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蒙醫(yī)綜合醫(yī)院,內蒙古 錫林郭勒盟蒙 026000)
干眼癥是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造成干眼癥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眼睛過度的疲勞,長時間的看手機,看電視都會引發(fā)干眼癥[1],還有些患者因為長期使用眼藥水,這種情況也有可能引發(fā)干眼癥[2],另外患者若有外傷、先天性的無淚腺,身體又缺乏維生素A,眼睛受到感染等,也會導致干眼癥[3]。干眼癥主要是淚液分泌異?;蛘哒舭l(fā)過強導致,最明顯的臨床癥狀就是眼睛干澀脹痛,異物感以及燒灼感,一旦出現干眼癥患者就需要及時治療,任其發(fā)展,不僅會較重病情給治療增加難度,還對對患者眼睛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4]。
我院現在采用玻璃酸鈉滴眼液和加味沙參麥冬湯兩種藥物治療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研究,得出加味沙參麥冬湯治療效果最佳[5],具體分析如下。
選擇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干眼癥患者43例,分成兩組,對照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齡17-42歲,平均(31.52±4.2)歲;觀察組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齡18-42歲,平均(32.22±4.7)歲,(P>0.05),具有可比性,無統計意義。
(1)對照組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治療,每天滴注3到4次,持續(xù)治療20天[6]。
(2)觀察組使用加味沙參麥冬湯治療,該中藥由甘草10克,麥冬30克,黃芪30克,玉竹15克,沙參30克,扁豆15克,花粉15克,黃精15克,桑葉10克制成[7],若患者有郁悶噯氣癥狀,則湯藥中加入郁金香10克,柴胡10克[8];若患者有心煩失眠的癥狀,則湯藥中加入炒棗仁20克,柏子仁15克[9];若患者有頭暈耳鳴的癥狀,則湯藥中加入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若患者有食欲不振的癥狀,則湯藥中加入白術15克,陳皮10克[10];若患者有溲赤便干的癥狀,則湯藥中加入黃芩10克,后下酒軍5克,以上中藥配好為1劑,每日400毫升清水煎煮,早晚各服用一次,持續(xù)治療2個月。
(1)治療后對于兩組患者遠近視力進行對比;(2)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熒光色染色評分進行對比;(3)對2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進行分析;(4)對2組患者此次治療滿意度進行分析。
對于兩組患者數據使用SPSS 11.5進行統計學分析。
觀察組患者采用加味沙參麥冬湯進行治療后,患者遠近視力改善較為明顯,對照組患者治療后,遠近視力也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力度低于觀察組患者,詳見表1。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BUT及Schirmer實驗,熒光素染色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對照組患者治療后BUT及Schirmer實驗,熒光素染色評分均較低,詳見表2。
觀察組效果顯著為47.61%(10/21),效果一般為38.09%(8/21),效果甚微9.52%(2/21),無效為4.76%(1/21), 總有效率高達85.71%(18/21),對照組效果顯著為31.81%(7/22),效果一般為31.81%(7/22),效果甚微13.63%(3/22),無效為22.72%(5/22),總有效率為63.63%(14/22)。
表1 治療后對于兩組患者遠近視力進行對比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熒光色染色評分進行對比
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為52.38%(11/21),比較滿意42.85%(9/21),一般滿意4.76%(1/21),不滿意0%(0/21),總滿意率為95.23%(20/21),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為40.90%(9/22),比較滿意31.81%(7/22),一般滿意18.18%(4/22),不滿意9.09%(2/22),總滿意率為72.72%(16/22)。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手機及電腦等電子產品普及,干眼癥的發(fā)病率也逐漸身高,很多青少年出現了眼睛干澀的情況,干眼癥的發(fā)病年齡也逐漸年輕化[11]。患者出現干澀的癥狀后,淚液分泌不足,導致角膜缺少滋潤,引發(fā)干燥性角膜炎,甚至角膜潰瘍,角膜炎的反復又會導致患者角膜透明度降低,炎癥吸收后就會形成云翳,降低患者的視力,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患者失明[12]。
治療干眼癥是非常重要的,藥物治療能夠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對照組患者采用玻璃酸鈉滴眼液治療,該滴眼液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較高的黏彈性,對角膜有保護的作用,同時它還具有較強的親水能力和屯化作用,能夠穩(wěn)定淚膜、防止角結膜干燥,減輕眼組織摩擦,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干眼癥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該藥物屬于西藥人工淚液,對患者眼睛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患者治療后有少量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患者對此治療滿意度不高。而觀察者患者采用中藥加味沙參麥冬湯進行治療,該湯藥中的沙參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還具有養(yǎng)胃生津的功效,患者有胃陰虛熱的病癥后會出現大便秘結,舌紅苔少,使用沙參治療,不僅能夠補陰還能夠補氣,幫助患者調理身體;白術為菊科植物白術的干燥根莖,性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效,主治: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等癥;黃芪味甘性溫,入肺脾腎肝經,功效是補齊、止汗、利水、消腫和排膿,主治: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血虛萎黃等癥;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去痰止咳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等癥狀;玉竹、花粉、桑葉具有疏風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扁豆、黃精具有滋腎潤肺,補脾益氣的功效,觀察者患者中藥治療后遠近視力改善較佳,患者視力恢復較為明顯,且患者治療后的熒光色染色評分也較為優(yōu)異。加味沙參麥冬湯屬于純中藥制成,天然物副作用,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較少,治療效果也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干眼癥患者采用加味沙參麥冬湯治療后,患者不僅視力改善明顯,且患者副作用也較少,患者藥物耐受度較高,安全性有保障,值得推廣[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