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歡
(興寧市中醫(yī)醫(yī)院,廣東 梅州 514500)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壓力的增加,各種病變性疾病均呈逐年升高趨勢,而我國癌癥發(fā)病率呈明顯高發(fā)狀態(tài)[1]。目前,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案主要以手術(shù)切除并術(shù)后放、化療為主,化療后骨髓抑制所導致白細胞減少的情況非常多見,而且為其嚴重的毒副作用,往往影響后續(xù)治療。臨床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多以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常規(guī)西藥治療為主,該類藥物雖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對患白細胞功能提升不足,且藥物價格高昂,長期服用還伴隨一定毒副作用,增加患者痛苦,患者接受度較低,臨床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3]。中醫(yī)藥在防治化療毒副作用、減輕白細胞減少的癥狀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和多向性作用特征[4]。本文就中藥歸脾湯加味用于治療惡性腫瘤患者化療后引起白細胞減少的有效性展開研究,具體如下。
將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惡性腫瘤化療病人白細胞減少中醫(yī)辯證為氣血虧虛型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以化療后的輔助治療差異分為對照組(男23例,女22例,平均51.32±12.01歲)和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平均52.08±11.5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同時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鯊肝醇片50mg po Tid,如白細胞小于2.0×109/L,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因子注射液150ug皮下注射Qd。治療期間隔日復查血常規(guī),直至血清白細胞大于10.0×109/L。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對比[n(%)]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給加用歸脾湯治療,具體:1)歸脾湯:生黃芪50g、人參15g、龍眼肉15g、當歸尾10g、茯苓20g、遠志10g、酸棗仁10g、木香10g后下、炙甘草5g。隨證加減:血虛甚者,面色無華,可加熟地黃15g、阿膠10g;脾虛甚者,大便溏,加山藥15g、薏苡仁20g、砂仁10g后下;陽虛甚者,腰膝酸軟,加制附子10g先煎、干姜8g。每日1劑,由本院制劑室煎成200mL藥液,分兩次溫服,每次100mL。兩組治療時間均為2周,觀察治療后統(tǒng)計療效。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4.0×109/L;有效:臨床癥狀好轉(zhuǎn), 白細胞計數(shù)<4.0×109/L,較治療前提高(1.0~2.0)×109/L;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白細胞總數(shù)較治療前無明顯提高或提高<1.0×109/L??傆行? (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嘔吐、頭痛、乏力、失眠)及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shù)。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軟件SPSS 22.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間對比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其治療有效率為95.56%(43/45),顯著高于對照組86.67%(39/4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對比[n(%)]
組間對比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僅為1例(2.22%),而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例(15.5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
組間對比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白細胞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但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其白細胞水平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白細胞對比(±s,×109/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白細胞對比(±s,×109/L)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5 2.92±0.88 4.01±1.12觀察組 45 2.85±0.84 4.69±1.27 t-0.386 2.694 P-0.700 0.008
化療后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表現(xiàn)為納差乏力、心悸失眠、面色萎黃,中醫(yī)學認為,本病屬虛證,主要病機為藥物毒性損傷脾腎,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生化無力,氣血虧虛,最終發(fā)為本病?!端貑枴と烤藕蛘撈罚骸疤搫t補之”,故本病治療原則以健運脾胃、補益氣血為主[5-6]。
中醫(yī)認為化療可造成機體氣血耗傷,臟腑功能失調(diào),嚴重影響氣血生化之源,屬于虛癥范疇[7-8]。扶正培本治療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減輕化療病人的毒副作用,氣血的生化離不開先天之精氣和后天之水谷之氣。因此,中藥歸脾湯加味方中以人參補氣生血,龍眼肉補益心脾,共為君藥;黃芪、白術(shù)補氣生血,健運脾胃,當歸補氣活血,同為臣藥;茯苓、遠志、酸棗仁寧心安神、木香健脾理氣,使滋補藥物補而不膩,俱為佐藥;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共奏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之功效[10]。因此,使用歸脾湯輔助治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的臨床療效,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可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療效,改善預后效果[11-12]。本研究結(jié)果也顯示,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增加使用歸脾湯的觀察組患者其治療有效率高達95.56%,顯著高于僅使用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其治療有效率86.67%;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僅為1例(2.22%),而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例(15.56%);且兩組患者治療前白細胞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但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其白細胞水平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顯著。由此可見,歸脾湯是一項療效確切、可重復操作性強、安全無創(chuàng)、治療更方便、更經(jīng)濟實惠的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對惡性腫瘤患者化療后引起白細胞減少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增加使用中藥歸脾湯加味治療,其臨床療效更佳,且不良反應較低,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