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斐 趙楠楠△ 周 青 王丹池
宮頸癌是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以陰道出血、尿頻尿急為主要的臨床特征,在發(fā)病前期并不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臨床特征,待確診時多數(shù)已發(fā)展為中晚期,給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1]。紫杉醇化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腫瘤的體積,延緩病情的發(fā)展,但其毒害作用極其嚴重,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許多傷害[2]。中醫(yī)認為宮頸癌屬于“癥瘕”“陰瘡”范疇,由于濕毒外侵、傷絡虛寒而致,應采用養(yǎng)血生津、升舉陽氣的治療原則[3]。自擬清肝利濕湯配方中含黃芪、清半夏、柴胡等多味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通經(jīng)舒絡、消炎抑菌之功效,此外,還可改善化療產生的毒副作用[4]。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擬清肝利濕湯對宮頸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糖鏈抗原125(CA125)、鱗狀上皮癌相關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4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5例宮頸癌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2例)和試驗組(43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8~50歲,平均(38.526.12)歲;絕經(jīng)15例,未絕經(jīng)27例;腫瘤類型:鱗癌30例,腺癌7例,腺鱗癌5例;腫瘤分期:IIB 15例,IIIA 14例,IIIB 13例。試驗組年齡29~52歲,平均(38.426.39)歲;絕經(jīng)17例,未絕經(jīng)26例;腫瘤類型:鱗癌31例,腺癌8例,腺鱗癌4例;腫瘤分期:IIB 18例,IIIA 13例,IIIB 12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比。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
1.2 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婦科常見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規(guī)范》[5]中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的診斷標準。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醫(yī)與西醫(yī)診斷標準者;臨床分期屬于IIA以上者;身體狀況可以接受化療者;無其他嚴重并發(fā)癥者。排除標準:患有其他腫瘤者;開始研究前接受過其他針對宮頸癌治療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針對癌癥的化療手段,采用紫杉醇注射液(黑龍江福和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442,規(guī)格:5 ml∶30 mg)100 mg/m2、1次/d,連續(xù)治療21 d后根據(jù)患者的恢復情況再做出適當調整。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自擬清肝利濕湯,其組方如下:黃芪58 g,清半夏28 g,甘草19 g,柴胡20 g,黨參22 g,干姜11 g,白術10 g,防風11 g,黃芩9 g,吳茱萸7 g,黃連2 g。每劑200 ml分2次水煎,于每日早晚溫服。21 d為一個療程,2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① 分析比較2組患者臨床療效。參照《婦科常見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規(guī)范》[5]評定,顯效:陰道流血、尿頻、尿急等癥狀改善80%以上,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基本恢復至正常;有效:陰道流血、尿頻、尿急癥狀大部分得到改善,各類指標部分恢復正常;無效:各類臨床癥狀未見明顯好轉,各類指標水平未有效恢復??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分析比較2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包括CD3+、CD4+、CD4+/CD8+。分別于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靜脈取血約5 ml,以流式細胞術采用BriCyte E6流式細胞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142220183)檢測2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并計算出CD4+/CD8+水平。③ 分析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A125、SCCA、CEA水平。血液采集同②,離心前需在室溫下將血樣靜置30 min,其后以3 000 r/min離心8 min,分離血清后需將樣品放置于-80℃環(huán)境下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利用北京熱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對CA125、SCCA、CEA進行檢測。
2.1 臨床療效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35%,高于對照組的76.1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免疫功能與治療前相比,2組患者CD3+、CD4+、CD4+/CD8+均升高,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例,
2.3 血清腫瘤標志物與治療前相比,2組患者血清CA125、SCCA、CEA水平均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血清CA125、SCCA、CEA水平比較 (例,
宮頸癌的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機體發(fā)生HPV感染,導致機體免疫力持續(xù)下降。宮頸癌發(fā)病早期,患者通常不會發(fā)生明顯的臨床癥狀,隨著病情的進展,腫瘤愈發(fā)增大,會發(fā)生接觸性流血、陰道出血等臨床表現(xiàn)[7]。紫杉醇化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宮頸癌的常見手段,可以直接消滅大量癌細胞,與此同時,化療帶來的毒副作用同樣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8]。
中醫(yī)認為宮頸癌屬“癥瘕”“五色帶”范疇,以半身不遂、言語不利為主癥,其病因病機在于氣郁濕困、瘀毒內結,應予以扶正固本、通絡解毒為治療原則。自擬清肝利濕湯方中黃芪益氣增陽、利水祛腫;清半夏燥濕化痰、舒肝行氣;甘草清熱解表、化痰止咳;柴胡疏散退熱、通經(jīng)解郁;黨參鎮(zhèn)靜解熱、益肺補氣;干姜溫中散寒、升陽通脈;白術健脾補氣、燥濕利水,其富含多糖類、內酯類成分,可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具備抗腫瘤的作用;防風消炎鎮(zhèn)痛、清熱抗菌;黃芩解毒涼血、清熱燥濕;吳茱萸散寒止痛、疏肝助陽;黃連清熱解毒、燥濕瀉火,諸藥合用,有養(yǎng)陰活血、散瘀抗菌、防治腫瘤之效。腫瘤患者在發(fā)病時免疫力會顯著下降,中醫(yī)認為,免疫力的不足常由于“正氣缺失,外邪趁虛而入”而致,黨參中的多糖、甾醇與黃芪中的多糖類化合物可促進免疫功能的恢復,可使接受過化療的患者盡快恢復白細胞正常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均高于對照組,提示自擬清肝利濕湯可以幫助宮頸癌患者提升免疫功能,與蘇敏等[9]的研究結果相符。CA125分布在子宮內膜與輸卵管中,其屬于一種具有抗原性的高分子糖蛋白,與宮頸癌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SCCA屬于一類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有助于診斷和反映癌細胞水平,與宮頸癌存在密切的關聯(lián),其含量越高,則腫瘤細胞面積越大。CEA是一種分化性抗原,其分化程度越高,癌胚陽性率也隨之升高?,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柴胡其富含的柴胡皂苷-D具備優(yōu)異的抗腫瘤活性,可以顯著降低癌胚的陽性率[10];而甘草中的次酸同樣具備一定的抗腫瘤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CA125、SCCA、CEA水平顯著降低,提示自擬清肝利濕湯可以顯著降低患者體內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CA125、SCCA、CEA,起到防治腫瘤的作用。與杜宜蘭等[11]的研究相符。
綜上,自擬清肝利濕湯對宮頸癌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可以改善機體免疫功能指標和血清腫瘤標志物CA125、SCCA、CEA水平,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