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紅,劉雅文,陳小玉
(貴陽市花溪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貴州 貴陽 550025)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主要由于機體甲狀腺過多生成甲狀腺激素,誘發(fā)甲狀腺毒癥,目前認為此疾病發(fā)病與自身免疫、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等有關,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乏力、怕熱等。臨床治療甲亢包含手術、藥物等方式,目前,藥物治療已發(fā)展為常規(guī)治療方式,其中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為目前常用藥物,丙硫氧嘧啶可通過抑制甲狀腺內(nèi)過氧化物酶系統(tǒng),來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但長期服用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且對于嚴重患者效果欠佳。甲硫咪唑可通過氧化物酶系統(tǒng)抑制甲狀腺激素,相較丙硫氧嘧啶其吸收性能較好,生效快,促進患者恢復[1]。本研究旨在探討甲巰咪唑與丙硫氧嘧啶對甲亢患者促甲狀腺素(TSH)、游離甲狀腺素(F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水平的影響及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貴陽市花溪區(qū)人民醫(yī)院2018年4 月至2020 年2 月收治的60 例甲亢患者的臨床資料,按治療方式分組,其中30 例接受甲硫咪唑治療患者為A組,另30 例接受丙硫氧嘧啶治療患者為B 組。其中A 組患者女性19 例,男性11 例;病程1.7~18 個月,平均為(9.53±0.56)個月;年齡22~56 歲,平均(35.82±7.23)歲。B 組患者女性18 例,男性12 例;病程1.6~18 個月,平均(9.36±0.44)個月;年齡22~56 歲,平均(35.26±6.1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內(nèi)科學》[2]中關于甲亢的診斷標準者;臨床資料齊全者;患有高代謝體征和癥狀:體質(zhì)量忽然降低、食欲亢進、多汗怕熱、精神緊張、手舌顫抖、心跳過速等癥狀者;甲狀腺腫大者。排除標準:肝脾腫大者;合并病毒性免疫性肝炎者;妊娠、哺乳期患者;已參與其他研究或中途更換治療方式者;甲狀腺腫大> Ⅱ度者等。研究經(jīng)院內(nèi)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A 組患者接受甲硫咪唑片[默克制藥(江蘇)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78,規(guī)格:10 mg/片]口服治療, 10 mg/次, 3 次/d,病情得到控制后,1~2 次/d。 B 組患者給予的丙硫氧嘧啶片(遼寧康博士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1060,規(guī)格:50 mg/片)口服治療, 50 mg/次,2 次/d,病情得到控制后, 1 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 3 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參照《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3]中判定標準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并進行比較,顯效:患者各體征、癥狀均恢復正常,血細胞指標、肝功能指標基本恢復正常水平,皮疹消失;有效:患者體征、癥狀明顯改善,血細胞指標、肝功能指標有所改善;無效:患者各癥狀、體征及血細胞指標、肝功能指標未見明顯改善??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 3 000 r/min 離心 10 min,分離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血清TSH、FT4、FT3水平。③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情況,包括肝功能異常、白細胞降低、皮膚瘙癢、皮疹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血清TSH、FT4、FT3水平以表示,采用t 檢驗;臨床療效、不良反應以[ 例(%)] 表示,采取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A 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為93.33%,顯著高于B 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7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兩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TSH:促甲狀腺素;F4:游離甲狀腺素;F3: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
組別 例數(shù) TSH(μIU/mL) FT4(ng/mL) FT3(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 30 0.02±0.01 4.24±1.13* 4.42±1.10 1.07±0.33* 13.25±6.32 2.37±1.10*B 組 30 0.02±0.01 1.74±1.13* 4.45±1.10 1.85±0.25* 13.25±6.32 4.60±1.24*t 值 0.000 8.569 0.106 10.319 0.000 7.369 P 值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2.2 甲狀腺激素指標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SH 水平均升高,A 組高于B 組;兩組患者血清FT4、FT3水平均降低, A 組低于B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A 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40.00%)高于B 組(6.6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甲亢是近年臨床內(nèi)分泌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誘發(fā)此疾病的病因較多,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大屬于較為常見的病因,甲狀腺激素可促進機體代謝和氧化還原反應加速[4]。但大量甲狀腺激素會導致代謝亢進,腸胃活動頻率加快,加強氧化反應,進而耗費人體中的能量,若不及時診治,患者病情易演變至甲亢性心臟病,甚至危及其生命。丙硫氧嘧啶可改善甲亢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整體療效不佳。
甲硫咪唑?qū)C體產(chǎn)生過氧化酶的過程有抑制作用,可阻斷甲狀腺腫濃集離子,進而將其活化為活性碘,已碘化的絡氨酸縮合受到阻礙,可避免未碘化絡氨酸進一步碘化,抑制三碘甲狀腺原氨酸與甲狀腺素合成,進而發(fā)揮抗甲狀腺作用[5-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 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B 組,但A 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高于B 組患者,提示甲巰咪唑與丙硫氧嘧啶治療甲亢,甲巰咪唑的臨床療效更明顯,但安全性不高,故治療期間,需密切監(jiān)測患者體征和癥狀,若發(fā)生不適需及時進行治療,進而達到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目的。
TSH 作為一種垂體前葉分泌激素,可調(diào)節(jié)甲狀腺的活動,可區(qū)別垂體的病變,當患者機體異常時,其水平下降 ;FT4、FT3作為甲狀腺的重要指標,其水平的升高與患者受損程度呈正相關。甲巰咪唑可阻礙B 淋巴細胞的合成,從而抑制甲狀腺組織中的酪氨酸偶聯(lián),阻礙FT4、FT3的合成,起到改善甲狀腺功能的作用,使患者病情有效緩解[7-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B 組患者血清TSH水平低于A 組患者,而血清FT4、FT3水平高于A 組,提示甲巰咪唑與丙硫氧嘧啶治療甲亢,甲巰咪唑更能促進甲亢患者甲狀腺水平的恢復,效果更顯著。
綜上,與丙硫氧嘧啶相比,甲硫咪唑治療甲亢的臨床療效更好,可更有效促進甲亢患者甲狀腺功能的恢復,但不良反應較多,臨床需根據(jù)患者狀況針對性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