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垚川, 溫濱紅
遼寧省人民醫(yī)院 內(nèi)分泌科,遼寧 沈陽 110016
成人的血管平滑肌細胞的主要功能是維持血管收縮并控制血管直徑,以調(diào)節(jié)血壓的血流分布[1-2]。收縮表型的血管平滑肌細胞表達分化標志物如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是血管平滑肌細胞維持收縮表型的必需蛋白[3]。當受到高糖、高血脂及高血壓等病理因素刺激時,血管平滑肌細胞表現(xiàn)出顯著可塑性,從收縮型向合成型轉變,其特征是收縮型蛋白的表達降低以及合成型蛋白的表達增加[4-5]。血管平滑肌細胞的表型轉換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有關,后者為2型糖尿病的重要并發(fā)癥之一[6]。瞬時受體電位香草酸亞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是一種配體門控非選擇性陽離子通道蛋白,對Na+,Ca2+和Mg2+等離子具有顯著的通透性[7]。在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方面,TRPV1發(fā)揮至關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8-9]。但目前關于TRPV1是否影響由高糖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轉換鮮有報道?;诖?,本研究以期通過實驗闡明TRPV1對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轉換的作用與機制?,F(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健康8周齡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20只,購自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體質(zhì)量(23.00±0.23)g。實驗動物飼養(yǎng)及取材均嚴格遵守實驗動物管理及保護相關規(guī)定。
1.2 主要材料及試劑 DMEM培養(yǎng)基、胰蛋白酶購自Invitrogen公司;青鏈霉素混合液、胎牛血清購自Gibco公司;葡萄糖試劑購自Sigma公司;TRPV1、骨橋蛋白(osteopontin,OPN)、α-SMA抗體均購自Abcam公司;過表達腺病毒載體AdTRPV1(病毒滴度為1.4×1010PFU/ml)、陰性對照腺病毒載體AdGFP購自和元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3 原代血管平滑肌細胞分離和培養(yǎng) 組織貼塊法培養(yǎng)小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細胞:小鼠麻醉后處死,置入酒精缸中消毒3 min,后置于無菌手術臺,充分顯露胸腹部后用眼科剪切開皮膚;打開胸腔,選取主動脈弓到腹主動脈的血管,PBS反復沖洗后,去除血管外的結締組織及脂肪組織,并在剪開血管后刮除內(nèi)皮細胞;再次PBS沖洗,將剩余的血管剪成約1 mm×1 mm×1 mm 的組織塊,將組織塊平均分布在培養(yǎng)皿底部,加入含10%血清的DMEM培養(yǎng)基4 ml,放入37℃ 5%CO2培養(yǎng)箱中;4~6 h后翻轉培養(yǎng)瓶,加入含10%血清的DMEM培養(yǎng)基8 ml,靜置培養(yǎng)4~5 d,每3 d換液1次,觀察血管平滑肌細胞從組織塊遷出的情況并傳代培養(yǎng)。取第3代以后血管平滑肌細胞種植于6孔板中,分別轉染AdTRPV1或AdGFP,24 h后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轉染效率。
1.4 劃痕實驗 細胞轉染成功后,利用2.5 μl移液器槍頭垂直均勻劃痕,后采用2.0 ml PBS清洗。實驗細胞通過給予25 mmol/L葡萄糖持續(xù)48 h形成高糖刺激;通過給予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持續(xù)48 h形成對照。即血管平滑肌細胞轉染AdTRPV1或AdGFP后,再通過高糖刺激或?qū)φ仗幚?,最終分為4組:AdTRPV1對照組、AdGFP對照組、AdTRPV1+高糖組與AdGFP+高糖組。分別于37℃,5%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0、24 h后,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記錄。每次顯微鏡觀察前用無血清培養(yǎng)基清洗,除去細胞碎片。根據(jù)公式:細胞遷移率=(0 h劃痕距離-24 h劃痕距離)/0 h劃痕距離×100%,計算細胞遷移率。
1.5 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TRPV1及相關表型轉換蛋白表達 血管平滑肌細胞經(jīng)過處理后,將細胞從培養(yǎng)皿底部刮下,轉移至EP管中,加入裂解液,提取細胞蛋白并進行定量,計算并配置相應的上樣量,通過10% SDS-PAGE凝膠行蛋白電泳,蛋白分離后常規(guī)轉膜,室溫下用5%脫脂牛奶封閉2 h,加入一抗,4℃孵育過夜,第2天TBST洗滌3次,加入對應的二抗后室溫孵育2 h,TBST洗滌4次,采用Amersham Imager 680化學發(fā)光成像儀掃描并記錄分析條帶灰度值。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細胞遷移率比較 AdGFP對照組與AdTRPV1對照組遷移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GFP+高糖組的遷移率明顯高于AdGFP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TRPV1+高糖組的遷移率明顯低于AdGFP+高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
圖1 劃痕實驗檢測TRPV1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在高糖刺激下的遷移率影響
2.2 各組細胞中TRPV1及表型轉換相關蛋白表達比較 AdTRPV1對照組與AdGFP對照組的TRPV1、α-SMA和OPN表達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GFP+高糖組的TRPV1、α-SMA表達低于AdGFP對照組,OPN表達高于AdGFP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TRPV1+高糖組的α-SMA表達高于AdGFP+高糖組,OPN表達低于AdGFP+高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2。
圖2 Western blotting檢測表型轉換相關蛋白OPN、α-SMA及TRPV1表達(a.電化學發(fā)光法顯示蛋白印跡;b.相對蛋白含量量化分析)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與非糖尿病相比,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顯著升高。既往研究表明,在高糖刺激下,血管平滑肌細胞由收縮表型轉化為合成表型,并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等病理現(xiàn)象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0]。有研究表明,應用白細胞介素-6單克隆抗體Tocilizumab可抑制高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轉換,并產(chǎn)生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應[11]。另一項國外研究表明,MiR-381-3p通過靶向HMGB1,抑制了由高糖刺激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轉換[12]。然而,目前臨床措施干預由高糖引起的多種血管疾病效果欠佳。因此,尋找有效的干預靶點,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在高糖刺激下發(fā)生表型轉換,進而減少心血管并發(fā)癥至關重要。
TRPV1在心血管系統(tǒng)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TRPV1激活顯著降低自發(fā)性高血壓小鼠來源的血管平滑肌細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的活性和蛋白激酶B的磷酸化水平,減輕顱內(nèi)小動脈重塑[13]。本研究結果顯示,AdGFP+高糖組的遷移率明顯高于AdGFP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TRPV1+高糖組的遷移率明顯低于AdGFP+高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TRPV1對由高糖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遷移率的增加具有重要調(diào)控作用。本研究結果還顯示,AdGFP+高糖組的TRPV1、α-SMA表達低于AdGFP對照組,OPN表達高于AdGFP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TRPV1+高糖組的α-SMA表達高于AdGFP+高糖組,OPN表達低于AdGFP+高糖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TRPV1可逆轉由高糖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收縮型蛋白標志物水平的下降,同時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向分泌表型轉換。
綜上所述,血管平滑肌細胞在高糖誘導下,TRPV1表達下調(diào),血管平滑肌細胞由收縮型轉化為分泌型,平滑細胞發(fā)生表型轉換,過表達TRPV1可改善由高糖誘導的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轉換。