度80.0%以上,但與NIPT AUC值無差異,提示母體血胎兒游離mRNA檢測對21三體綜合征的診斷效能較高且與NIPT接近。
綜上所述,母體血清學檢測和血胎兒游離mRNA檢測在21三體綜合征產前篩查中均有重要價值且后者效能更高。但由于胎兒游離mRNA檢測更復雜、費用相對較高,在臨床中目前尚未推廣使用,期待隨著檢測技術的提高可能成為一項產前篩查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